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猎人笔记》,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以猎人的行猎活动为线索,记叙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深刻揭露封建农奴制度腐朽本质的随笔集。该书寄予了作者对那些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劳苦人民无尽的怜悯和同情,该书出版后,人们视其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猎人笔记》主要写了三大主题:

  一、赞美农奴制度下的农民的才干智慧,勤劳勇敢;

  二、控诉地主们种种血淋淋的恶行,对他们亲手造成的一个个悲剧感到痛恨;

  三、描写了俄罗斯大自然的绮丽风光。

  书中名句欣赏:

  1、正如人们所希望的,他们度过了冬天,在春天容易离别,告别过去,在春天,幸福的人也容易被吸引到远方去,亦或如永恒的长度,美好未来的力度,将有限的生命拉长、拉宽,使其更具深度,延续到更遥远的地方——未来。

  2、一切不幸都是可以忍受的,天底下没有过不了的坎。

  3、春天到了,幸福的人走向远方,寻觅历史的足迹,看看外面的世界。

  4、你无论怎样喂狼,它的心总是向着森林的。

  5、世上有些事很奇怪:有的人和你长期住在一起,彼此关系也很亲密,然而你从来不和他推心置腹地说说话儿;有的人和你刚认识,就一见如故,彼此像忏悔一样把心里话全抖搂出来。

  6、凡是心里强烈地怀有一种念头或一种欲望的人,在待人接物上都有某种共同点,某种表面上的共同之处,不论他们的品性、能力、社会地位和所受的教育是多么的不同。

  ......

  

  读《猎人笔记》的时候,我一直带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会被称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当读起了书中这些自成起讫的故事,自己仿佛置身于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倾听着作者的心声,也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

  凡猎人目之所及,视尽人情冷暖,世间黑暗。凡猎人耳之所闻,聆听农民的心声、地主贪婪。凡猎人笔之所记,控诉农奴制度、火种燃烧。

  农奴制度的存在,扭曲了真实的人性。它让地主们变得凶残专横、道貌岸然,如有恶虎张牙,狂龙舞爪,对农民的欺压,令人心惊胆战。地主宾诺奇金受过“良好”教育,颇有“文明”之风度。对待奴仆貌似和气仁慈,实则无情冷酷,奴仆偶有伺候不周,便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即便这种情况下,他仍显得文质彬彬,只是坦然吩咐手下“处理一下”,已让奴仆吓得脸色煞白。连他手下的爪牙更是仗势欺人,作威作福。凡缴不起租的,就得给他当牛作马;凡欠租未还的,就成了他家的长工;凡是顶撞过他的,就会被折腾得家破人亡,若还敢向东家告状的,一定彻底完蛋。一个“文明,有教养”的地主的统治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各形各色丑恶狰狞的地主呢?

  农奴制度的存在,使农民渴望自由。幸福的天性被残酷地压抑直至泯灭,他们原来悲惨的命运更添几分悲剧色彩。

  在这样一个农奴制度的黑暗社会中,最引人注目并使人寄托希望的便是农民身上的才干、创造力、优良品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精明踏实、有进取心和自信的霍尔,凭借自己的勤劳才智和强烈的求知欲,为自己创建了独立富裕的幸福生活,体现了俄罗斯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刚强,勇敢面对未来的精神”。他的身上,蕴含着伟大事业的未来的萌芽,伟大的民族发展的萌芽。

  另一个让我深深感动的是美丽的卢克丽娅,她原先是一个能歌善舞、笑声明朗的姑娘,是众多小伙子爱慕的对象,后来从高台阶上重重摔下,由于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而成了一枝枯萎的含苞花朵。但她并不因为丧失美貌而自暴自弃,心灰意冷,而是坚强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以女英雄贞德的精神鼓舞自己。体现了她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令人潸然泪下。

  燃烧的火种,绽放出历史奇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本“燃烧”的书,在俄罗斯的历史画卷上,掀起了反农奴制度的轩然大波。

  是的,思想比刀剑更有力量!这部点燃火种的书,造就了俄国社会生活的灾难——农奴制度的“一阵猛烈的炮火”!

  遇见我,遇到更好的你举报/反馈

上一篇:什么是冬至
下一篇:千年:一样的武林,一样的江湖,不一样的武侠梦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