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六年,感恩有你!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相遇六年,

  感恩有你!

  2022年11月22日,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6岁啦!

  黄叶翩,霜露漫,

  时光前行中,

  又与11月22日邂逅,

  再次驻足这一天,

  与你同庆这荣光时刻。

  生日快乐!

  你好,生态环境部!

  “各位亲,初来乍到,请多关照。”2016年11月22日,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平台——“环保部发布”微博、微信正式开通上线,故事由此开始。

  图片

  “您好,我们共粉吧!”

  “环境人关心环保,给环保部官博粉儿一个。”

  “敢开微博,欣赏你的勇气。”

  “官博加油,辟谣信息发布靠你了。”

  “期待快速成长,加油!”

  ......

  一声声问候,收获了粉丝的无数支持和鼓励。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第一年,当时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大气十条’等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也在深入推进,环境质量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回忆,“2016年秋冬季,京津冀等国家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地区经常被雾霾笼罩,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当时环境质量压力非常之大,生态环境的舆论形势也是空前的严峻复杂。”

  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在公众面前积极亮相。

  365天×6,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已成立整整6年。

  6年来,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立足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定位,用心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为公众提供及时、权威的生态环境信息。

  2017年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建立,69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生态环境领域的所有工作信息及社会热点问题。指导督促31个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形成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合力。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生态环境部组建。3月22日,“环保部发布”正式更名为“生态环境部”,继续作为生态环境部政务权威平台发声。

  图片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和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6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注目下,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平台一步步成长、壮大——头条号、人民号、百家号、央视号、新浪看点、知乎、抖音等新媒体账号相继开通,“两微十一号”的发布阵仗迅速搭建,生态环境部的身影、声音无处不在,多平台同频共振,精彩不断!

  图片

  6年来,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的兄弟姐妹也越来越多!

  2017年12月28日,全国338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生态环境部门全部开通微博和微信账号,全国环保系统新媒体矩阵初步建立。

  多年来,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用“新”记录生态环保“大事记”,一幅幅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壮丽画卷徐徐展开。

  ■ ■ ■

  聚力攻坚,破浪前行

  时间的刻度清晰记录着奋斗者的足迹。

  2020年年初,一个注定被记录的历史时刻。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与全国人民共克时艰,率先启动抗击疫情宣传报道应急响应,开设战“疫”前线、战“疫”中的环保人栏目,及时发布疫情防控、医疗废物处置信息,数百篇系列文章讲述战“疫”中的环保故事,政务媒体担当义不容辞。

  时光前行,在党的二十大、建党100周年等国家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两微十一号”合力同向,采用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信息的快速发布、多元呈现与规模集纳。

  “更快捷、更全面、更方便阅读了!”公众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

  历史于时序更迭中前行,梦想在砥砺奋进中实现。

  多年来,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与全国生态环保人一起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用“新”记录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奋斗历程,也见证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成效。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的逐步完善,推动解决社会公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成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权威发声平台,微信平台造就了多篇10万+。

  图片

  自2017年起,生态环境部开始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推动六五环境日成为社会认知度最高、参与度最广的环保节日。抖音平台“六五环境日”话题阅读量一度达到57.2亿。

  积极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被媒体称为“公民十条”。2019-2022年共推选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399名、十佳公众参与案例43个、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21家。2019-2022年,累计聘请39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微博平台“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话题阅读量高达10亿。

  “山更清、水更绿,让中国更美丽……”创作推出六五环境日主题歌《让中国更美丽》《环保人之歌》,引发系统内外人员积极传唱。萌萌的生态环境保护吉祥物“小山”“小水”激发公众爱护自然山水的人文情怀。

  为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部连续多年围绕生态文学举办座谈会和论坛,已开展五届“大地文心”征文活动,组织作家赴山西、四川、青海、辽宁、云南等地采风。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呈现了不少作家们的采风作品,成为生机盎然的生态文化园地。

  ■ ■ ■

  未来,我们继续见证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图片

  2021年10月11日-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我国云南昆明顺利召开,为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微博话题“COP15”阅读量高达9.5亿。

  6年,2100多个日夜,生态环境部“两微十一号”步履不停,初心不忘,为大家提供及时、权威的生态环境信息,与大家共同见证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真实展现了社会各界携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场景。

  在生态环境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在融合创新中彰显社会责任,用心坚守,搭建起舆论引导和政策解读、政府与群众沟通互动的新平台,成为生态环境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

  以新媒体的速度一路奔跑,以新时代的力量勇担责任。作为生态环境信息的第一发声阵地,生态环境部“两微十一号”迸发出了新媒体的强大活力,推出了诸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让网络空间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也让生态环保“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开通的“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司局长访谈”“从这里看见美丽中国”“非凡十年·我的环保故事”“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铁军风采”“排污口监督管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例行新闻发布”等重要专栏和话题,受到了公众的持续关注。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微博、微信已发布稿件5.2万+篇,粉丝数达到355万+。

  时间,是忠实的见证者,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

  2019年,生态环境部微博、微信获评人民网“国务院机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二十强”榜单第二名;

  2020年,生态环境部新媒体运营团队获选中央网信办“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2021年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入选中央网信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

  用心书写生态文明宣传答卷,是回答,更是践行。

  用“新”记录,我们一直在线!

  乘风破浪,勇立潮头。2022年11月22日,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我们继续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篇章,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蓝图终将实现,让我们继续见证!

  ■ ■ ■

  -END-

上一篇:正史中的纪晓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别被电视剧骗了
下一篇:星环匠心,打造国产基础软件的未来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