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聚居地,见证了世家深邃的文化底蕴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埭头村坐落于永嘉县大若岩镇,旧时也叫埭川,始建于元朝后期,为陈氏家族的聚居地,古村已经有近七百年历史了。埭头村三面群山环抱,后有龙岗山岗,左边有下库峭壁,右边是小若岩幽洞,迎面是一片田园,农耕也许是那时古村唯一的生计来源。

  埭头村依山傍水,绿意盎然,景色极为优美,处于大若岩景区内,更是为景区锦上添花。

  延续着族谱制度

  埭头村是陈氏家族的聚居地,目前村内有千余人,且世代在此传承陈氏族谱,多年来陈氏族人也一直遵循着族谱制度,延续着宗族风俗,每到节庆日,都会请戏班唱戏。

  古戏台村内陈氏宗祠内还保留着古戏台,清代晚期重建,醒目的“可以观”三个大字位列正中央,戏台柱子上均镌刻着诗词,顶盖内侧画满了彩画,也许还在诉说着古戏台历尽沧桑的历史。

  戏台内侧陈氏家族严禁乱砍乱伐树木,据说埭头村前有一颗几百年的樟树,上个世纪50年代,温州要解放台湾,急需大量木材造船,高价购买村口的这棵樟树,没想到一夜间樟树生满了虫子,叶子也变黄了,埭头村村民认为伐树会破坏村子的风水,就没卖,没几日,樟树又重获生机,奇迹般复活了,从此族谱便有陈氏族人禁止伐树的规定。

  七月七祭祖,埭头村会大摆宴会,杀猪宰牛,举行盛大祭祀仪式,感谢祖先保佑埭头村平安富强。

  陈氏祖祠建筑风格及布局

  埭头村古门台建筑颇多,明、清、民国的都有,属于省级文物。

  民居其中最有名气的就属“松风水月”门台了,始建于清乾隆九年,门面左右两侧均有精致浮雕,中间潇洒的四个大字“松风水月”,顶部类似于吊脚楼设计,两篇及中央都有花朵装饰,显示出平凡中略带艺术气息。

  "松风水月"建筑前有一形似方砚台的水池,干净的水面倒映出下库奇峰翠壁景观,好像大自然借池水挥毫泼墨,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更给古村添加神奇色彩。当然这个古门台看似是门的建筑,其实是个假门,有传言是专门抓贼用的,小贼入室行窃,从这门进入,直接掉入门口的水池里,房主就可以抓住小贼,可见陈氏家族的聪明才智。

  鲁班祠也是很有名的,又叫华祝祠,里面院落很大,当年应该是个大户人家府邸,如今是一家木作馆,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游览一番。除此之外还有裕后祠、启秀祠等一批明清故居和宗法建筑都保留较为完整。

  村中有很多的小池塘,每一个都会给古朴的村庄添加上一份优雅。墨沼生香古池塘,据说池塘的名字来源于村中大户张氏家族是书香世家,遂命名为墨沼,即墨池,凸显张氏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古村后是卧龙岗,是一处供奉陈氏祖先的地方,平台有两棵参天樟树,茂密的枝叶覆盖了这片天地,似乎在守护着陈氏祖先,为他遮风挡雨。

  埭头村内明清建筑较多,保留了大量的宗祠神庙,也彰显了陈氏家族昔日的繁华。古村内路面由青石板铺就,几条羊肠小道贯穿全村,不熟悉的人也许会迷路。

  小道埭头村的建筑多以石砌或砌砖围墙,粉墙(木屋)黛瓦的民居,统一的色调,古色古香的气息弥漫到村落的各个角落,在曲径通幽的石巷中漫步,静静地欣赏陈氏家族的世外桃源。

  埭头村的每一个角落无不见证着陈氏家族的风格和巧妙的设计布局,几百年的聚居地,铸造了乡村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色古香的艺术气息,希望陈氏族村能在高大的樟树的保护下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大奉打更人几个老婆?为什么网上说主角是单身?
下一篇:凶狠残暴小狼狗总裁:认定你就要爱你一辈子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