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道德经》详解 德篇之<使我介有知>

帛书乙本:
使我介1有知。行于大道。唯佗(他)2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亻解](解)3。朝4甚除5。田甚芜6。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7食而資财有【余。是谓】盗(竽)8。非【道】也。
帛书甲本:
使我挈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货。【财有余。是谓盗竽。盗竽非道也。】
注释
1介:本义铠甲。铠甲披在人的两侧,人在中间得到保护,引申为传宾主之言的人;在两者中间。帛书甲本作“挈”,挈,本义悬提。用手提着;带,领。
2佗:音tuo,本义负荷,负载;“佗”通“他”,表示远指,别的,其他的;甲本作“施”,施,本义旗帜,旗飘动;假借“吔”,给予,引申为施舍;设置,安放;施行,推行;散布,铺陈;施加;判罪;运用。
3解:本义分解牛,泛指剖开。乙本作[亻解],从亻解声,《康熙字典》解为音jie,[亻廌][亻解],豪强貌。廌,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解”在这里有使用暴力获取的意思。
4朝:音zhao,本义早晨。
5除:本义宫殿的台阶。引申为拜受官位。
6芜:本义土地不耕种而荒废。荒芜。
7厌:本字作“猒”,本义吃饱,满足;引申厌恶,欺瞒。
8盗竽:盗,本义偷窃。竽,乐器。盗竽,吹着偷来的竽,行偷盗之事,把自己偷盗财物的恶行当做“功绩”来享受,并展示给众人看。竽,甲本帛书残毁,乙本仅存一个木字旁[木口],有解作“夸”,说大话,自吹。盗竽来自《韩非子·解老》,“民甚好解”符合韩非子的观点。
合并文: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資财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
译文:
使我投身于生活,在实践中得到认识。人行进在道路上,害怕的是远处的不可测、不可及。道路很平啊,民众非常喜好暴力。人都想早晨起来就能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不耕不作,衣着华美,腰挎利剑,还吃得饱、钱财用不尽,这叫作盗竽,不是人类生活的道。
释义:
这一节很有意思,以“王孙贵族”的视角俯瞰民众,没有了老子养民育民的认识,在改编者的眼里民众似乎在认识了道德、面对着五刑的环境里依然躁动着“盗竽”的心,把民众的向上意识理解成贪图享乐,民众随时会像刘邦一样“揭竿而起”。老子在<天下有始>里提出了欲望、道、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或闭或启或塞的状态下会导致有害无利的问题,解决问题三者要相互联系、相互运用,才有了<善建者不拔>的解答。改编者把暴力的起因归咎于“民甚好解”,符合了老子“欲”的观点,也是社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用老子的观点解说暴力。
帛书本的“解”在通行本里的解作“径”,“径”是看到了其后“盗竽”的行为动作而断定是“抄近路、走小路”的结果,由大道到小路的“径”。“径”只是这个完整过程的行为趋向,而“解”的行为和意识才是厌弃前现象的“道阻且长”导致后现象的“盗竽”而“走捷径”的起着决定性、不可脱离的重要因素。
解——用老子的观点分析就是在欲望催动下,在两个或多个之间产生的守护和掠夺的暴力活动。解是割裂、肢解,是血腥、残忍的动作;解是侵占、掠夺、强行占有;是在人与自然的环境里有目的的主动或被动的暴力行为。
人类最恐惧的是生命长短不可控,最喜欢的是获取渠道的稳定且长久。在漫长又短促的时间概念下人类思维活动在环境的影响下应时而发,促使一些人由客观理性的、发散式、有联系的、依照规律、法则再发展的“朴态”大脑运动状态,向主观感性的、冲动的、妄想式的臆想、对抗第一的“解态”脑活动发展,用暴力、强权贴合自己的意志以实现自己的占有欲、控制欲,来享受获得的快感。这就是人性与野性的区别(兽性或许更准确),一个尊重客观事实顺道而行,一个唯主观意志背道而驰,在老子眼里物有生、发、毁、坏,人有幼、壮、长、老,不能因为时间急迫就违背了道的规律、德的法则,再次由人“回归”动物而走向加速死亡的“捷径”。
暴力是动物性的人在自然环境里生存的原始状态,是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作为杂食性的动物,人类食物的广泛性是在自然里取得生存、繁衍的重要因素,暴力的破坏性能够最快地满足需求。随着“资源”的减少,本着追逐需要的本能,一面在植物里不断“筛选”加大食物的采集渠道,一面追赶动物、圈养动物维持需要的稳定与长久。
猎取动物来满足自身需要,是自然界里残暴的一面,尖牙、利爪、强健的生理结构,速度、力量、扑杀技巧,有人说这是本能,即天生就存在的,是细胞自我繁殖、演化的结果。地球依照宇宙的规律、法则形成(宇宙的规律——运动,宇宙的法则——吸收与排斥),在混沌中旋转,即自身运动与其他物质在物质场里相互运动,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场,在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中吸收和扬弃,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地球的环境是这个星系里最复杂的混合体,多种元素汇集在一起在热与冷的交替运行中混杂交织。
炽热的地球在与其他“伙伴”的“战斗”中逐步自称体系,在混乱的“交流”中各有所得,逐渐走向平衡。地球独特的“气质”令人类赞叹,氢、氧、碳、钙、铁、铜等各种元素在地球形成的凸透镜(大气层)里依照运动的规律、法则“漂移”。当太阳的热向外辐射时,第一缕“光”透过凸透镜来到地球表面,光子在集聚、光子在散射,在碰撞中新的热到来了,元素们在“光”作用下汇集、分离、碰撞、“交流”,新的环境产生了,新的物质产生了,新的物种在新的环境里物质间相互“利用”中诞生了。
一个物质都有自己的“欲望”,物质与物质的“欲望”在碰撞——自身的、外在的、相互作用下“促进”或“抑制”运动,物质都有自身的“象”——质、量、形,物质都有自己的“气”——场,在特定的物质场(环境)里,多样化的物质在多样化的运动形态中产生利与害的关系——彼此相互作用、互相运动,碰撞、摩擦、吸引、排斥、聚合、分离都是“解”的形式,通过“暴力”达到体系里的相对平衡。
从太空里收回视线,由太阳系“返”到地球,从生物的诸多现象里感悟站立起来的人生,难道只有暴力的野蛮生长才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我死你活、你死我活,死与活成了逻辑里的二难推理,面对暴力只有抗争才有活的希望,交流成了难上加难的工作。
暴力是人类善的守护和恶的掠夺之间最后的表达方式。恶的掠夺暴力目的很明确,为了获取“长久”的利益,剥夺你生存的权力,掠夺你的拥有的资源,灌输“奴隶”的意识,拆毁你的家园,压榨你的血汗,占有你的一切,站在邪恶的枪口上狼嚎:“臣服于我,你们要成为我可以驱使的奴隶!来,擦干净我的靴子,赏给你一点动物的口粮。”谁都想活着,羚羊面对残暴的狼群会挥舞头上长长的“利刃”,野牛面对凶恶的狮子也会亮出尖尖的“弯刀”;谁都想有尊严地活着,有奸邪的恶的掠夺暴力就有正义的善的守护抗击,抗争的浪潮在人间腾起,站起来的人类不想再四肢着地,砸开脖子上的项圈,折断棉花地里如弯刀的秤杆向暴力回击。
人类暴力的形式既简单又复杂,简单说就是三种“形态”或冷或热的冲突,形——动作暴力,可以归类为物质的运用;声——语言暴力,可以归类为意识的运用;气——威慑、高压的无形暴力,气是物质和意识的混合运用。复杂的是暴力在环境里的“应用”,从强壮有力的四肢到遍地的树枝、石块,从坚硬的兽骨到运用简单力学的弓箭,从自然石块的重量到冶炼兵器的锋利,一步步划定疆域;从冷兵器到热武器,从技巧到战术,在攻与守地碰撞中逐步升级。暴力在各个层面被利益诱导出来,从物质的贵贱、好坏,到意识的喜好、厌恶,由口角升级为互搏,各种暴力形式围绕着利益纷纷出笼,更有为了利益而煽动暴力的卑鄙手段,用弄虚作假、颠倒黑白、模糊是非、造谣生事、寻衅滋事等制造矛盾诱发暴力,甚至为了私利尽其所能地挖断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根。
先秦诸子的世界只有天下的周朝,可是他们的目光却看到了世界,人类“解”的暴力活动时有发生,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都在厮杀里找到了自己、失去自己。守护、掠夺的暴力行为在文明与野蛮中划分,正义、邪恶在善与恶的角度明确,中国人有句古话:“冤有头,债有主。”一切暴力行为都有引发它的“由头”——利益,面对贪婪,有侵略就有反击;面对混乱,有分裂就有统一。
人类的文明史也可以称作是一部攻与守的暴力史,记录着每一个民族、国家的起、承、转、合,记录着人类暴力的前因后果,在因果里分清利害、区分善恶才是历史的本义,抹杀、改编、诋毁历史都是在模糊善恶,让恶的掠夺暴力变成“合理合法”的生意。当个体急于达到的目的和现实脱节,或抗拒“接触”,或自我封闭,只要有一定的条件(包含妄想、揣测)诱发它,就会产生愤怒、消极、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转向恶的暴力、霸权的一面。老子在<乐与饵>里说:“演示给他看,他看的不全面。说出来与他听,他理解的不清不楚却又不深究。想要他收敛什么,他一定会放纵什么;想要他调整方向,他一定要固执己见;想要他离开,他一定要兴风作浪;想要他剪除什么,他一定要强加于人,因此仔细观察就会看清楚,鱼离不开水。”对仍然固执己见的“为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利己至上者将环境里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危险”强加于自己,或将看到的、听到的、想象的各种生活场景通过幻想的方式加于自身,用得、失来衡量利与害,用利与害衡量得、失,在力与利之间游移、选择,而法律、道德、规则、“契约”是他们最后“不得已”的选项,因为没有了法律、道德,人权、自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法律、道德是恶行为的圈禁者,没有了法律、道德的人权、自由面对的是暴力,法则、道德成了利己至上者最后的“遮羞布”。
暴力是由人对物质的占有欲、控制欲有导向、有目的、有主观意志的活动(主观意志:是以个人的意识出发,从自身利与害的角度考量某个现象、行为或思想更贴合自己的认识和目的,做出选择并执行暴力)。人类暴力从最初生与死、利害关系的简单暴力模式,到现在的营造心理混乱、环境紧张、复杂的、诱导暴力倾向产生暴力模式,都是在利益的掠夺和守护上导致的。暴力永远和利益挂钩,掠夺者的矛直抵守护者的盾,守护者被迫拿起暴力的矛。
攫取、役使他人的心态在金钱至上的意识里扩大,看似和世界往来不断、川流不息,却打造出一个唯我独尊的独立天地,市场是我的市场,不符合我的利益的都视作敌人,不执行我的规则的都是“叛逆”,这就是西方资本的“普世价值”,利用人的求生欲望压榨出自己的利益。公平在我,你的价值由我断定;正义可变,凡是侵害到我的利益或无法获利都是非正义的,甚至是“威胁”;你的自由由我规划,从不尊重事实,以我的意志为标准,符合我的意志的都是自由;公平、正义、自由都是我“赏赐”给你的,你不要不知好歹,这个站在“人权”身上的霸权有个漂亮的外衣叫做——“民主”。
人类通过劳动获取需要是在自然里生存的法则,解的活动一直是人类的主要活动,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个世界的劳动渠道开始“扭曲”了,正常渠道与非正常渠道共舞,善与恶交织在一起,土地成了少数人的压榨“本钱”,海盗成为贵族,鸦片成为正当的贸易,掌控资本成了获利的“本钱”,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都在宗教里自我安抚:“这是上帝的安排。”在各自祷告之后善良与罪恶都烟消云散,善的继续善,恶的继续恶,不分善恶的宽容就是纵容暴力,成了罪犯的帮凶。
老子的利是相互的,犹如小鸟栖息在大树上,大树给了小鸟一个温暖的家,小鸟吃掉树上的虫子、排除的粪便有利于大树的生长,共生、互惠互利是生物界普遍的现象,是两种以上的生物组合形成的天然生态链,虫子没有了,养分充足了,大树会根深叶茂、果实累累,小鸟在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在“播撒”大树的种子,鸟越聚越多,土壤越来越肥沃,大树也变成广袤的森林。
人类由自然哺育式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演化为人与自然互利的耕种、畜牧生活方式,到农业、工业、商业、网络多渠道的混合生活模式,价值判断越来越复杂,目的越来越“单纯”。农业是最后的一片没有被“利用”污染的净土,大地从不计较利益,你可以尽情的在土地上“折腾”,你有一份付出就有一分收获;你撂荒懈怠,大地就还以“颜色”,大地没有利与害的意识,对人类善与恶的行为只会默默忍受。人逐利不是过错,错在于自私甚欲下的急功近利,忽视乃至无视他人的利益;罪在于在金钱的引导下“努力”制造暴力,暴力成了维系他掠夺利益的途径,在一味地盘剥、压榨中走向衰败,“盗竽,非道也。”
举报/反馈
上一篇:剑来:陈平安都是杀过13斗过14的人了,跟马苦玄过招,如过家家
下一篇:以青春的名义 向明天进发 曹县县立医院发展掠影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