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这些融媒体产品为何能获奖?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近日,人民网组织评选出2022年5至6月人民日报融媒体工作室优秀产品。这些产品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策划制作,创意多元、素材丰富,主题厚重而不失趣味,表达权威又鲜活生动,充分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实现优质内容的高效传播,通过精益求精的融合创新,让正能量赢得大流量。

  今天,研究事儿将所有获奖作品进行汇编整理,分享给大家。

  2022年5-6月

  人民日报社融媒体工作室优秀产品

  1

  天空日记:3000多张照片记录8年蓝天之增

  一等奖

  2

  古乐新声越千年

  二等奖

  3

  在你心中,中国少年是什么模样?

  4

  “青春正好 不负韶华”双语系列视频

  5

  “金台访谈录之青年向上”系列融媒体评论

  三等奖

  6

  美国的敌人,到底是谁?

  7

  采访本上的中国力量

  8

  我眼中青春最好的样子

  9

  关注弱势人群 推动社会减少歧视

  ——阳性感染者追踪系列报道

  10

  一图读懂《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基本内容

  11

  关注典型人物 诠释“人民至上”

  ——方舱高龄老人系列报道

  天空日记:3000多张照片记录8年蓝天之增

  蓝蓝天工作室

  这件作品选题来自于人民日报文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感人案例——石家庄老人王汝春坚持8年每天早上拍摄同一片天空,蓝天照一年比一年多。视频以小切口制作,实现多层次、立体化、排浪式传播效果。

  古乐新声越千年

  文化时间工作室

  该视频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推出,所呈现的是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用9种中国古乐器,全新演绎《孤勇者》这一当今青少年喜爱的曲目,古风乐曲清新典雅,得到受众热烈点赞。人民网及时配发评论,微博、微信加大传播力度。该作品古为今用,创新表达,有效激发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在你心中,中国少年是什么模样?

  半亩方塘工作室

  这部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制作的“海报+MV”作品,作者从“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出发,把英文单词“Children”的8个字母拆分为Confidence(自信)、Happiness(快乐)等8个单词,准确地找到8个与此内容最符合的杰出少年,呈现当代中国少年向上向善的可爱精神风貌,让少年一代深受鼓舞,让老一辈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心。

  “青春正好 不负韶华”双语系列视频

  零时差工作室

  作品包括10集双语纪录片和22张海报,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推出,旨在展示中国青年对五四精神的传承。视频挑选高铁列车长、致富带头人、“大国重器”研发人员、京剧传人等一线中国青年优秀代表,讲述其刻苦奋斗、勇敢追梦的故事,时代色彩浓郁,青春气息强烈。

  “金台访谈录之青年向上”系列融媒体评论

  思聊工作室

  本产品是为庆祝五四青年节而制作的,采用了1期预告、1期混剪、4期正片的“套餐”形式。作品选择视频拍摄对象优中选优,从30人的大名单中最后选取冬奥冠军高亭宇、“北京面人郎”传承人郎佳子彧、星空摄影师叶梓颐、做外卖骑手的退伍兵高丰等4人,他们不仅有好故事,而且有很强的精神力量,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成长的理解、对青春的体悟,对青年受众有感染力、感召力。

  美国的敌人,到底是谁?

  一秒世界工作室

  短视频以人民日报钟声文章为支撑,让核心观点“显而不浅”“深而不涩”。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频频将中国设为“假想敌”,本报刊发数篇钟声文章回击。本作品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内容,如美国一些知名学者的反驳等集中呈现。在1分35秒的时长里,灵活运用图片、音频、视频、解说等多种形式,有效传播了中国观点、中国主张。

  采访本上的中国力量

  智观天下工作室

  在5月10日第六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该视频通过重新梳理采访本上的记录内容,畅谈中国品牌的“三个转变”,讲述采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中国品牌故事,彰显中国力量。作品角度独特,记者以自身亲历讲述经济发展的故事,有较强说服力,引发网友对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的热情讨论。

  我眼中青春最好的样子

  哨声体育工作室

  本作品在五四青年节当天推出,制作者邀请隋文静、韩聪、武大靖、任子威、高亭宇五位冬奥会冠军讲述他们的青春奋斗故事。视频从第一秒开始就引人入胜,片尾运动员说出的话——“这是我们眼中青春最好的样子,你们呢?”——更是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大大增加了作品的亲和力。视频采用Vlog记录与TED演讲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昂扬向上的基调,感染了千万网民。

  关注弱势人群 推动社会减少歧视

  ——阳性感染者追踪系列报道

  大江东工作室

  “社会关注热点+典型人物故事”是这组系列报道抓住读者眼球的关键。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江东工作室主动作为,在全网率先关注阳性感染者及“复阳”人群就业受歧视等问题。通过采访“复阳”者和权威专家、学者,发表《大江东|我们拨通了100位“复阳”者电话……》《大江东|阳性康复者求职难,能否从科学和法律寻求破解之道》等系列报道,受到广泛转载并引发社会讨论,对推动上海和全国出台一系列关于保障新冠感染者及“复阳”人员权益、坚决禁止就业歧视的相关意见和措施,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一图读懂《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基本内容

  言之有理工作室

  这个图表式作品,是以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基础制作的。作品对权威理论文章梳理得当,并通过图表清晰呈现,有利于读者阅读和把握主要内容。

  关注典型人物 诠释“人民至上”

  ——方舱高龄老人系列报道

  大江东工作室

  

  (视频截图)

  方舱中的两位高龄老人,一位94岁,一位108岁,都参加过抗美援朝,又都在上海因感染新冠肺炎入住方舱医院。大江东工作室敏锐地发现人物的共性与典型性,以“70年前同框,而今再赢抗疫这一仗”为主题,组织音视频及图文系列报道,反映上海人民勇敢迎接挑战、奋力夺取抗疫胜利的伟大精神,也通过医护人员对两位老人无微不至的救护,展现了人民群众崇尚英雄的良好风尚。

  来 源:人民日报社研究部

  作 者:苏长虹

  编 辑:徐杭燕 刘睿

  核 校:夏康健

上一篇:糙汉文,强推阮笙绿《怦然心动》和南北《他与爱同罪》,超精彩
下一篇:《无上神帝》:万年仙王将神器收入灵识深处,开始了各种逆袭之路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