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荷之美,惊艳了秋日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不知不觉,仲秋已至,

  晚风清凉中,

  忽然想去公园逛一逛,

  卸一些疲惫在花草间。

  行至湖边,

  见夏日的荷叶田田,

  如今已渐趋凋零。

  叶盘枯色斑驳,花瓣零落飘散,

  却并未倒下,靠一根茎支撑着,

  在瑟瑟秋风里,坚定伫立。

  赏荷的最好时节是盛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暮春时也尚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日的荷塘,注定是被人遗忘的。

  人们在秋日赏桂观菊,

  也描摹秋叶的静美,

  连平日不起眼的芦苇,

  也有人为它吟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却独独将秋荷忽略,

  在她华丽貌美之时,

  世人趋之若鹜,盛赞她的高洁。

  而今枯落萧索,

  竟无人愿停下脚步,

  施以哪怕一寸的目光。

  而秋荷,似乎并未在意,

  依然不声不语,亭亭独立。

  这样破败的优雅,

  是荷花的孑孑风骨。

  01

  留得残荷听雨声

  这一塘渐衰的枯荷,

  曾也风华流转,

  人们不吝辞藻,不啬情感,

  咏赞她的肌骨,她的品性,

  甚至连别称都为她取了许多:

  芙蕖,菡萏,水芝,玉环

  ……

  她当然担得起这样的赞誉,

  但是秋风拂过,

  先是为她卸去了绯红花瓣,

  继而洗掉了莲叶翠色,

  添上一些皱纹,加上几抹枯色,

  如此一来,风华不再。

  先是爱花的人走了,

  他们去追寻金桂与秋菊;

  然后爱叶的人也走了,

  他们去赏银杏飘散,红叶满山。

  最后荷塘一片寂寥,

  荷花残,荷叶枯,

  唯有荷茎依然直立,

  一如既往地,如周敦颐所言:

  “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每赏残荷,总想起黛玉,

  那个外表柔弱,内心倔强的姑娘。

  宝玉对着残荷发牢骚时,

  黛玉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护了这一塘秋荷。

  若细细想来,

  黛玉哪是为听雨而护,

  分明是见这一塘荷,

  仿若看见了自己。

  生得冰肌玉骨,

  却落得漂浮零落,

  然而从未认命,即便凋谢,

  也傲然秋风中,风骨犹然。

  02

  秋荷凋零,如美人迟暮

  凋零的残荷并非不美,

  须得会赏,才知其美。

  画家周宝麟说残荷:

  “它不再是红红绿绿的彩色照片,

  更接近于中国画的简约与意境。”

  夏日荷花繁盛,莲叶接天,

  谁都看得出美,

  随手一拍便是大片。

  而秋日残荷,则不然。

  乍一看只是一塘枯荷,

  零落飘散,满目萧然。

  再一看,才可品得些许凄美,

  让人平生些忧郁凄凉来。

  若能细细地看,

  才能入残荷之境,得其风韵。

  多像那些迟暮的美人,

  岁月在她们脸庞与肌肤上,

  留下印痕,不可逆转。

  有人因这些痕迹,郁郁不振,

  而有人却乐得欣赏,

  以细纹为徽章,留白发度清欢。

  如杨绛先生所说:

  “老要有老的风骨,

  老要有老的优雅,

  正如春华秋实,

  四季轮回,各有风采。”

  杨绛二十岁的女孩,即便不施粉黛,

  也美得明丽而清雅,

  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道不尽其美,却是最好的比喻。

  八十岁的老人,

  褪去了天真,落尽了貌美。

  却仍独具风韵,如这一塘枯荷,

  简约而饱含深情,

  你能在她身上看到岁月的痕迹,

  却看不到光阴的摧残。

  杨绛因为她们坦然接受这样的宿命,

  从不抱怨,也绝不瘫倒,

  日复一日地,收藏岁月,

  再一点一滴地,谱成诗篇。

  岁月既往,光阴易逝,

  而优雅与风华,永不失色,

  若有风骨藏于心,

  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03

  残荷不残,仍有风骨

  荷花,亦称芙蕖,

  生在暮春,美在盛夏,

  枯在仲秋,落在寒冬。

  一年光阴,是她的一生。

  如今正值暮年,

  残荷却并不残。

  昔时夏日,狂风暴雨,

  她不肯低头。

  如今秋风萧瑟,花叶皆枯,

  更不肯倒下,靠一根茎支撑着,

  如暮年的老人,满头花白,

  仍挺直腰杆,整理发髻,

  在风中一步一顿,

  却走得挺拔而坚定。

  若你读懂了她的美,

  便是看到了她的风骨,

  爱上了她的灵魂。

  如叶芝在诗里写的那样:

  “多少人爱过你昙花一现的身影,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真情;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秋风萧瑟里,残荷仍独立,

  有时间,去荷塘边看看她吧。

  欣赏她的风骨,

  也试着读懂她的灵魂。

  如此,便也习得了如何能够,

  从容对岁月,优雅待光阴。

  举报/反馈

上一篇:79年,开国少将两个儿子被抓,一个被枪毙一个死缓
下一篇:21深度丨宁德时代掀起动力电池“价格战”:“半壁江山”能否守住?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