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传承 | 孙思邈篇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孙思邈从小聪明异常,七岁学习时,每天可以背诵千余字。二十岁时善于谈论老庄、百家学说。洛州总管独孤信见了他,感叹到:“真是圣童。可惜器大难为用啊!”

  

  北周宣帝时,因王室多变故,孙思邈隐居太白山。隋文帝当政时,他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但没有去。他悄悄对人说:“过五十年应当有圣人出,我再辅助他。”后唐太宗召他到长安,跟他之前所说的时间正好相合。太宗见他容貌清奇,感叹说:“原来知道得道的人,(现在就在眼前),羡门子、广成子难道是假的吗?”准备授予官职,思邈坚辞不受。显庆年间,高宗又召见,拜他为谏议大夫,还是坚决推辞。上元初年,因病请归故里,皇帝赐给他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因公主未嫁而亡,因此她的宅第弃置,让思邈居住)。

  当时的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人皆尊思邈为老师。思邈常随从皇帝游玩于九成宫。卢照邻留在思邈宅第。宅内有梨树呈病态。照邻为树作赋,赋的序文中说:“思邈道通古今,精通术数,高谈正一教旨,就是当今的庄周;深通佛理,就是当今的维摩诘。他推算天象历法,度量乾坤,只有洛下闳、安期生之岁数可比。”

  卢照邻有恶疾难除,感叹道:“名医治病的方略是什么?”思貌回答说:“我听说,善于说天的人必质问于人,善于说人的人也追根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交替,就是运转。和气作雨,发怒为雨,凝结为霜雪,舒张为虹霓,这是天地的常数。人有四肢五脏,睡起安寝,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动为荣卫,表现为气色,发作为声音,这是人的常数。外用其形,内用其神,天与人相同的道理。一旦失衡,要么生热,要么生寒,结而为瘤,陷而为疽,奔窜则咳喘,乏竭为焦枯。诊病不固定成法,适应万变,动则成形。由此推及,天地也是这样的道理。五星升降,星辰起落,日月盈亏,彗星飞逝,这是天地的危诊。寒暑违时,天地寒热,石立土拱,天地的瘤赘;山崩土陷,天地的痈疽;暴风骤雨,天地的喘息;河渎涸竭,天地的焦枯。良医用药石引导,用针剂救治。圣人用至德和顺,用人事辅助。因此形体有疾可愈,天地有灾可消。”

  

  照邻又问:“人事怎样?”思邈回答说:“心为君,君崇尚恭,因此心要小。《诗经》中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是小心。胆为将,以果决为要务,所以要大。《诗经》说‘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说的是大胆。仁者沉稳安静,所以要方。‘传’中说‘不为德后悔,不为义内疚,行求方正’。智者灵动机智,所以要圆。《易经》说‘见机而作,不要等到一天终结’,智求圆润。”

  卢照邻又问义性要旨,思邈回答说:“天有圆满盈缺,人有艰难危险,不审慎,不自救。因此养性必先知‘自慎’。慎以畏为根本。因此士人无所畏忌少仁义,农人无所畏忌懒稼穑,工无所畏忌缺规矩,商无所畏忌则货难售,孩子无所畏忌忘记孝道,父亲无所畏忌少慈爱,臣子无所畏忌则少立勋,君王无所畏忌难治乱。因此,老子畏道、畏天、畏物、畏人、畏身。忧虑自身的人不拘于人,畏惧自己的人不受制于外,慎小者不惧大,戒于近不受远侮。知道这些,那么尽人事了。”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卒,年百余岁。

  (信息来源:文明耀州)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2年7月意外险榜单,涵盖适合成年人/儿童/老人/高危职业
下一篇:东方玄幻《武映三千道》看许无舟如何开启他放荡不羁的人生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