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母螳螂完成交配,就会吃掉公螳螂,公螳螂为何不反抗?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为何母螳螂在交配完成后,会直接吃掉公螳螂呢?而公螳螂又为何不反抗,难道公螳螂真的是为了繁衍下一代,所以甘愿被吃吗?其实自然界中所有动物,除了人类以外,都不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所以它们做出的行为,通常只会从利益角度出发。然而所有生物的最大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生存,第二个就是繁殖。

  

  所以当公螳螂交配完成后,等着被母螳螂吃,似乎只是公螳螂放弃了生存权利,而追求繁殖价值的行为。但是针对这个现象,学术界其实存在较大的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母螳螂之所以最后要吃掉公螳螂,是因为如果不吃掉公螳螂,受孕成功的几率会大大降低。但是这种说法其实只是一种猜测而已。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公螳螂的繁殖细胞存在于整个身体里面,必须得靠吃掉全身才能完成交配。

  

  所以就诞生了第二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螳螂虽然不像人类一样,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但是在动物界里面也存在一种类似于道德的规范。由于一般母螳螂一生中,肯定不止一只交配对象。所以公螳螂会认为,如果自己交配完成后自愿被母螳螂吃,那么母螳螂就只会为自己生儿育女,而不会再与其它公螳螂交配。

  其实这种说法一听就知道肯定不对。因为动物之间很难形成道德规范,母螳螂即便吃掉公螳螂以后,自己也未必要遵守什么道德约定。而且动物之间的交配其实只会单纯从利益角度出发,动物是不会考虑更多的事情。比如有的公蜘蛛在完成交配以后,会把自己的作案工具折断,然后注入到母蜘蛛体内,这样一来,母蜘蛛就无法再接受其它公蜘蛛的交配了。

  

  而且这种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公猫会在交配前用自己的作案工具,勾出残留在母猫体内其它公猫的基因,从而让自己的基因能够顺利通过母猫传递到下一代。所以动物之间的交配行为,就是单纯的利益关系行为,不存在任何道德。

  那么为何母螳螂完成交配以后,非要把公螳螂吃掉才安心呢?有部分学者认为,这其实和母螳螂对公螳螂的好感度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好比于人类在追求异性时,异性对其的好感度就直接决定了追求的成功率。如果母螳螂对公螳螂好感度较差,那么即便完成交配,公螳螂也会被母螳螂吃掉。当然如果好感度良好,自然公螳螂就可以全身而退。

  

  但是这种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实验加以验证。因为好感度这种度量非常的模糊,即便是针对人类的好感度,也无法量化比较,何况是动物这种没有较强理性思维的生物。所以我们应该把思维集中在母螳螂的生存需求角度去寻找答案。所以就诞生出了另外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认为当母螳螂完成交配后,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行动迟缓状态。这种状态是很难捕食到猎物的。

  而母螳螂要想顺利诞生下一代,此时必须要及时补充大量营养。所以为了渡过这个特殊时期,母螳螂就会吃掉公螳螂,一来是为了生存,二来是为了肚子里的宝宝。其实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是实际却并不正确。因为螳螂这种生物的代谢速度是很慢的,它们可以做到10天不吃不喝,也能正常存活。

  

  所以要揭开这个谜团,还得做科学实验才行。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科学家,专门针对这个问题做过科学严谨的实验呢?其实还真有,那就是上世纪著名生物学家里斯克和戴维斯。它们当时捕捉了许多野生螳螂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最后终于揭开的事实的真相。

  为何母螳螂在完成交配以后,必须要立即吃掉公螳螂呢?而公螳螂又为何不反抗呢?上世纪生物学家里斯克和戴维斯在1984年时做了一个科学严谨的实验。它们首先在野外捕捉到了30只公螳螂和30只母螳螂,然后将母螳螂分别关进30个盒子里。在实验以前,它们先给这些母螳螂喂一些食物,确保它们都不处于饥饿状态,然后再在每个盒子里放入公螳螂。

  

  然后实验人员一直在旁边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应的数据。起初两只螳螂都对陌生的环境感到机警,但是过了20分钟以后,公螳螂就开始和母螳螂进行交配。最后实验结果显示,30只母螳螂中,有20只都吃掉了公螳螂。似乎这个实验说明了母螳螂是否吃掉公螳螂,和母螳螂的饥饿程度没有关系。但是这两位生物学家并没有放弃,它们又做了一次相同的实验,只不过这次在实验启动以后,实验人员会立即离开实验室,并通过摄像头记录里面的行为。

  而这次的实验结果却显示,30只母螳螂中,没有一只会吃掉公螳螂。似乎螳螂交配时的隐私性也决定了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概率。随后它们又再次做了一次实验,这次和第二次不同点在于,这30只母螳螂中,有10只母螳螂饿了5天,有10只饿1天,还有10只处于饱腹状态。而这次的实验结果显示,处于饱腹状态的母螳螂没有对公螳螂发起进攻,只饿了1天的母螳螂中有3只吃掉了公螳螂。而饿了5天的母螳螂,有5只都吃掉了公螳螂。

  

  因此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决定母螳螂是否吃掉公螳螂的主要因素还是隐私性的空间,其次才是母螳螂的饥饿程度。那么为何母螳螂在交配时会如此看重隐私性的空间呢?经过这两位生物学家的仔细研究,最后他们终于发现,原来并不是母螳螂需要隐私空间,而是公螳螂在隐私空间下,会做出更加合理的求偶行为,从而吸引到了母螳螂主动交配。

  

  如果公螳螂没有隐私空间,那么它会直接与母螳螂交配,此时母螳螂就会有霸王硬上弓的感觉,因此即便交配成功,母螳螂也会报复公螳螂,最后把公螳螂吃掉。所以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强扭的瓜都是不甜的,只有尊重双方意愿的前提下做出的行为,才是最合理的。

上一篇:遇到火灾不要慌,牢记7个逃生自救口诀!
下一篇:言情小说《苏家有女倾繁城》何以一枝独秀到如今?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