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实乃千古一帝,绝非残酷暴君!带你认识真实的嬴政!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秦始皇一直是大家争论比较多的历史人物之一。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他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他也劳民伤财,大兴土木,修建万里长城,建阿房宫,建秦始皇陵,还有最著名的“焚书坑儒”,大家也都耳熟能详。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认为这位皇帝,是一个残酷的暴君和疯狂的君王。

  历史究竟是怎么样的,秦始皇当时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为何他完成了统一华夏的千秋大业,而他的故事却始终笼罩着神秘的色彩?接下来,我会把始皇帝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来讲述,分别是掌握帝国权力,完成统一大业和治大国如烹小鲜。

  你准备好了吗?让筱曼老师带你了解不一样的秦始皇。

  1.掌握帝国权力

  公元前三百年,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和平已经远离人们很长时间了。随着周朝分封制度的崩溃,王权的没落,被分封于各地的诸侯势力,开始了兼并和争霸的战争。此时的中国被分裂成七个国家,史称战国七雄。而弱肉强食成为了当时人们唯一的生存方式。《梁惠王上》里有如下记载: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公元前247年,秦国一位年仅十三岁的少年登基,成为一国之主。在权力斗争无比惨烈的宫廷之内,这个年轻人。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更不用说掌控国家的命运。嬴政刚登基的时候,宫中权力最大的是他的母亲帝太后赵姬,而秦国的掌权者实际上是帝太后赵姬的老相好丞相吕不韦。嬴政大权旁落,孤立无援,终日恐惧不安,他只能默默等待正确的时机。

  令嬴政感到绝望的是,他唯一可以信任和依靠的母亲帝太后赵姬,在吕不韦的推荐下豢养了男宠嫪毐。嫪毐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不仅跟赵姬育有两子,更是蓄养门客三千,觊觎帝位的野心昭然若揭。执掌秦朝大权的吕不韦,此时已然登上了权力的巅峰。然而对他而言,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帝太后赵姬,为了防止与赵姬的奸情败露,无奈之下给赵姬送去了嫪毐替代自己,却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嫪毐深得赵姬宠爱,成为手握重权之人,风头甚至盖过了自己,他深刻感受到了来自嫪毐的威胁,如果不除掉嫪毐,自己的下场肯定很惨。

  嬴政登基九年后,公元前238年。此时的嬴政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幼小而软弱的秦王了。他认为这是将觊觎王位的嫪毐和执掌实权的吕不韦一同铲除的绝佳时机。所以他联手吕不韦,一举灭掉了嫪毐。嫪毐,最终被车裂而死。帝太后赵姬也被软禁了起来。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吕不韦也被嬴政一杯毒酒赐死。

  年轻的秦王嬴政第一次展露了自己的政治手腕,终于成为了秦国实际意义上的掌权者。

  2.完成统一大业

  正式亲政后,嬴政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就是统一六国。我把嬴政后来的一系列措施归纳为三步走战略。分别是选拔人才、富国强兵、统一六国。

  一、选拔人才

  他开始选拔各类人才,在他看来,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能委以重任。当时被重用的人物之一就是李斯,楚国出身的李斯遵循法家思想,其政治主张的实施对日后秦国的统一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贵族家庭出身的王翦,是日后秦国歼灭六国战争中最大的功臣。嬴政的身边还有一位卓越的人才,他就是当时的水利工程师郑国。

  二、富国强兵

  嬴政想让水利工程师郑国帮他在秦国境内挖掘一条大运河,改善土地面积,使秦国境内的平原地带成为适合耕种的沃土,以使秦国富民强。

  然而令嬴政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修渠计划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原来是有人告发,深受嬴政信任的郑国,其实是韩国派来的奸细,修渠是别有用心。(为什么有人告发,这个事好理解。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李斯和郑国在当时都属于外国人,却得嬴政重用。当时秦国的贵族和官员们自然心生不满。)嬴政得知此事后大为恼怒,他立刻颁发了逐客令,限期驱逐秦国境内所有其他国家的客卿。

  这时出身楚国的李斯临危不惧,站了出来,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上书秦王,指出秦国的强盛之路与统一大业,一定是建立在吸纳各国人才的基础之上的主张。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出自《谏逐客书》李斯

  万幸的是,嬴政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力排众议,取消了逐客令,命令郑国全力以赴修渠。这件事也充分体现了秦始皇的博大胸怀与格局,表明了他愿意接受外来文化、技术和人才的决心。

  统治者的一个政令往往就会改变历史的走向。

  郑国修建水渠大功告成之后,关中平原繁荣昌盛,农业生产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秦国的整体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当时的秦国有过这样的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据统计,当时秦国的整体财力是其他国家的十倍。

  在秦国空前强盛的同时,嬴政开始加快统一六国的步伐。

  他下令向全国征集青年勇士,并开始培养一支拥有一百万兵力的精锐部队。当时秦国的军事力量究竟是怎样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秦始皇兵马俑里找到一些线索。这些守护秦始皇地下宫殿的军团,近八千件陶俑。他们个个整齐干练、衣着端正。他们的武器都是真实的兵器,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千三百多年,有的兵器却依然可以使用。这些陶俑神态各异,据说都是根据当时军士的真实人物形象烧制的。可以想象,在当时他们一定是一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军队,犹如秦始皇手中一把见血封喉的剑,直指六国,令六国胆寒。所以始皇帝才会让他们可以留存千古,一直在地宫护卫着他。

  三、统一六国

  国富兵强,嬴政开始实施他统一六国的计划。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邻国韩国。在战国时代,七国根据各自的利益结成不同的联盟。每当有国家遭受攻击,其他国家会立刻出兵支援。但这次的情况却与以往不同,秦国先以卓越的外交手段破坏了韩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盟,断绝了它的后路,秦军士气大增,很快便攻下了韩国。

  在夺取韩国之后,秦国又立刻转攻赵国。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

  随着秦国统一中国的步伐不断地加快,战争的节奏不断进展的情况下,列国都感受到了来自秦国的压力,他们开始想办法。

  开展两年后,燕国为保障本国安定,希望能和秦国和解,于是他们派出了使臣荆轲出使秦国。也就有了后来“荆轲刺秦,图穷匕见”的故事。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了,筱曼老师在这里就不写了。

  关于那天的情景,司马迁这样记载道:

  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荆轲刺秦”这件事促使嬴政下定决心加快统一六国的脚步。很快就把燕国灭掉了。尽管周边国家倾尽全力应战,仍然无法抵挡秦国的攻势。

  从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秦国最终用了10年的时间陆续兼并了六国,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多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帝国。

  从东周开始,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战争,统一是所有人的向往。秦始皇让五百年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公元前221年,在秦朝的首都咸阳,嬴政举办了盛大的登基仪式,自称始皇帝。此后皇帝成为了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统一的大业,也把中国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筱曼老师温馨提示:文章到这里还没结束,限于篇幅,我把文章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下篇会在周五19:00之前更新,明天会更新这篇文章的音频和视频,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下篇预告: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始皇又做了哪些事,居然让他背上了千古骂名呢?请听下回分解。

  如果觉得筱曼老师的文章写的还行,您可以点赞、评论加关注哦!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筱曼老师在这里真诚的感谢每一位朋友!

  举报/反馈

上一篇:死刑!立即执行!广西男子当街打死70岁越战老兵,终于判了
下一篇:3本经典完结种田文推荐,文笔质量超赞,书荒必撸!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