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49年前的“反潮流小英雄”黄帅吗,后来她怎么样了?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本文来源公众号:脑洞时史

  为人师表者,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身为老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有正确的三观,人们也才会尊重老师。而在49年前,就有一个女生因为批评老师的不当言辞而成为了“反潮流小英雄”,你知道她是谁吗?

  

  出生于1960年的黄帅,是地道的北京人,自幼便学习生活在北京, 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小女生,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她,49年前,那个时候的黄帅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

  在上学期间的某一次中,黄帅因为违反了课堂纪律而导致她被老师齐鸿儒批评了,这本是一场很平常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但齐鸿儒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真想拿教鞭去敲你的头”,这句话就成为了导火索,年幼的黄帅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委屈。

  一天,她的语文老师让全班同学都写日记,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于是黄帅就写了这么一篇日记:“今天,我因为没有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候做了一些小动作,老师把我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说得不恰当吧,教鞭是让老师用来教学的,而不是来打同学脑袋的。希望对同学的错误能够耐心指出,说话委婉些……”

  

  语文老师认为黄帅对老师不尊重,于是就号召全班同学和黄帅划分界限。小黄帅就急了,她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小黄帅的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但还是想解决自己和老师之间的矛盾。

  当时黄帅又在报纸上看到过学生向报纸写信诉说自己和老师之间的烦恼和痛苦,最后受到了报社重视,找学生和老师双方交谈之后,两人反而还成为了好朋友的实际,就想着写信给报社的话说不定彼此之间的问题就会解决的快一点。

  

  为此她写信给《北京日报》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当时教育界宣扬“批判修正教育路线”,黄帅的例子恰好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于是《北京日报》回信给黄帅:“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你和老师两个人之间的事了,而是有关阶级和路线的大事。”并且还公开发表了她的信件。短短几天时间之内,黄帅的文章被数十家报社转载发表,中央媒体更是在头版刊登了此事。这一封短信随即在全国掀起了一波“破师道尊严”的浪潮,更是让教育圈风起云涌。

  老师的严格管理制度被批判,政府官员对违法乱纪学生的处理也变成了修正主义教育。而那个本想着只是单纯发泄委屈的小学生黄帅也摇身一变成了反对师道尊严的"反潮流小英雄",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更是成了她的第一要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这封书信恰逢其时被一些有心人所利用,他们放大了黄帅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将它升级为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之间的冲突。这样一来,黄帅与老师彻底分为了两个队伍,黄帅成为“破师道尊严”的代名词。

  然而,黄帅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终究波及到了自己。

  这件事情看似是想打破封建,将要建立新的教育,其实是某些人推波助澜,想要将国家教育搞乱,这样可以浑水摸鱼。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黄帅才被人推上风口浪尖。

  

  1976年以后,随着国内环境的大大改观,人们对于黄帅的评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大红大紫的“小英雄”,而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那一年,她16岁,正在念初三。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她经常在上学放学途中,遭到无端的欺负。

  就在一家人饱受争议时,黄帅的父亲又被人污蔑,随后被逮捕入狱。随着顶梁柱的离开,母亲则不堪重负患上了重病。这家人的生活彻底落入地狱,这让黄帅备受打击。远在外地的父亲时时担心她们,不断托人给心爱的女儿捎话:“小帅,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使你倒下,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一个人可以使你挺立,这个人还是你自己。你一定要坚持住……”

  最终黄帅勇敢地坚持了下来。

  

  1979年1月,黄帅以优异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她的成绩单上,除英语在高二第二学期的成绩是“良”外,其余全是“优”。

  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她一口气写下4个相同的志愿:北京工业大学。她心里有一个愿望,父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母亲身体状态不好,她想留在北京,与父母待在一起。

  在好心人士的帮助下,黄帅终于完成了学业,拿到了北京工业大学的毕业证书,毕业后那些熙熙攘攘的质疑声,终于慢慢消失不见。

  1984年,黄帅大学毕业,分到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两年后,机关平静的生活让她有点厌烦,在机关呆了两年之后,她决定去日本东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留学前她为父亲洗清了冤屈,自此父亲的清白终于人尽皆知。

  在异国他乡,她遇到了毕生所爱,两人结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满,直到1998年回国,成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一名普通编辑。

  她回国后,尽了长女的责任,一边照顾年迈的父母一边照顾儿子。“她总是怕对不起别人,对很多东西并没有刻意的追求。她最大愿望就是做个普通人,希望平静过日子。”

  而黄帅曾在接受采访时自述,“过去是座山,好大,好沉。”

  

  一个人从巅峰到低谷,从光荣到暗淡,需要怎样的勇气与力量,才能走出历史的阴影,走出自己的思想隧道,黄帅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名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编辑,黄帅回归普通人的生活,证明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清明与常态。历史已经翻过了一页。当人们偶尔想起这位昔日的“偶像”,更多的是出于久违的关切与好奇。毕竟黄帅与我们度过了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年代。荒诞中也有让人值得记住的美好。

  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一本名为《黄帅心语》的散文集,让沉寂了三十多年的黄帅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不过,这不是一本自传,没有触碰那段心酸往事。

  据黄帅的大学同学介绍,几年前黄帅又重新回到日本,与一直在那里工作的丈夫团聚。在查出患上不治之症后黄帅选择回国治病,可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全都回天乏术。

  

  2017年12月10日,这个昔日被人们封为“反潮流小英雄”的黄帅在朝阳医院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回想当年发生的事件,可能在她的心中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那个批评她的老师却一直记着这个事情,时至今日那个老师都在深深的自责当中。

  他时常批评自己,当年还是太过年轻,采取的方式更是有违师德。

  黄帅在世时说过,因为当年写的日记才引来了“反潮流小英雄”事件,如今依旧还是依旧把自己心里的主见和观点写在日记里,并且还出版了属于自己的《黄帅心语》,这本书中,记录了黄帅的各种生活,并且还有对生活的态度。

  

  当黄帅在遇到他人面对不公时,她是一个敢于用笔记录下来并予以评价的勇士。在自己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也会大胆站出来,用正确的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黄帅这样的事情,虽然在今天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了,但不同形式的霸凌依然在学校里滋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会像黄帅那样,做一个见义勇为的少年。

上一篇:一路烦花四部网文,各个都是经典,最爱《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下一篇:原创12岁便随驾出巡,让康熙厚爱10年的十三子胤祥,到底因何失宠了?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