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归化球员缺乏国家荣誉感,中国足球恐步入新一轮饮鸠止渴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近日,人民网对于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处罚归化球员费南多受罚一事,发表评论说大多数的归化球员都是奔着高薪来的,他们缺乏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有可能在入籍以后发展不顺时,发生脱籍重入原国籍的尴尬情况。并称随着入籍球员的越来越多,要求中超各队小心翼翼地谨慎对待,做好细致的管理预案,避免出现差池时出现无法收场的局面!

  我虽然对人民网关于大多数的归化球员都是冲着高薪来的,尤其是没有多少血缘关系的归化球员,他们缺少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一旦发展不顺(管理严格了、降薪、打不上主力、被边缘化)时,有可能会发展再次脱离中国籍而重回原国籍的尴尬事件的说法非常赞同!但是我们对于中国足协归化球员的有些做法却是坚决不赞同的。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归化球员要入籍政策导向显然是非常不赞同的!

  虽然开了归化球员这个口子,由于既成了事实,我们也无话可说,但在引进归化球员的数量上质量上则必须有严格的控制的。在这方面足协需要有严格明确的规定才行啊!绝不能一窝蜂的一拥而上,引进一大批的粗制滥造归化球员后,发现根本难以管理,占据了大量国内球员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后,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却毫无用处,一地鸡毛后,再想办法擦屁股,收拾烂摊子了!

  其实中国足球这么多年了之所以14亿人口中找不到11个踢好足球的人才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国内足球人口比例太少的原因,也就是本土踢球的人相比世界足球强国实在是太少的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2017年的时侯中国足球注册人口8000人、青少年只有7000人、女子足球只有400人(据说中国人口14亿,足球人口却只有区区25000人,记录在册的职业球员只有8000人。)而德国足球注册人口为650万,意大利为460万,英国为450万。日本,18岁以下的注册足球运动员达67万。到了2019年中国注册的18岁年龄的足球运动员才有区区的1000人。可见中国的足球人才的后备力量地培养是大大的滞后的世界各国。

  而近几年,交易转会费高居世界足坛的中超金元足球,并没有为中国足球的振兴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反而是外援价格越抬越高,国内优秀球员的培养越来越难,打上球,当上主力者屈指可数,留洋海外者更是凤毛麟角!早在30多年前邓爷爷就提出中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然而当初的娃娃都快老了,却没有了一个个的接班人。

  也就是说30多年来由于中国人实际参与足球,踢足球的人实在是太少(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数中国的家长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走上踢足球这条路,对于中国家长来讲,孩子的第一前途应该是考上大学,当上公务员,端上铁饭碗。第二前途则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高薪舒适的工作来早早为成家立业做准备,而很少选择又苦又累,又没保障的足球事业的。而国内大多数的年轻人心中的偶像都是一些娘不邋遢的奶油小生,整天梦想着当什么明星大腕,谁还愿意去踢又苦又累,毫无前途的足球呀!),致使中国足球的青训计划以失败而告终。现在有些东南亚国家的足球人口,足球水平已经在慢慢超越中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异常残酷的现实面前,中国足球的领导们不想方设法来千方百计提高中国足球的青训水平,不破釜沉舟,下定决心地真正从娃娃抓起,反而为了所谓的大国足球的脸面,为了能让中国队打进世界杯保持足球大国的形象而开了归化球员的口子,希望能在短期内迅速地提高中国的足球实力,并以此来打开世界杯的大门!

  问题是你归化就归化吧,归化几个高质量的,对中国足球和中国有归属感荣誉感的,有很强实力和责任感的外籍球员也行呀!这样也好给孱弱的国内球员当当大哥,带带他们,提高他们的水平,同时也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努力!但是如果是大量地引进归化球员,尤其是盲目大量地引进归化一些高薪低能的老爷外籍球员,却是非常不可取和有害的。那些的球员不但不会给中国足球带来一丝的进步,而且会进一步加重本来就沉重不堪的中国足球的负担的。别到时侯象个大包袝一样甩也甩不掉!

  中国足球之所以引进外援,归化一些球员,归根结底目的是提高中国本土球员的能力和水平的。如果仅仅因为为了提高中国足球队的瞬间水平,而大量归化外籍球员,占据了本来就为数极少的国内球员的上场时间和队中地位的话,而对青训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阴逢阳违,光打雷不下雨,没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措施和行动的话,那么这样的不注重质量的归化球员行动,只不过是中国足球走向新一轮的饮鸠止渴的开始,是中国足球可能一时风光的海市蜃楼,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和帮助不但毫无作用,而且遗患无穷的!

  举报/反馈

上一篇:韩国国民初恋裴秀智,黑色百褶裙现身机场,无奈难掩胯宽事实
下一篇:种田文:她穿成小农女,家徒四壁,开酒铺,盖新房,带着全家致富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