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震楼器!邻居被震得精神萎靡。这个用户心得也许可以给你答案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浦东新区上南花城社区

  每一户人家都会囤大量的耳塞

  为什么?

  因为这栋楼有人使用“镇楼神器”!

  而且一震就是5年!

  大伙都没有任何办法让“震楼神器”停止!

  楼上楼下什么纠纷呢,据楼上邻居说多年前和他们家还是好朋友,一起散步一起逛街,直到2016年发生了一件小事反目成仇,引发这场持续5年的“战争”。

  当时楼上阳台的水管老化渗水影响到了楼下,因为没有好好沟通,这点小事逐步升级,两家人从亲密相好变得形同水火。到了2017年,楼下就开始使用震楼器进行“无差别攻击”。

  两户人家的邻里矛盾为何要殃及全楼?

  “他们的诉求非常奇怪,我至今也难以理解。”这位居民表示,这对夫妻上门后首先是诉苦,说602的行为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而其他居民都帮助602来“欺负”他们,丈夫还说他的妻子已经搬到其他地方住,除非妻子能够回到这里正常生活,否则就不会罢休。但说到“震楼”一事,夫妻俩就绝口不提。也有居民曾经了解到,502的诉求就是想让602搬走。

  全楼都是受害者

  楼里的居民这几年也是深受其害。有一位居民已经很久没有在家睡觉了,每天晚上安顿好妻儿,就到丈人家休息,因为他睡眠不好,一夜无眠的结果就是第二天无法正常上班。他的孩子也不止一次向他抱怨,休息不好没法好好学习,但学校就在边上没法逃离,他非常担心孩子的学业会受此影响。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

  同住一小区

  邻里之间应该

  相互扶持、互相帮助

  如果有什么矛盾纠纷应该及时化解

  ↓在知乎上曾有针对振楼器这个话题的讨论,其中一个网友回复也许会有参考价值,可以解答大家的困惑!

  (来源:知乎,作者:脑部苦力)

  先声明一下,我并不是在鼓励大家使用这个东西,甚至不建议。

  一、使用这个东西最后成功解决问题的概率是虚无缥缈的,不能保证情况会变好还是变坏。请判断是否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

  二、每个人的三观都不一样,可能的确有人觉得制造噪音是他的自由,认为你不能采取这种手段而与你死磕到底。(当他从心底认为自己是有理一方的时候,可能并不妥协。)

  希望能够让大家有所警觉。

  楼上扰民,无法正常沟通,女的泼妇,男的满嘴脏话,上楼去沟通除了吵架,物业也是和稀泥怎么办?(来自知乎作者:沈墨鬼)

  只能以暴制暴沟通、讲道理对有些人人是无效的,你沟通次数多了,楼上反而比你更生气,认为你事多。警察、物业也没有审判此事的权限,注定只能调解,和和稀泥,效果又有多大?上法院走起诉流程,又繁琐举证又麻烦,执行也是问题。所以,对于不讲理的人,只能以暴制暴。介绍一下大杀器,“睦邻友好音响”、“楼上楼下好邻居制造器”、“楼上下共享音响”——共振音响此杀器优点:一是影响范围小于振楼器,为楼上好邻居量身打造,避免牵连其他住户;二是即使楼上报警,警察入户也无惧,在家听歌,天经地义,不就声音大一点嘛,调小点就是了,楼上吵闹,睡不着起来听歌犯法吗?噪音有比上面大吗?再者又不是振楼器主观恶意强,不至于被没收、罚款;三是对自身影响小,盒子+隔音棉基本没多少声音,不过楼上就热闹了,如果铺的木地板,低音效果媲美KTV,好邻居干蹦迪哪行啊,不得来点DJ舞曲。

  要睡觉?别逗了,我睡觉时候你不蹦的也很欢吗?综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这个词,只有打在自己身上才知道疼,只有让楼上知道邻居可以有多吵,他们才会能学会尊重。友情提示:出恶气是爽,但注意分寸,不建议没日没夜的疲敌战术,毕竟我们最终目的是通过共振音响让好邻居切实感同身受,从而能平等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不断激化矛盾,最后闹出人命。

  随手一写,还有零星的收藏,看来还是能帮到点人,既然如此,再更新点本人实际操作,给受此问题困扰的朋友些许帮助:看到好多人推荐振楼器,其实我也买了,也用过,但也许多存在问题,一是不合法,你可以试试淘宝搜索振楼器,早已下架,或者伪装成窗帘杆子卖。用振楼器是有风险的,有被警察没收、罚款的案例。二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三是据说影响房屋结构,这点我持怀疑态度。四如果说共振音响是单体伤害,那振楼器就是AOE,树敌太多。好了,现在正式介绍我的经验。

  背景: 去年疫情期间,楼上两个小孩天天光脚满屋子跑,楼下我家就像屋里有人打鼓,严重到灯都在震动。随后上楼开展第一次交涉,本人态度十分友好,并表示小孩调皮可以理解,对方也表示会管教孩子,和和气气的结束了此次交涉。但是没过几天,打鼓的日子又开始了,接着便是第二次交涉,对方小孩很久才开门,大人躺沙发上玩手机,敷衍的说知道了就匆匆结束此次交涉。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几天后便是第三次交涉,对方怒气冲冲,嫌我事多,他认为小孩在家玩耍天经地义,自认为声音不大,并表示如果这都受不了,那我是住不成了,双方大吵一架,对方摔门结束沟通。说实话当时有点懵,我没想到人能这么不讲理,就好像我没事找事一样,这时才发现,讲道理是没用的,没发生自己身上,他是不会知道有多吵的。

  之后就是反击了,以暴制暴,道理讲完了,你不听,那就别怪我了,中国人讲究先礼后兵,我可是按流程办事。一:网上买振楼器,后面因为上面列的缺点,最后换成共振音响了,再使用魔法攻击前,我还用过物理攻击:棍子包毛巾捅天花板,结果就是楼上跳的更凶,会引起更大报复!二:小米智能猫眼169元,用途:防止对方采取过激行为,比如砸门、锁眼灌胶水等,也不是防止,是欢迎你来搞我,我留下证据,进一步反击。三:小米家庭摄像头199元,直对玄关,用途:万一打起来,那可是入室伤害,罪加一等,没证据不是白挨打了?然后是实战环节:某一天,晚上11点,又是楼上狂欢的时刻,直接共振音响伺候。

  初步计划:①放DJ舞曲,低音炮共振效果强②如果对方加大噪音报复,DJ舞曲切换噪音音频,购买音响时候商家会送,这些音乐普通人撑不过一分钟,非常难受,类似指甲抓黑板这种。意想不到的是,播放后,楼上故意踩楼,我直接ipad音量由50%拉满,瞬间安静,然后就是训宠物一样,有声音就开几分钟音响,让他知道是刻意的,如此往复几天,安静的不行。

  心态就是非常爽,我也跟着舞曲摇摆,一箭双雕,出恶气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后面哪怕偶尔的正常噪音,我也放音乐,就是报复,没别的。通过手机米家软件发现,楼上好几次下来贴门听声音,估计是想知道是不是在趴体,可惜的是,他家声音比我家里大多了,门外根本听不见,报警也没用。最后,楼上下来和和气气的交涉,我还是跟他讲道理,说小孩子调皮是天性可以理解,但有些噪音明明可以避免,非要光脚跑,我晚上11点前什么时候放过音乐等等,对方知道不占理,连忙解释道歉,最后要求加微信,以后吵闹时候给他发微信,然后这事就算解决了,安静真好,共振音响真是好邻居制造器!

  划重点:关键在于,留证据、占据道理的高地、反击要循序渐进,切不可过激,鱼死网破。如果没有换房的打算,还是建议按我的方式来,和为贵,目标是解决问题,不是激化矛盾,看看新闻有多少因为噪音闹出人命的,再最吵闹的时候,我都有上楼砍人的冲动,所以切不可意气用事。最后的最后,说一点:有时候噪音并不只是楼上造成的,还有可能是楼上的隔壁!前段时间偶尔会有摔重物的声音,跟楼上反映,楼上表示不是他,最后排查发现是楼上隔壁的租户……我的邻居表示他家更吵,全家带耳塞睡觉。

  我还是想再次告诉大家,每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邻居的文化水平,生活经历也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可以沟通的情况下,还请各位不要使用暴力。

  这并不是什么解决问题的神器,只是让你们终于能够公平地坐在一起谈判的筹码。

  如果你觉得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请做好玉石俱焚的准备。

  其实评论区有一些谴责性的评论,基本上都并没有真正遭遇过恶邻,感受过什么叫做无法沟通。所以才能站在理想状态,以上帝视觉用道德谴责使用了这个举措的人。

  再重申一次,没有人愿意在能够好好说话的时候使用它!

  在我的震楼事件里,我经历了“友善沟通-友善沟通-冲突-道歉沟通-警察介入-物业介入-震楼-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我相信99%使用过震楼神器的人,肯定是经历了“友善沟通-关系恶化-震楼”的这三个阶段。

  其实大部分难以沟通的楼上住户,都认为他们住在楼上,主动权在他们手上,没有必要为我们做出任何妥协。而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平等的沟通筹码。

  只有到了无法通过友善沟通解决的时候,才会有人采取极端手段。原因非常简单:震楼神器在使用前,效果都是虚无缥缈的,它其实本来并不解决问题,甚至让问题恶化。

  只有无计可施的人,才会使用它。

  举报/反馈

上一篇:结婚后,夫妻之间有这5个信号,感情也就快结束了
下一篇:盘点末日生存类游戏,绝望在向你涌来。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