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月下戏的尝是什么意思?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4
手机版

  内容提要:“尝月下戏”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这里的“尝”是表示过去发生过,已经过去了,一般译为“曾”“曾经”。“尝月下戏”的意思就是“曾经在月光下玩耍”。“尝”表示“曾经”是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比如同样出自《世说新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有“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的句子,这里的“尝”也是“曾经”的意思,全句译为:王戎在七岁的时候,曾经与一群小朋友游玩。

  

  “尝月下戏”是“徐孺子论月”中的一句话,其全文如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文中的主人公徐孺子,名叫徐稚,字孺子,是东汉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因不满宦官专权,终身不仕,人称“南州高士”。“若令”意为“如果、假如”。“不然”意思是“不是这样”,“然”是代词,意思是“这样”。“邪”同“耶”,表示疑问语气,是语气助词,这里可译为“吧”。

  全文可以译为:徐稚九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应该更加明亮吧?”徐稚说:“不是这样的,譬如人的眼睛中有瞳孔,如果没有这东西,眼睛必然不会明亮。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其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模仿它的著作不断出现。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祢衡击鼓骂曹”“温峤娶妇”“望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诗”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谢女咏雪”“子猷访戴”等,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现行的人教版《语文》选录多篇,比如四年级《语文》上册选入《王戎不取道旁李》;五年级《语文》下册选入《杨氏之子》;七年级《语文》上册选入《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

  1.辨别滋味。如:品尝;尝咸淡。王建《新嫁娘词》诗:“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意思是:不知道小姑吃饭的口味,先让小姑品尝口味。

  2.尝试。《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意思是:我虽然不聪敏,还是让我尝试一下。

  3.经历;遇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意思是:艰难险阻的事情都经历过。

  4.曾;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意思是: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短时间的学习。

  5.古代秋祭的名称。《诗经·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禴(读yuè):夏祭;祠:春祭;烝(读zhēng):冬祭。诗句的意思是:举行夏祭、春祭、冬祭、秋祭,来祭祀先公先王。

  举报/反馈

上一篇:变形金刚大电影:黑鸟天火加持,如虎添翼的领袖擎天柱 重涂欣赏
下一篇:冰天雪地里的小恶魔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