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混乱与迷茫:青少年剧走向哪里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原标题:性、混乱与迷茫:青少年剧走向哪里

  别怕,你不是一个人。

  橄榄球队的硬汉球员、变性的女孩、肥胖的青少年……Netflix新剧《心跳漏一拍》和HBO剧《亢奋》的主角团里都有以上设计,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完全不同。

  《心跳漏一拍》中的变性女孩刚刚朦胧地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最好的朋友。而《亢奋》里的变性女孩早已在社交软件上频繁地约男生,认为“征服男人也就是征服了女性化”。这注定了它们不同的分级,但在剧集的分类里,它们统一被称为“Teen Drama”,即主角均为未成年人的青少年剧。

  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中国观众,对青少年剧并不陌生,2007年播出的美剧《绯闻女孩》就是其中的典型。在该剧首播的15年后,青少年剧有了足够丰富的样本:有严肃讨论性的《性教育自修室》,有以儿童为主角的科幻惊悚故事《怪奇物语》,以及不回避社交媒体对00后影响的《亢奋》。

  十几年里,剧集的播出渠道从电视台转移到了流媒体,青少年的表达方式也早已不同。但无论表达形式和讨论重点如何变化,青少年剧始终以其统一的命题吸引着未成年、乃至30岁以下的观众们:

  在混乱的未成年期,无论你有多么疯狂和阴暗的想法,有多么失败和羞耻的经历,你都不是一个人。

  “每一个父母的噩梦”

  “每一个父母的噩梦”,是《绯闻女孩》首播时的宣传语之一。而剧中泛滥的床戏和吻戏,最终也确实成为了一部分父母们真实的“噩梦”。

  《绯闻女孩》

  与《绯闻女孩》同一年播出的英剧《皮囊》,虽然影响力略逊一筹,但仍然是青少年剧里另一座高山。被定为限制级让它得以更大胆的呈现床戏、吻戏、出轨、药物滥用、自杀等场面,每两季就会有未成年主角以死亡划下沉重的句号。

  《皮囊》

  《皮囊》和《绯闻女孩》为青少年剧锚定了坐标系的两轴:一方的色调更为真实,其中不乏消极、颓废、沉重、迷茫,另一方则常把主角设计为高阶层人士,整体是明亮而梦幻的。无论是何种路径,剧中的青少年们都在高调地彰显着自己的不平凡。

  两部剧的流行,乘上了媒介变化的东风。2007年,博客盛行,第一代Iphone正式发售。全世界被互联网覆盖的90后,都能熟练地找到这些剧集,并在网络社区里进行交流。外媒曾把《绯闻女孩》称为“tumblr时代走红的第一部剧”,而在tumblr观看和讨论《皮囊》也是美国成千上万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

  《怪奇物语》

  从看似限制级的“性”来展开,它想要讲述的仍然是青少年的懵懂、迷茫,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未知和恐惧。它借由男主的理性和科学主义,呈现的是这样一种理念:任何事情,无论多么尴尬或复杂,都可以通过与人交谈来解决。

  Netflix的对手HBO则在这一年推出了《亢奋》。这部剧的主角是与毒瘾抗争的女孩,表现上更接近《皮囊》的消极和颓废,而在这部剧中,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渗透更为严重了。

  《亢奋》中的台词

  “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保持注意力的事了。”一个角色曾经这样说道。他们通过社交媒体自我发泄,也被社交媒体流传的“建议”淹没。

  社交媒体无疑塑造了这一代青少年的新生活,而这一代父母们,也有了新的噩梦。

  悬浮的剧,演给悬浮的青少年

  从被家长们投诉的《绯闻女孩》,到“可以和家人一起看”的《心跳漏一拍》,无论是“限制级”还是纯情,它们都有着相似的内核:青少年在与外界的剧烈碰撞中确认自我的过程。

  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偶尔会助长“羞耻感”,并且往往是以“正确”的姿态出现。《亢奋》第二季中有这么一段,胖女孩凯特“厌恶自己,但她不能说,因为现在全世界都在鼓励爱自己”。在剧中,一群美丽、前凸后翘的女孩围着她大喊“爱自己!”这种“正确”让她的“厌恶”成了一种“羞耻”。

  导演在解读这段时说:“这是一种呈现社交媒体令人窒息的特质的有趣方式。我觉得人们一直以来都是在给没有要求建议的人提供建议,我认为不被听见、不被重视个人感受的经历,是更为庞大的挣扎。”

  青少年想要被听见,却拙于表达。《亢奋》中设计了许多这种戏剧化桥段,对导演而言这是对一些敏感话题的处理方式。“我想做一些不太依赖角色谈论他们的感受的事情,因为年轻时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极致的视觉烘托是他们的手段之一,为了呈现其色彩质感,《亢奋》导演甚至让柯达重启了一条胶片的生产线,用胶片来拍摄,模仿剧中角色妆容的“亢奋妆”也一路从Tiktok火到小红书。

  《青春王室》中的王子

  尽管从《绯闻女孩》到《亢奋》,对青春剧“悬浮”的指责从未停息,但青少年的生活本身,或许就是“悬浮”的。

  《纽约客》曾在一篇《绯闻女孩》的剧评中写道:“儿童是本能的享乐主义,青春期则是品尝正当的自私和无知的最后一口美味。阴影落下之前,光线最为金黄。”

  没有“羞耻”,只剩“叛逆”

  青少年剧的全球浪潮里,中国观众并未缺席。

  但我们的青少年剧在这场浪潮中,却是缺席的。而我们有给儿童看的剧,有给成年人看的剧,却似乎唯独不生产给青少年看的剧。

  国外从《绯闻女孩》到《亢奋》,国内则是仙侠玄幻到古偶。多位制片人曾向毒眸提起,玄幻剧的目标受众是青少年,这也是这些剧总在寒暑假播出的原因。

  男生在玄幻剧里,体会“天选之人”打怪升级的爽快。男主角常背负着重要使命,并在寻找和实现这一使命的过程中集结起一群伙伴,冒险、杀敌。女生在玄幻剧里,体会矢志不渝、乃至“轮回三生三世”的极致情感,这里不仅有相互扶持的伙伴,也有喝忘情水都截不掉的爱恋。

  如果青少年想在现代剧里做主角,那这部剧多半需要和教育挂钩。《小别离》和《小欢喜》中集中呈现了三组家庭,三组家庭的小孩也有“革命友谊”,但日常交流的内容还是离不开家庭和学习,虽然观众可以嗑孩子们之间的“CP”,剧却都不能点出来。

  此外就是青春题材网剧,如《风犬少年的天空》《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几部高口碑青春剧。不过,这些青春剧的背景设定往往蒙上了“怀旧色彩”,我们没法看到如今成为生活一部分的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了青少年,而他们的爱情也往往要等到成年后才能修成正果。

  《穿越火线》是唯一一部从电竞视角写青少年故事的,但吴磊饰演的电竞少年仍需要设定成19岁,刚好越过18岁。就像前几年,都市成熟女性都需要把年龄卡在29岁一样。

  玄幻剧,教育剧,青春剧,由此构成了《羞耻》《亢奋》平替。激烈的感情交由玄幻剧,占比较高的校园内容交给教育剧,朦胧的爱情和现实的友情交给青春剧。

  文 | 符琼尹

  责任编辑:

上一篇:无敌流玄幻小说,碾压《七界剑皇》,超越《万道龙皇》
下一篇:她是中国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才貌双全却最终沦为玩物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