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西方国家羡慕不来的秦王嬴政橫扫六合·老烟枪读史记25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中国拥有960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欧洲面积则为1016万平方公里,二者同样拥有灿烂的文明,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中国实现了大一统,欧洲却至今小国林立。难道他们不想拥有一个统一的国度么?老烟枪试着分析过西方人的心理,但回头翻阅《史记》中秦王横扫六合的过程,又发现这样的历史西方根本羡慕不来!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平定嫪毐叛变的血色成人礼中加冠亲政,接手了这个战国末期第一、也是唯一的超级强国,山东诸侯已面临灭顶之灾!面对秦国紧锣密鼓的战略谋划和战争准备,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身处那个时代的六国君臣却并未能谋划出御秦良策。恢弘雄壮的战国时代交响曲,终于由合奏争鸣走到独奏收尾。

  

  公元前237年,吕不韦自尽,秦王嬴政全面掌权;

  公元前236年,秦王嬴政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谋划统一战略;

  同年,赵国攻燕,秦国以救燕之名攻取赵国阏与、轑阳、河间、安阳(今河北阳原);

  公元前235年,韩非出使秦国,寻求保全韩国;

  公元前234年,秦再次攻赵,夺赵地建立雁门郡、云中郡;

  公元前233年,韩非卷入统一大计的制定,因献计时夹带私货,在秦王的默许下被毒死;

  同年,秦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基本确定。

  统一大战的一应准备均已就绪,神州大地正静静地等待着乐曲结尾处最强的那一个音。

  秦王嬴政制定横扫六合的战略,制定过程时间跨度很长,大体分为3个阶段。

  公元前236年,秦王起用尉缭。尉缭给秦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同年赵国攻燕,实际上是秦国根据这一策略挑拨燕赵关系的结果。

  

  公元前235年,秦王任用李斯为廷尉。李斯向秦王提出了“首先攻韩”和“立即着手”两条建议。同年,韩非为保全韩国来到秦国,以他飞扬雄辩的文章游说秦王,阻挠李斯的谋划。在韩非的阻挠下,战略的细节迟迟没有敲定。

  公元前233年,李斯进一步提出人才毒计:派人带上巨资,到六国去收买他们的重臣,如果收买不成就搞暗杀,不使六国有可用之才。韩非再次强烈反对,同时与最有可能去实施人才毒计的姚贾大打出手,欲置之死地;姚贾虎口脱险,最终将韩非反噬。

  

  历时3年多,秦国终于完成了横扫六合的通天大计的制定。尉缭拟制了策略的基本框架,李斯明确了计划实行的时间和首选目标,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才毒计,使尉缭的策略从军事、外交手段拓展为军事、政治、外交的3维立体手段。

  中原大地已如一堆干柴,等待着点燃的那一颗火星。

  公元前231年,秦王逼迫韩国献出南阳郡,秦派内史腾代理了南阳郡守。韩国已只剩下都城和周边十几个城邑。时机成熟了!

  

  公元前230年,秦国内史腾攻韩,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便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

  同年,赵国发生大旱。前229年,秦军兵分两路,王翦率主力直下井陉,杨端和率军进至邯郸,两军在邯郸完成对赵国的合围。 赵国派出最后的名将李牧领兵抵御。王翦深知李牧不除,秦军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叛赵。昏聩的赵王迁不加查证,立即派人取代李牧。李牧接到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考虑,拒绝执行!赵王于是设下圈套斩杀了李牧。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攻下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往代地称王。

  公元前227年,秦王派王翦、辛胜攻燕,败燕、代两国于易水西。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辽东。

  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同年,秦王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舆(河南省平舆县北),蒙武攻楚的寝(安徽临泉县),取得初步胜利。秦楚两军在城父邑(今安徽省亳县东南)相遇,楚将项燕乘秦军不备发起反攻,大败秦军。

  随后,秦王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楚将项燕自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国江南地区,降服了越君,越国灭亡。

  同年,秦王派王贲攻取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

  随后王贲回师攻代,俘虏代王嘉,代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短短10年间,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中华大地从此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秦王横扫六合的过程,除了灭赵之战、灭楚之战,几乎没有遇到大的抵抗。春秋战国550余年恢弘史诗中,《史记》对这段惊心动魄历史的记述,显得如此简短而枯燥。

  司马迁简短而枯燥的记述,是秦与六国力量对比的最好诠释,也是秦国王廷君明臣强的最好写照。

  

  秦王横扫六合,最少在5个方面获得了胜利:

  第一:第二:谋胜。秦统一天下的策略,经过尉缭、李斯等强臣多年的反复打磨,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维度作了细致的铺排。尤其是李斯提出的人才毒计,使得秦对六国的灭国之战中,六国竟然一直被动挨打,而没有纵横家活动组织合纵抗秦,最终被秦国逐个击破。

  第二:将胜。秦国文有李斯,王翦、王贲、李信、辛胜、内史腾、杨端和等,人才济济。而赵国原本有李牧苦苦支撑,却反被赵王诱杀;楚国本有项燕,但在绝对实力面前已独木难支。

  第三:兵胜。秦国在横扫六合过程中,多次两线用兵。尤其是王翦率60万秦军在南方灭楚时,秦军还能北进攻取辽东。军事实力处于绝对碾压状态。

  第四:力胜。秦灭六国的战争,历时10年,中间几乎没有间断。秦国国力支撑连续10年的大规模远征,却从未发生过粮草不济、兵卒匮乏的事,足见此时秦国国力之盛。

  秦王横扫六合,是战国中期以来秦国历代君王接续奋斗的结果,也是秦王嬴政非凡能力的写照。秦王嬴政在横扫六合中,最少体现了3个方面的非凡才能:

  

  第一:判断。秦国横扫六合策略的制定,有韩非等雄辩名士的阻挠。但秦王嬴政能够拨开纷繁迷雾,准确选择合理策略,体现了他非凡的判断能力。

  第二:识人。秦王嬴政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选拔任用了尉缭、李斯等一大批强臣,使得吕不韦死后的秦国人才济济。这些人才使得秦王嬴政成为千古一帝,秦王嬴政也使得这些人才成为千古名臣。

  第三:改错。秦王嬴政任用李信攻楚不成,便立即放下架子找到王翦认错,恳切邀请王翦出山。身居高位而知错改错的做法,无疑对他能够迅速横扫六合起了加速作用。

  第四:调度。长达十年的大规模对外战争,中间却没有出现大的插曲,秦王嬴政对军力、民力、国力的调动,无疑不体现了他非凡的调度能力。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的大手笔,将继续证明了这位强势的君王的调度能力。秦国二世而亡,也充分说明了秦王朝失去了这样一位调度大师时的可怕后果。

  老烟枪曾揣摩过两件事:

  在西方主导的“全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评选中,秦始皇赫然位于第17位,足以窥见他们心中对实现了大一统的中国的羡慕。

  未能实现统一的西方世界退而求其次,折腾了一个欧盟。这足以说明他们心中对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政体向往不已。

  但是,如此明君强臣,如此六世余烈,其他国家羡慕得来么?

  春秋战国的纷争终于结束了,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终于浮出了水面。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秦王嬴政又将怎样去巩固这个疆域辽阔的王朝呢?请看下集:真正的一统。

  (未完)

  举报/反馈

上一篇:肥水不流外人田,许魏洲演唱会好友求婚其粉丝
下一篇:男职员被上司要求强行发生关系,女子构成犯罪吗?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