
《道德经》中隐藏的秘密,能够看透规律,或许就知道不争才是天机
在2000多年以前,道家圣人老子,首次提出了“道”这个概念,此后就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最高境界,而想要悟道,就只有一个方法——不争,大家好,我是白同学,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不争的秘密。
我们在聊关于命运的话题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唯有其一,遁为天机。”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个恒定的规律,就像是日出日落一样,而之所以存在规律,却还是无法预测,是因为我们所掌握的规律,始终都缺少最为关键的一条,也就是所谓的天机,而老子则认为,想要找到这条“天机”的秘密,就在于道家的不争……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记载:“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曲则全比较好理解,意思就是弯曲就能保全,就像是楚汉争霸时,鸿门宴上的刘邦一样,想要保全实力,就只能委曲求全,接下来“枉则直”,这个“枉”有弯曲的意思,听起来有些别扭,为什么说弯曲才能变直呢?这里可以理解为是破土而出的幼苗,如果幼苗的上方,正好有岩石阻挡,它就必须绕开岩石,才能够冲出地面,长成参天大树,再往下分别是低洼便会充盈,陈旧才能更新;少取就会获得,贪多便要迷惑。
这里要解释一下,以上这些讲的不是规律,而是如何顺应规律,就拿“洼则盈”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个“洼”,理解为是水坑,将“盈”理解为是大海,为什么说水坑,才能变成大海呢?因为大海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确切的数值,大海之所以能够成为大海,不是因为它有足够的水量,而是因为其内空间庞大,所以身旁的江河,才能源源不断的灌入,因此才被称为是大海,如果不太理解的话,也可以将其比作是财富,就拿一家公司来说,之所以有人想要投资,并不是因为它现在有多少资金,而是看这家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能否源源不断的积累资金,不管它现在有多少财富,只要这种积累停止,公司也就变成了一潭死水;一条号称充盈的河流,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大海,只有那些不会被灌满的水坑,才有希望成长为大海,因为不会被灌满,所以它才是真正的充盈,延伸点来看,就是不管现在拥有多少,能不能算是充足,都要保持、或认为自己很少,这样才能得到更多;最后一句叫:“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直译的话就是,所以有道之人,能够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其看待天下的准则,以上这些,可以算是整个道家的精髓,道家不是在解释规律,而是跳过了这一步,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顺应规律。
我们再往下看:“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个“见”,可以理解为是“表扬”,“是”,就是所谓的“自以为是”,之后的“伐”是夸耀,“矜”也就是矜持,所以这句话应该是,不自我表扬,所以才能通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会清楚,不自我夸耀,反而才能有功劳,不自我矜持,反而才能够长久,这里的道理也同上,接下来就引出一个重点,也是掌握天机的方法:“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正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才不能与其争,按照往常的解析来看,大多数人都会将“天下”,理解为是“全天下的人”,就是一个人不争不抢,无欲无求,所以天下人才无法与他争抢,因为本身,也没有什么可以争抢,但这样真的通顺吗?我们在解析上文时说过,文中所阐述的是规律,是这个天地的规则,并没有说到人为,所以这里的“不争”,应该是不与天地规则争,延伸点来看,就是要通晓规则,然后利用规则,最后一句话是:“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古时所讲的“委曲便会保全”,怎么会是一句空话呢?这明明才是真正的大道。
在老子的观念中认为,我们面前的世界,就如同滔滔的江河一样,在不断前进、演变,无时无刻的变化,在这种状况下,一个人想的不应该是悖逆天演,而是如何,才能通晓这种演变的顺序,然后顺势而为;我们在讲命运的时候说到过,一个人能够决定什么?能决定现在看不看手机(暗网),决定喝不喝水,决定几点吃饭,但明天会发生什么?后天将要如何演变,乃至未来一周、一月、一年的变化,这些都不可能说得清楚,自然也就不可能决定,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而不是改变历史的人,那些看上去改变历史的人,其实大多都是在顺势而为,不管是刘邦的沛县班底,还是刘秀的南阳颖川班底,又或者是李渊的陇右班底,朱元璋的淮西班底,为什么这些开国君主的老家,会有这么多的能人将相呢?难道这些出身山野的人,就是天生的治国大才吗?(秦始皇)当然不是,不过就是正好处在这个位置,处在这个时代,那为什么他们,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呢?只不过就是在顺势而为,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且能够做,而且这天下中的很多人,处在同一个际遇,都能够做到的事,这个就叫“不争”,不与这个天下的规律相争,而能够看到发展的规则,且能够提前部署,这个就叫执掌天机。
这个概念很难理解,而且也没有什么通俗的说法,但我想做出过成就,做过管理,或处在行业顶尖的人,都应该明白,自己能够掌握的、能够控制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情况,我们只是在顺势而为,顺谁的势呢?顺规律的势,日夜之间的变化,就像是太阳与月亮的争斗一样,而作为规则下的一员,如果能跳出这场争斗,从道的视角上看待万物,然后再按照变化去行事,自然就能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状态,如果听到这里还不太明白,那我们再往下看。
本来想着只讲22章,但因为不争的概念太过模糊,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下第六十六章,在这一章的开篇说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让千川百谷所归附,是因为它处在千川百谷之下,所以能成为千川百谷之王,接下来是:“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因此想要统御万民,就必须在言辞上表示谦让,想要在身份上先与民,就必须在利益上后于民,这里比较好理解,再往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所以这种人,虽然在地位民众之上,但民众却并没有感觉到压迫,万事居于百姓之前,但百姓却感觉不到利益受损,这个理念,不同于儒家的王者至尊,万事君在民上,也不同于法家的中央集权,将百姓作为工具,适用于每一个时代,称得上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最后一句是重点:“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天下人都拥戴他,而且不会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整个天下,就没有人能与他相争,这里说的又是不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争,不同于前文中的不争,刚才说的是不与规律相争,这里说的是不与百姓相争;君王和百姓,对应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所以这一章,阐述的应该是圣人君主之道,是统治者的不争,不与规律相争,适用于谋略之道,而不与百姓相争,适用于博弈之道,而如果能将这两处不争的思想,真正融合在一起,也就看到了不争的真正含义;什么是不争呢?想要不争,就先要做到不待,这个不待,就是庄子所说的无待,当我们真正脱离于规则,超脱于规则之外时,就会发现自己,会变得没有任何弱点,没有任何可以守护的东西,一个人只有做到不怕失去,才能看到万物变化的规律。
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推算演变的顺序,然后做到为而不争,举个例子,其实人生在世,就像是挤地铁一样,所有人都在被大势推着前进,很多时候,自己都无法决策,就如同这个世界的演变一样,只能无可奈何的伫立于世间,而一旦产生争抢,进入争抢的状态,就会被人群所淹没,被卷入到规则之中,就如同坠入欲望的深渊里,眼前只剩下一片迷雾,但不争的人,则能够顺着人流而为,只需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这股势,自然会推着自己前进,争斗,只是百姓之法,能够先天下为而为,这才是真正的大争,也就是所谓的为而不争,以上,也就是不争的秘密,不与人争,不与规律相争,因为顺势,自然也就不用,去耗费心神的争。
举报/反馈
上一篇:《魔兽世界》TBC怀旧猎人练级、PVE、PVP的武器速度选择
下一篇:吃过亏的老实人提醒你:“心狠面善”的人,饭局上才会有这些表现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