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无中生有造乾坤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志怪类小说应该是发端于汉,魏晋干宝著《搜神记》成熟,至唐有传奇,之后势微,直到清《聊斋志异》修成正果。

  鲁迅先生说《聊斋志异》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在于“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写作“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聊斋志异》写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纯美的爱情,其中多是写花妖狐魅的爱情,这些非人类,似是摆脱了人的种种礼教约束和利害算计,她们感情之真,或温柔,或热烈,或开朗,或天真憨态、明净无邪,或毅然决然、勇敢无畏。如果说中国诗歌史上最美丽的女人是南北朝乐府诗中的女人,那么中国小说史上最美丽的女人当数《聊斋志异》中的女人。

  终生怀才不遇的蒲松龄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世界,不满足于这世界的无聊、空虚、无激情少刺激、平淡无味,于是在石隐园中,以如椽巨笔自创一世界,此中充满神奇意外,充满诗情画意,此中一切不可能皆为可能,一切不可为皆为可为,一切幻影都成了现实,一切玄想都能够实现,一切爱都有结果,一切情都有着落,一切罪都有报应,一切善都有酬答,冤有了头,债有了主。这个世界第一次有了正义,有了明白,有了说法。留仙先生用这些幻想的故事来表达他一腔落寞无处排遣的情怀,假幻设以寓意,以寄托自己的情志与孤愤。“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正是他孤独寂寞的写照。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结尾中自述其创作动机:“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比较蒲松龄与曹雪芹,两人同是一把辛酸泪,蒲松龄之孤愤,假鬼狐以发之,曹雪芹之孤愤,假儿女以发之;曹雪芹从现实中写出了虚无,蒲松龄从虚无中造出了实有。《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是这个世界难得一见的诗意,那些花妖狐精是人中的异类与卓异,《聊斋志异》的“异”原来就是指我们无聊生活中的变异,是我们平淡生活中的奇异,是我们平庸族类中的卓异,是我们生命中的奇迹!

  举报/反馈

上一篇:王牌师长廖龄奇,请假回家结婚,为何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下一篇:盘点动漫里的青梅竹马|幼驯染还是天降党?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