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告诉我们愚笨的孩子是来报恩的?请不要被这种言论误导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人世间》正在热播,我发现很多人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后,被这样一种言论所误导:

  像周秉昆这样愚笨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目前关于这样的论调,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并且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把周秉昆跟愚笨划等号,这是片面的,年少的时候没有用功读书,不喜欢学习这是事实,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并不是一个愚笨的孩子,只是年少时不懂得读书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了这一点,最终还是靠读书改变了命运,但很多人并没有看见这些。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值得说明的是,因为《人世间》这部小说的原著是一部大部头的书,作者用了长达8年的时间才完成,而导演用58集的电视剧,将所有的人物故事一一展现出来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剧中很多人物的真实形象并没有像原著中那样凸显出来。

  电视剧播出后,梁晓声在接受采访时,也有提及这件事,尤其是周蓉和周秉义的人物形象,与原著还是有不少偏差的。

  周秉昆为这个家付出了最多,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剧中给我们的形象是,善良淳朴,任劳任怨,且非常孝顺,但是,还有不少关于周秉昆的小细节,都被大家忽略了。

  

  年少时的周秉昆对学习一点都不感兴趣,从小到大成绩很一般,尤其是跟优秀的哥哥和姐姐对比起来,更加明显,现实生活中,多子女家庭的父母难免会把自己的子女放在一起做对比,因此,周秉昆成了父亲眼中最没有出息的那个儿子。

  哥哥周秉义和姐姐周荣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而秉昆因为小时候成绩平平没能上大学,那个时候他和现在的一些不爱读书的孩子一样抱有同样的想法:不读书没什么不好,早点工作赚钱养家也挺好,于是去工厂当了一名工人。

  我们看到周秉昆在工厂里面最累的车间里干活,日子每天都是重复的,工作很累,薪水也很低。

  作为一名85后,我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工人所做的工作到底可以累到什么程度,但是我曾经在工厂工作过,我知道在工厂工作到底是什么滋味儿。

  在工作中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周秉昆选择了辞职,后来他放下面子去求别人帮自己安排工作,但是却因为学历太低,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只能继续当工人干最脏最累的工种。

  因为是一名底层的普通工人,他也没有分房的机会,只能跟父母挤进破旧的房子里。

  电视剧跟原著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事实上在原著中,周秉义和周蓉为这个家还是做了很大贡献的,只是因为电视剧删减太多,所以我们并没有看到那样的细节,其实,这对观众是一个误导。

  住在光子片的街坊邻居们对周秉昆的哥哥和姐姐大加赞赏,但是看了周秉坤,却是判若两人,甚至在背地里讽刺他是最没有出息的老疙瘩。

  周秉昆没有直接对我们说,他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好好读书,但是说了又怎样,所有的苦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

  从周家三兄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的确是一条好的出路,读书是普通人逆袭最好的捷径。

  尤其是像我一样过早踏入社会,吃过没学历的苦的人,更加感同身受,更加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周秉昆在当工人的时候吃了很多苦,他经常后悔没有好好读书,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看到哥哥跟姐姐收藏的一箱书籍时,周秉昆会拿出来翻看,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他看得津津有味。

  经历过生活的磨炼之后,再加上读了一些书,周秉昆才逐渐明白读书真的可以明智,他也终于懂得一个人如果不读书,脑袋里真的是空荡荡的,很容易随波逐流,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渴望读更多的书,而且每一次当哥哥姐姐在一起讨论文学的时候,他都非常认真地听着。

  正是那些经典作品里面深刻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周秉昆,才让他的内心开始丰富起来,也让他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

  周秉昆的种种经历已经告诉我们当年没有好好读书,他后悔了。

  

  当好友曹德宝和赶超他们在一起聚会打牌、打发时间的时候,周秉昆已经跟他们不一样了,别人在打麻将消遣时,他在沉迷于读书。

  在德宝跟赶超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普通人的影子,因为没有学历,在进入工厂后根本不会想着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觉得挣点钱养家糊口就可以了,更不会关心当下的时事,只会过着随波逐流的日子。

  周秉昆因为读了一些书,不愿意随波逐流,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特别有主见。

  与其说后来的周秉昆爱上了读书,不如说他慢慢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慢慢懂得了学历的重要性。

  如果周秉昆从一而终,都是那个不爱读书、不爱学习、不懂上进的人的话,他的命运就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在爱上读书之后,厂里有文艺会演活动,秉昆因为跟同伴一起精心策划了一个节目,再加上他有趣的表演,获得了工友和领导的赞赏。

  周秉昆出色的表现被领导看中,因此借调到了报社,从此不再干那个最脏最累的活。

  

  说到底,周秉昆还是靠读书和学习改变了命运,这些细节我都看在眼里,但是我发现很多人把周秉昆的这一些细节给忽略了,那些说《人间世》证明愚笨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最没出息的那个孩子才是最孝顺的,这种想法只是在自我麻痹罢了。

  调到报社上班后,周秉昆终于逃离了工厂,不再干最脏最累的活,但是迎接他的却是更大的挑战,坐在宽敞的办公室,他是开心的,但同时也是焦虑的,因为担心自己写的东西不好,会遭到同事跟领导的嫌弃。

  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周秉昆每天吃过晚饭后都会在书桌上埋头看书写作,直到深夜。

  进入报社之后,并没有忘记之前在一起工作过的工友,依然与他们保持着亲密的来往。

  

  除了周秉昆之外,还有吕川和唐向阳也是爱读书学习的人。

  唐向阳一有空就会掏出课本自学,吕川则赶紧过来向他请教书中的内容,并拜唐向阳为师。

  吕川因为出色表现被厂里送去读了夜校,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唐向阳后来也拥有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些剧中配角的角色很少被人看到,我在看完之后感触颇深。

  从这个角度来说,吕川和唐向阳的命运也是靠读书改变的。

  周秉昆、唐向阳和吕川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进入社会历练之后,最终还是靠读书和学习改变了命运,没有学历,又没有技能的同伴,在下岗后的日子变得越来越苦,他们的悲剧我们也都有目共睹。

  追剧《人世间》后,为何我反对“愚笨的孩子是来报恩的”这样的论调,是因为很多人都被误导了,甚至还曲解了原来的意思,让“读书无用论”,“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观点再次被提及并且认同,这是可悲的。

  希望大家不要被这样的言论所误导,请告诉孩子:《人世间》告诉我们的是,读书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书学习对于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它就是改变命运最好走的那一条路。

  举报/反馈

上一篇:李保田:“戏霸”和老实人,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双面人生”?
下一篇:曾经的“中国第一市辖区”!“飞地”“级别”有哪些不一样?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