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3-02-23
手机版

  从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的做法来看,崇祯皇帝就算自杀,成为俘虏后,也得给李自成一杯毒酒解决掉,原因无他,唯利耳。

  

  和明末大部分起义队伍不一样,李自成因为将领克扣军饷而杀官自立,他早年的生活非常困苦,又是灾荒又是征税。

  等长大后做了驿卒,又因崇祯精简机构被开除,回到家乡欠了一屁股债,下狱后差点被杀,好不容易逃出来,去甘肃投军,又遇到上司克扣军饷不发,众人没活路才揭竿而起。

  十年征讨,李自成的实力越来越强大,虽说在和明朝廷谈判时,明确提出“愿为秦王,帮助大明剿灭西南匪患和关外清军,不许奉诏和觐见”等等,可这是因为当时大明在南方还有着强大的军队,他没把握赢才提出这样的条件。

  到1644年3月19日清晨,局势又变了,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开正阳门迎闯军,李自成由投降太监引导,大军从德胜门进入,崇祯皇帝听到消息后,前往煤山上吊自尽,大明至此灭亡。

  

  李自成在看到崇祯皇帝的尸体时,不可否认是伤心的,毕竟这是他以前的大老板,帝王之尊最后却只能落下个吊死的结局,加上那封情真意切的罪己诏,李自成很难不动点真情。

  可是动真情不代表他能放过崇祯,李自成起身士卒,最信任的就是跟着他的人,在进入紫禁城后,虽然收服了很多前明降臣,但这些人基本进入不了领导会议圈子,李自成身边围绕着的,还是那些老哥们,他们对大明恨之入骨。

  而且紫禁城中忠诚于大明的人还不少,崇祯不比太子朱慈焕,他是大明旗帜,有他的存在,李自成的大顺始终是农民政权,是叛军是谋反,后面满清入关,一个不知死活的朱三太子就困扰了清朝近百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崇祯皇帝。

  

  刚开始,李自成确实能够严明军纪,安抚百姓,可是前面说过,大顺政权的领道圈子视野太窄,在对军队补给上,永远都是老三篇,“三年免征”,通过抢劫明朝宗室、官员来补血。

  大顺军每攻克一地,就留下武将治理,可是武将打仗还行,治理土地百姓不是专业,结果又是简单粗暴的抢劫、征税,到宗室、官员、太监的钱抢光了,就抢百姓的,大顺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在进入北京城时已是虚有其表了。

  在紫禁城安安稳稳坐了一个星期后,李自成大将刘宗敏开始大肆捉捕、拷问京官、追赃助饷,连明室内帑也不放过,进城当天就抢劫了崇祯私房钱一百多万两黄金。

  

  刘宗敏用酷刑逼迫官员交钱赎身,到最后连给钱也不行了,就是单纯地屠杀前朝官员,实行凌迟酷刑,最后共收得白银七千多万两,大明官员原本想着新人事新作风,结果直掉入地狱,大顺政权民心浮动,终至速亡。

  所以说,即使崇祯不自杀,成为俘虏,李自成也不会放过他的,先软禁起来,报个“暴毙身亡”了事,优待前朝俘虏这事,在北宋灭亡时就是老黄历了。

  李自成手下基本都是目光短浅之辈,对前朝旧臣时刻提防,更别说明朝宗室了,李自成进军山海关时,为什么要把太子朱慈焕等三位皇子都带在身边,不就是怕他们在紫禁城搞事吗?

  李自成身份变了,登基做上皇帝,可心态没变,骨子里还是那套流寇打法,安抚民心、善待前朝都不是他关心的,这也是他虽然出身、所处局势和刘邦、朱元璋差不多,可成不了刘邦、朱元璋。

  举报/反馈

上一篇:《圣墟》也败下阵来,天蚕土豆这部玄幻文更绝,9.8分霸屏榜一
下一篇:《全职高手》全胜时期的豪门战队,嘉世连续夺冠三连,轮回两连冠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