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10大名句,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1、无为而无不为。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译文】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5、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选自《道德经·第六+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译文】执政者要遵循天道、顺从人伦,以常规的道理治理国家。但用兵却要用诡诈、出奇制胜。要取得天下太平,须用“无为”之法、自然之道。

  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丧失了大道,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才强调礼法。

  8、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选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10、将欲歇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要想收敛,必先张开。要想削弱,必先加强。要想废弃,必先兴盛。要想夺取,必先给予。这是知细微之理而收显著之效。

  举报/反馈

上一篇:火影手游:最菜的5个B忍,第一的那位,玩家恨不得删除!
下一篇:江姐牺牲后,独子后来怎样?接受采访坦言:母亲遗愿我只完成一半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