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开国第一中将和第一少将分别是谁?这两人毫无争议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1955年,中国在北京怀仁堂举办了一场重要的授衔会议,在此次授衔大会中,分别共有十人获得元帅军衔和大将军衔,55人获得上将军衔,175人获得中将军衔以及798人获得少将军衔,将级以上共有1048人(含元帅,不含1956-1965年之间补授晋升的上将、中将和少将)。

  在十大开国元帅排名当中,朱老总排在第一位是最毫无争议的,大将中则是粟裕排第一,这个也是没争议的,毕竟粟裕凭战功都能上元帅了,只是资历差些火候,所以被授为大将。第一上将则是萧克,萧克不用多说,八路军六个师长之一(正副),其余五个师长都是元帅军衔。

  第一元帅、第一大将、第一上将是最没有争议的,那么第一中将和第一少将分别是谁?毫无疑问,分别是徐立清中将和解如川少将(解方)。

  徐立清1929年加入红军,次年入党,这个资历不用说,是妥妥的老同志了。徐立清的履历也相当的漂亮,一生为革命操碎了心,解放时期被委任为正兵团级将领。这是妥妥的上将资历,徐立清评上将,没人不服。

  本来也是要评为上将的,但是,徐立清以自己主持授衔一事为由,自请降级为中将。罗荣桓、彭德怀曾多次找徐立清谈话,表示军衔不能随便更改,上将就是上将。但均遭到徐立清的拒绝,徐立清表示自己负责评衔,与别人不一样,都会理解的。就这样上将资历的徐立清因为坚持自己的原因,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徐立清一生中有“三让”,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1950年的时候,徐立清出任干部管理处副部长,主持干部的评级工作。为了避嫌,徐立清要求把原本给自己评的正兵团级降到副兵团级,但是被彭德怀拒绝,给出的理由是要求高评的要批评,要求低评的不能批,按条件办最有说服力。

  第三次是授衔过后的第二年,徐立清心脏病复发,多次想要返回自己的岗位上,被医生严厉要求必须要住院进行仔细的治疗。随后,徐立清就写信,认为自己身体不能再担任原先的工作,自请辞去副部长的职位,让干部部物色一个年轻的同志来接任。

  彭总还是没有答应他,还命令他,以自己身体为重,安心养病,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徐立清这样清正廉明的风格还体现于他的生活中,他对于物质没有什么很高的要求,经常拿窝窝头就着咸菜吃,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了最后。

  有天,一位老朋友也是徐立清的上级,到他家中做客,一看家里也没有什么装饰,沙发上还大咧咧地破了个大洞在那里也不换,还以为秘书带错了地。徐立清连组织上发的皮鞋平时都不舍得穿,只有出差的时候才拿出来充充场面。

  而解如川早在1936年就任于国民党军队中时,就已经秘密加入了我党。在国民党时就被委任为少将,后来到了我军部队中,1955年授衔时也被封为少将,所以被称为“双料少将”。

  不仅如此,解如川还极其聪慧,辩才了得,彭总在抗美援朝时期,每每对当前战事有拿不准的地方,就说要联系诸葛亮。当然,此诸葛非彼诸葛,因为解如川有个外号就叫诸葛亮,可见他在众人眼中是有多神机妙算。

  解如川还是一个外号叫做解铁嘴,依然是抗美援朝时期,美国最后看战争苗头不利于自己,就和我方停战,不打了一起坐下来谈判。而解如川正好被任命为此次谈判的重要代表。

  在确定军事分界线这一事情上,双方争执不下,我方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以38线作为军事分界线。原本在谈判之前美国就透露出了相同的想法,没想到坐在谈判桌上,却变了卦。

  美国认为双方虽然在陆地上不相上下,但是他们的空军和海军还没发力,并且觉得自己在海上和空中的赢面极大。所以气焰一下就变得嚣张起来,提出了让我方退后1.2万平方公里的无理要求。

  我方当然严厉拒绝了这一要求,之后多次商谈都是不欢而散。最后还是解如川出言,打消了美国这一念头。

  解如川承认当时美国在海上和空中存在优势,但是同时也奉劝对方不要忘记,美国出动了海陆空三军,而志愿军只出动了一军就能够将美国从鸭绿江一路打退到38线来,如果是我方也出动三军的话,相信这场战争很快就能结束,就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后来美国单方面发动武力,破坏和谈,但最终还是被志愿军打败,我军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歼敌15万余。美国这才被打服气了,老老实实放弃海空补偿计划。

  在美方代表乔埃的著作中,谈及解如川这位曾经对手也不吝夸赞,说他才思敏捷,对付起来相当棘手,这位可敬的对手。当时也有人认为解如川是足以担得起中将的,但是贡献大的能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就将他在少将中排在了第一位。

  举报/反馈

上一篇:唐朝的繁荣昌盛
下一篇:告别杀后台,OPPO Reno9 Pro+使用体验出色,满级内存组合是关键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