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进入北京后,竟然这样对待自缢而亡的崇祯皇帝,真是出人意料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清军进入北京后,竟然这样对待自缢而亡的崇祯皇帝,真是出人意料。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一个朝代的盛兴必然会伴随着一个朝代的衰落,成王败寇是自古以来的规律。当一个朝代灭亡之后,作为亡国的皇帝基本上都没有好的下场,有些即使死了,还要受到侮辱。

  其实这种行为也能理解,毕竟王朝的更替往往伴随着的是战争,有战争就会死人,即使最后能够在这场角逐天下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也为此付出了不知道多少战士的鲜血。如此一来,战胜的一方必然对前朝充满怨恨,而末代皇帝就成为了他们发泄心中怨恨最直接的对象,所以即使他们已经死了,尸体也可能受到侮辱。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的末代皇帝在清兵进入北京城之前,在景山上选择了自缢。延续了几百年的明朝在崇祯的手中灭亡,虽然这并不是崇祯一个人的责任,但是作为亡国之主的崇祯自知无颜面对天下百姓,选择一死以谢天下。因为觉得没有脸面面对死去的列祖列宗,崇祯在死的时候以发覆面,且不论崇祯的功绩如何,至少这份以死以谢天下的勇气值得敬佩。崇祯死后不久清军就进驻北京城,那么清军是如何对待崇祯的尸体呢?

  清军进入北京城之后,并没有大肆的烧杀抢掠,他们先是为崇祯修建了陵墓,并礼葬了前朝的皇帝,然后还要求满朝的官员为崇祯皇帝服丧三天。这种行为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为前朝的皇帝服丧,清这么做的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满族作为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想要统治中国这么大的疆土,必然需要借助汉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当时的汉人对满族的统治充满了抵触情绪,各地都有反清复明的组织,即使到乾隆康熙年间还有各种反清复明的活动。这是当时存在的种族之间的矛盾,对于汉族来说,他们不能接受一个来自野蛮地区种族的统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清选择了礼葬崇祯,这么做首先是为了表示满族与汉族人民的友好,体现自己的宽大和皇恩浩荡。同时他们以此向汉朝的官员传达了一个信息,清朝也能接受汉人,也能友好的对待汉族官员,减轻当时的官员对满族的抵触心理,以便他们能顺利的招安前朝的官员,为自己所用。

  清对崇祯的厚葬,虽然大大的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是这并不能表明清的仁慈,只是被当时时局所迫,清想要稳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这么做。这是他们一种笼络人心的方式,正是他们的这种方式,帮助清留下了大批明朝的官员,例如明朝的大学士冯铨,在降清之后保留了原职。也是这种方式大大的减缓了满汉两族之间的矛盾,帮助清的统治延续了200余年。

  举报/反馈

上一篇:网络霸榜系统流:《超神机械师》《未来游戏创始人》多少人看过?
下一篇:碾压《绝代神主》,辰东这本玄幻文直冲榜首,成玄幻界巅峰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