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究竟是什么样的?带你看日本武士的详细内容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我们在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或者资料当中都可以看到许多的日本军官佩戴着一把日本刀,他们喜欢找中国会武术、会刀剑的人切磋武艺。也经常看到日本父子穿上一套专用的盔甲拿着竹制的武士刀进行比拼,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切腹自尽的传统。似乎在我们的认知里面日本武士很是神秘,其中不乏一些忍者、浪人这样的传说。日本武士的武士道精神一直以来也是被世人们所争论和诟病。

  日本武士其实没有那么的神秘,他们的起源很普通,地位也没有那么高。在历史的发展当中恰逢日本混乱,政治割据兴起。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武士的发展,日本武士的切腹自尽又是什么情况?

  一、日本武士的起源

  1.日本武士和武士道的起源

  日本武士起源于日本的平安时代,大概是在公元九世纪中期的时候。九世纪初期的大革化导致了日本的中央集权的衰落,此时日本各地兴起了大大小小的庄园,庄园主为了安全开始训练庄园的农民 ,后来将这些农民集中起来组成了武士团,类似于“庄园保安队 ” 。这个时候的武士与庄园主人是严格的主仆关系,这些武士团就是主人的“私人武装”,中央集权衰落导致地方势力崛起,利用私人武装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随着这种私人武装出现的愈发频繁,他们也开始向正规化进行发展,逐渐的成为一种成熟的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

  日本武士起初就是侍卫、仆从,是地方领主培养的守卫自己领地、财产的家奴。到了十世纪的时候,日本的朝廷已经无力镇压地方的反叛势力了,于是他们开始借助各地的武士团体的力量进行镇压,因此武士也就得到了中央的承认和肯定,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日本的武士阶级正式形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发源于日本的镰仓幕府,但是那个时候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并没有发展成型。后来经过吸收来自中国的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逐步的发展成型。日本的武士道开始倡导忠义、廉耻、名誉。但是作为日本封建幕府时代的政治产物的武士道,统治阶级附属下的日本武士始终无法接触到儒家和佛家的真谛,这个时候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对武士道进行了思想的补充。

  2.日本武士集团的壮大

  十二世纪的日本贵族阶级的地位持续下降,已经基本丧失了对于政治的支配权,地方割据势力崛起,拥有军事实力的贵族成为新兴地方势力。随着日本的皇室和藤原氏(日本的一个贵族)的斗争愈发的激烈,新兴的武士集团开始初露锋芒,走向了政治的舞台。日本武士的崛起和日本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势力的崛起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地方势力之间的领地之争激烈,斗争也愈发的频繁使得对于武士、武力的需求更加的迫切。一部分的农民就被武装起来成为武士,后来武士又完全脱离农民的身份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使得武士阶级的力量不断的壮大。

  随着战争的到来,武士们不断地被召集和调动参加各种各样的战斗,武士集团的实力和精神意志也在实战中得以磨练。频繁的调动召集使得武士们开始出现了抱团的趋势,他们开始簇拥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人(具有不错的社会地位,高超的武艺和灵活的头脑)。这样一来武士就开始逐渐脱离地主的控制,以独立的身份成为社会中的一个阶层。最终社会上的武士集中到源氏和平氏两大家族之下。

  武士集团的结合有家族和宗主两种关系,他们以严格纪律和绝对服从,以尽忠、献身等作为所谓的“武士道 精神”不断提升团体的实力和影响力。

  二、日很武士的状态和思想

  1.日本武士的社会状况

  日本的武士阶级形成并且壮大之后以德川幕藩制划分内部的地位,从上而下,以统治阶级的将军、大名为代表的高级武士到以足轻(步卒)为代表的低级武士。他们是和士农工商并列的一种职业、一种社会阶级。

  但是日本武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光辉,也没有那么高尚的社会地位。日本武士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始终没有谋求独立的更高的地位,比如像洪秀全那样自主的政权,而是从庄园地主手里脱离出来立马又集体依附于贵族之下。虽然表面上他们是社会主要的力量,他们依附的贵族也是武士,但是整个武士集团的地位差距比较的悬殊,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差距也比较悬殊。武士集团实际上就是贵族手下的兵,被贵族利用实现自己的政治追求。

  因为在武士发展的初期武士脱离了农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职业,所以占据武士集团大部分的中下级小武士就没有活下去的能力,他们没有土地不会农务只能依附于有钱有势的主人勉强混口饭吃,所以他们的生活基本上穷困潦倒,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如果这些低级武士不小心犯了错误被主人开除了,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主人进行大裁员,那么失去工作的这些武士就会挺而周线成为四处游荡的打手,为黑社会势力作战。这些人有一个很酷的名字叫“浪人”。我们现在觉得“浪人”酷,实际上不是的,浪人并非是惩奸除恶的人,他们只是被逼无奈无法生存下去从而铤而走险的底层武士。“浪人”是日本社会最主要的不安因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且因为自身遭遇成为“浪人”的落魄武士对社会充满了仇恨对战争充满野心。

  总结下来就是大部分日本武士基本上生活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成为问题。当走投无路的时候这些日本武士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没有底线。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被大部分的社会人士所看不起,但不同的是他们掌握着很大的力量,并不像贫民一样社会地位低还只能被欺负,这些武士可以做一些暴力的反抗,但是并不能撼动贵族阶级的地位也不能提高武士的地位。

  2.日本武士的思想

  日本武士的根本思想是从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家吸收而来的,所以武士道核心崇尚的是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对于武士来说尤其看重忠诚和名誉,在他们看来对于上级的忠诚比自己性命比一切都重要而自己的名誉更是自己活着的一切,如果名誉受损要么竭尽全力挽回名誉,要么引咎切腹自尽。所以在日本高级的武士当中进才可以看到他们闭门禅修,学习思想和修为。高层武士的道德素养和哲学修为比较的高。日本武士在对决之前必须遵照礼节,即使是在混乱的战场之上也要以礼相待公平对决。对于武士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完成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这是在日本武士思想中排名第一的,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也不过是来驱动完成任务的,如果死亡可以作为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那在所不惜。

  但是日本武士发展初期并没有接触到完善的、优秀的儒释道思想,因此在后来的发展阶段导致日本武士思想的弊端性也比较的明显。日本武士的君臣戒律严格,即使“君不君”也不能“臣不臣”,意思是就算你的君主荒淫无道你也得无条件支持他,这与儒家《礼记》说的:“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在这点上武士思想和儒家出入比较大,也因此使得武士在很多时候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比如战争失败切腹自尽,比如神风敢死队之类的。日本武士崇尚武力、崇尚杀戮,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就进行带血的训练,从小动物开始到死刑犯。武士思想催生出日本武士的冷血、无情与残酷。

  总结:日本武士起源于日本的混乱时期,也趁着混乱发展壮大成为日本社会的一大力量、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但是总体上来说日本的武士远没有他们自己宣扬的那么高尚,也没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大部分武士还是在底层求生存甚至是被迫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他们崇尚武力对战争有着狂热的追求,在日本的古代是社会不安和动荡的一大因素。日本武士的主要思想以儒释道为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分叉,导致了很多的日本武士比较极端。

  举报/反馈

上一篇:5本高人气无限位面穿梭流小说,主角穿越诸天万界,成就至尊!
下一篇:《太荒吞天诀》不过瘾,这些小说同样不可小觑,承包不眠夜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