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外国人少是有原因的”:从26岁牧师娶了80岁贵妇说起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一个严肃的历史问题——欧洲人生孩子的积极性。不过,为了方便理解,切入角度还是要有趣一些的。
![]()
“外国人少是有原因的”——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网络梗,一般情况下,看到某个外国人“作死”的视频后,大家往往感慨这么一句。但是说实话,“外国”这个标签不太适合,印度也是属于外国啊,你能说它人少?
这个梗应该这么理解才准确:欧洲人少是有原因的。
先不聊这个梗,根据各种新闻报道,大家都知道现在欧洲面临着严重的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各种头疼。说欧洲人少是有点调侃了,但生育率不高是实实在在的。
今天,我们就先从一则八卦新闻说起。
![]()
英国历史学家罗伊·波特,在聊到17、18世纪欧洲婚姻的话题时,举例子说明了很多人结婚根本不是因为爱情。罗伊·波特列出了两则报纸新闻:“圣阿瑟夫的主教大人,同拥有3万英镑的奥雷尔小姐结婚”、“约克的牧师罗杰·韦恩德先生(约26岁),同林肯郡一位超过80岁的女士结婚,他将因此获得8000英镑现金,可以终身享用的300英镑年金和一辆四马大车”。
很明显,那位26岁的牧师,通过和贵妇人结婚,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这位80多岁的贵妇人,则通过和神职人员结婚,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以及更好的名声——年龄差距如此之大的婚姻,实际上是双赢。
“在任何地区,嫁妆都是个问题,对女儿过多的父亲们——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贝内特先生——来说,更是如此。”
上面这句话,出自《企鹅欧洲史6》,关于18世纪欧洲婚姻的章节中。在影响欧洲人口增长的诸多因素中,除了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原因,生育率也非常关键。
也就是说,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欧洲人生孩子的积极性一直都不高。
![]()
麦哲伦
这事儿,还要先从嫁妆说起。从中世纪开始,欧洲人结婚的时候,女方都要准备丰厚的嫁妆才行——尤其是贵族。
很明显,那时候的欧洲人也讲究门当户对,女儿不能嫁给地位差距太大的人。所以,你要准备的嫁妆,也不能太寒酸。更重要的是,在欧洲,女儿也可以合法分到一部分父母的财产——如果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分割遗产,女儿和儿子有同样的继承权。
但是,当女儿嫁出去之后,就不能再继承父母的遗产了。这意味着什么?为了公平,父母就要准备一大笔嫁妆。举个例子,麦哲伦最初到达西班牙的时候,穷困潦倒。后来他追求一个名叫彼脱利兹的女子——她是当时塞维利亚要塞司令迪奥古·巴尔波查的女儿,地位很高。
麦哲伦很快就结婚了,彼脱利兹带来了60万马勒威迪的嫁妆,在当时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了。可以想象,大贵族嫁女儿,嫁妆会更加丰厚,划一块领地陪嫁,在欧洲是常有的事情。
对于手头不太宽裕的父亲,如果女儿多,那就头疼了。
![]()
贵族和修女
所以,很多女孩才十多岁的年龄,就被父母送到了女修道院。18世纪中期,欧洲至少有1.5万家男修道院和1万家女修道院,容纳了约25万人。
乔叟笔下记录了一位名叫艾格伦蒂娜的女修道院院长,她进入修道院的时候,家里还有两个未婚的姐妹,再加上一个爱花钱的兄弟——艾格伦蒂娜的父亲意识到要准备三份嫁妆,是非常吃力的事情。
所以,他决定把十岁出头的小女儿艾格伦蒂娜,送到女修道院。在当时,把女儿送到修道院也必须准备一份“嫁妆”,不同的修道院数量不同,但肯定要比真正的嫁妆少很多。艾格伦蒂娜进入修道院所带去的,换算过来大概有200英镑——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但是,一旦进入女修道院,绝大多数人就不会再有生育的机会,这肯定极大的影响了欧洲的人口增长。
17、18世纪的欧洲很多地区,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对夫妻无法独立养家糊口,就不应该结婚。
这种观念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欧洲西北部地区,有10%至15%的女性一直保持独身。18世纪的英国,各地25岁-29岁的女性独身比例超过20%,终身不婚者也比比皆是。所以,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女性,干脆就不结婚了——反正教会一直支持婚姻自由,当时长辈们没有“催婚”的习惯。
从大的历史趋势上说,黑死病大爆发之后,欧洲的人口开始复苏,到16世纪迎来了大爆发。但实际上,这个大爆发也是相对而言的,至少从18世纪的情况来看,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生育率并不高。
因为宗教的影响,欧洲人对婚姻是非常重视的,非婚生子并不普遍。
![]()
影视剧中的女佣
经常看欧美影视剧的,一定对私生子这个概念不陌生。私生子是非常尴尬的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无法继承父亲的财产,甚至身份地位都比普通人更加卑微。著名的达·芬奇就是私生子,从小只能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且因为身份问题无法子承父业进入公证员行业。
所以,虽然电视剧里满地都是私生子,但实际情况没这么夸张。
最后再说一点,13世纪之后,欧洲很多晚婚甚至终身未婚的女性,完全有办法养活自己。女性可以很小就找到工作,放牧、挤奶,或者到有钱人家当女佣。不断发展的城市中,有更多的工作机会——等存了钱之后再考虑婚姻问题,很普遍。
年轻女性选择工作,自然会推迟结婚生育。18世纪末的英格兰,人们的平均婚龄是24.5岁至26.5岁,绝对算是晚婚了。
很多因素导致了欧洲人的生育率无法快速增长,生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
因此,除了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原因,不愿意多生孩子,也是“欧洲人少”一大原因。
上一篇:《一寸相思》提前23集开启超前点播,这是什么操作?
下一篇:《镜·双城》《民调局异闻录》《大话之少年游》等表现各如何?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