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无所不玩无所不藏,沈从文都爱他家小院
郭德纲曾经说过,雅:代表的品味,俗:代表的渗透力。只有俗才能让老百姓接受到艺术。俗不是庸俗、低俗、媚俗,是通俗。艺术作品,并没有雅俗之分。由此可见,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用爱去传承。
王世襄,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他玩的是弄堂小巷里的 “雕虫小技”,然而却也让其登上了“大雅之堂”,总有人说他“玩物丧志”。但实际上他不只是玩物,他还研物,他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沈从文和启功都对其刮目相看,经常前往王世襄别致的小院会友。
书香门第家庭里的“另类”
1914年,王世襄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王继曾任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母亲金章自幼嗜六法,花卉、翎毛无所不工,是著名的鱼藻画家,然而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家庭,王世襄却显得有几分另类。
少年的王世襄就在“玩”方面显示出了特别的天赋。因为父亲专门将他送到美国人的学校——北京美侨小学,其中的作业是每周的一篇英文作文,王世襄的作文却常常满篇都在写鸽子,把老师气得没有办法。
年纪稍微再大一点,他会在树叶变黄的时候趴草丛,在村舍屋宇的墙脚,砖块瓦砾堆下寻觅,就为找到一个“寿星头”,冬天还会把还没有死掉的蟋蟀养在一起,培育后代。
他仅仅凭着一腔喜爱和单纯的执著,学会了在葫芦上烫画的技巧。不仅如此,少年热总是充满了侠气,年少好动的他甚至拜清代善扑营布库(宫廷摔跤的功勋运动员)为师,学习摔跤,还凭着勇敢从他们那里赢得了信任得到了猛士才玩的品质优良的大鹰和獾狗。王世襄就这样,因为爱玩,逐渐地打开了社交的圈子,在北京交了很多社会各界的知名朋友。
等到王世襄成长到青年时期,也可没少气坏大学里的老先生。他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还会经常在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偷偷藏着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他的玩世不恭的样子经常被同学耻笑,认为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绣花枕头,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是王世襄后来的成就却让很多曾经嘲笑他的人狠狠的“打脸”。
邓之诚在燕京大学算是很有名气的一个教授,有一次老先生正在兴致勃勃地给同学们讲授着中国历史,突然就听见一阵子蝈蝈叫,同学们被这滑稽的情景逗笑了,原来王世襄是揣着蝈蝈葫芦进教室的,邓先生马上怒火中烧,即刻就把他请出教室。
当时在燕京大学教书的洪煨莲教授见识到王世襄是如何“不务正业”,但又觉得王世襄的绅士拥有一种特殊的、澎湃的活力,属实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无奈称王世襄为“未知数”。
玩物成家,研物立志
因为王世襄玩的东西太多,光是粗粗一算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但是他玩这些不是为了消磨时光,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些被说成“玩具”的东西,在他眼里,这些物件就是艺术品。是残存在时光里的记忆碎片,看到这些物就会想起一段温暖的旧时光。
艺术是无价的,不管是“高雅”还是“低俗”,都应该有人传承和保护的,王世襄义无反顾地从自身做起,研究起自己身边的小物件。不管是什么样的物都能给他研究出名堂来。
他为了学会如何养好一只鸽子,王世襄就直接把养鸽能手请到家里,请他手把手教学,传授经验。最后他把自己所吸收到的养分,整理汇编成了了一本对后人养鸽子有深远影响的《明代鸽经清宫鸽谱》。
他为了学会如何养好蟋蟀,他还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找来十七多种蟋蟀谱,逐段断句、改讹、勘误,终于写成了最全面的一本《蟋蟀谱集成》。
他为了玩好葫芦,还种下葫芦种子,悉心照料,耐心等待,最后终于等到细嫩小苗变得茂盛繁荣。便潜心研究,最后还写了《读匏器》。
就这样王世襄凭着一腔热血,玩出了高度,玩出了境界。把“玩”这件事,玩得淋漓尽致,因为他在玩中思考,玩中学习,可以说,王世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顶着“玩世不恭”了漫漫人生路。是他赋予了“物”生命,而“物”也成就了他。
因热爱而深情
正是因为在这样爱“玩”的环境下长大了,让他在文物研究领域上很有优势,王世襄“玩的范围非常广泛,那么他研究的范围也同样广泛,涉及书画、雕塑、建筑等方面。这都离不开他幼年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玩所想。他还是是一个研究对家具有着独到见解的行家,特别是对明清家具、竹刻之类的小物件特别痴迷。
王世襄还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人,他特别注重长期的实践和考证,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手稿,到目前为止他已写出专著10多部,论文90多篇。
大文学家张岱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爱好的话,是不可以跟他交往的,那样的人不会深情。如果这么说的话,王世襄对于此的热爱那是绝对可以证明王世襄是一个足够深情的人。有时他为了得到称心的玩物,风餐露宿几十里:为了了解其背后的深刻内涵,他虚心向当地民众请教,他甚至还会不惜高价购买看上的玩意儿,不然就会“寝食难安”。
甚至到最后,他那沉淀了半辈子收藏品的小院,居然成了那时文化圈聚会的好去处,连沈从文与启功都对他那位于东城芳嘉园的小院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大开眼界。
他能够游刃有余的研究学问,也可以肆无忌惮的游戏在人间。可以这么说,王世襄的一生,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字“玩”,不玩不尽兴,不玩不成长,但是他可贵的一点是十分善于总结,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找乐子,在游戏中思考,从而获得养分,终有一天,再微小的热爱也能凭着一口气变得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