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不是迷信,这条民俗你一定要知道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我们常常听老人们说“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意思是每个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等日子不适合出门,或者说出门不吉利;在外的人,出嫁的女儿在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些逢八的日子最好不要回家(娘家)。

  当然,每次提到这样的话题,就一定有人说:这是迷信!这都2021年了,怎么还会有人信这些话!

  

  事实上,这可不是迷信。只不过,老祖宗所讲的“七不出,八不归”和我们理解的不太一样,我们误会了这个老讲究好多年。

  先说“七不出”:古人讲的七不出指的并不是逢七不出门,而是在讲如果家里有以下这七件事没有办好的话,就不要急着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正是所谓的“开门七件事”,唐伯虎的《除夕口占》里就曾记着这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而这七件事,也代表着咱们古老的饮食文化,和家庭观念。而所谓的“七不出”讲的就是:作为一家之主,想出门游玩或者做什么的话,一定要先安顿好家里的生活再走,不能说拔腿走了,让一家老小挨饿受冻。

  本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时候,女人一般是不能出门的,当然孩子们出门玩一会儿更不为“出门”,这里讲的“出”,自然指的是身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如果想出门经商、游玩,或者走亲访友,外出潇洒,一定要记得安排好家人的事,不要让家中的事,不要让妻子作难。

  这也和古人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相契合,先安顿好家里,再去打算“天下事业”“家和万事兴”。

  再说“八不归”:八不归的意思,当然也不是逢八的日子不能回家,或者不能回娘家,而是指如果人在外面,有八件事没有做到位,就不要回家。

  

  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八件事,正是老人们讲究的八条做人基本准则,无论哪一条没做好,都应该是没脸面回家面对祖宗的。

  孝悌两件,是针对内部来讲的:

  孝,当然指的是孝顺父母,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孝有三,大孝尊亲”;

  悌,指的是要对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亲人谦让有礼,关爱有加。

  

  忠,指的当然是忠于国家统治,忠于君王,对国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信:讲的是信用、信义,古人们讲究“言出必行,行则必果”“方必忠信,行必笃敬”,无论是做人做事,对待朋友还是别人,都要讲信用,有原则。

  礼,指的是做人做事要守礼法,不但要遵守国家法律,还要遵守道德规范;义,更多时候指是的义气,意思并不是说“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是强调人要有正义感,多去帮助别人。

  廉耻二字,指的是不要贪图不义之财,不要眼红他人财物;还要懂得守住底红,不要做违背良心、伤天害理的事。

  以上,就是老祖宗们留下的“七不出,八不归”的正确释义,六个字的规矩,是在教导我们正直做人,踏实做事,守住底线,不愧对自己和家人,也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和良知。

  

  所以,我们在看到一句俗语时,一定先不要认定就是迷信,有很多老话儿,还是挺有意思的。

  另一方面,我们真正搞明白了这些老讲究儿,再也不要纠结哪天不能出门,哪天不能回家了,收拾收拾回家看看吧!

  最好的规矩,最大众的俗语,都比不过——

  常回家看看。

  举报/反馈

上一篇:口碑两极分化,《深海》为何成开年最可惜电影?
下一篇:榴弹怕水封神作《绍宋》漫画上线,卓牧闲新书更名为《守捉大唐》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