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二字原来含贬义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彰显了一个高洁的隐者不随流俗的情怀;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露出一个狂傲的侠士恃才放旷的风流;毛泽东也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展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乐观豪迈的气度……

  “折腰”二字,即屈身侍奉之意,独在《沁园春》里,引申为膜拜献身的含义,多用于展现人物正直坚韧的形象,存浩然正气,语境是褒义的。但它最早的出处是在《后汉书》的《梁冀传》,由“折腰步”演化而来,且含贬义。

  史载汉朝的梁冀的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后遂以“折腰步”指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亦省作“折步”、“折腰”。

  梁冀是汉桓帝时期的大将军,他的妻子孙寿也被封为襄城君,享受襄城和阳翟两县的租赋,每年收入共五千万,加赐赤色印绶,跟长公主相等。孙寿姿色甚美,善于装出一副妖里妖气的样子,把眉毛画得又扁又细,两颊淡抹着像有泪痕的粉妆,发髻偏垂,扭腰作态,双脚似不能支撑体重,扮出一脸巧笑以媚惑梁冀。梁冀非常宠她,也很怕她。

  在后来的《搜神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称整个京都城都在仿效孙寿的“美态”。但是“到延熹二年,冀举宗合诛”,大概是因为梁冀显贵而不知收敛,得意忘形,惹祸上身。也许是“红颜祸水”亦未可知。

  为博取男子宠爱,自取“折腰步”“龋齿笑”的病态之美来惹人怜爱,大有“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之意,以至于灭族,止增笑耳!

  举报/反馈

上一篇:快穿文:《快穿之女配太妖娆》体验无限种精彩的世界,等你来畅游
下一篇:葡萄牙VS加纳,非洲黑马初露锋芒,C罗或遇开门黑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