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怎么理解?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小编的最大动力!

  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冲气”、“和”是怎么理解的呢?小编认为,“和”是目的,是结果,是状态,是“和谐、平衡、均衡、和平”的意思,那这“冲气”就是实现“和”的过程,“冲气”就是“调和、中和”的一个过程,冲气就是“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比如说,食草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捕猎食草动物是一种“冲气”,使生态保持平衡。打雷闪电是一种“冲气”,是大气中携带正负电荷的云层电荷中和的过程。刮风下雨也是一种“冲气”,使气压气候保持平衡。男女房中之事也是一种“冲气”,雄雌动物交配也是一种冲气,都是阴阳调和的一个过程。人体发烧也是一种“冲气”,是身体升温烧死病毒的本然反应。家庭夫妻吵架也是一种冲气,是双方矛盾爆发释放的过程。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是一种“冲气”,是强国与弱国之间冲突的过程。

  其实这四十二章和七十七章的呼应:

  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因此,“和”是一种必然结果,是最终状态,那这“冲气”也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这“冲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温和的,一种是激烈的。前者是无害的,后者是有害的。而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前者是“天之道”,后者是“人之道”。所以,想实现温和的“冲气”,避免惨烈的“冲气”,就必须实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比如,穷人家少生几个孩子,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一家人的日子也不会那么苦。富人多做点慈善,也可以缓解穷人“仇富”的心态,避免“劫富济贫”的事情发生。国家对富人多征税,用税收来补贴穷人学生的教育学费,防止穷人因没钱读不起书,这样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国家会变得更强大。

  好了,您对此有什么意见呢?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相关阅读:

  道德经:孔子贵仁,老子“不仁”,谁的境界高?

  秦朝后中国拿得出手的三个朝代,建国都离不开道家的辅佐

  老子为什么要写下道德经?老子传的是什么道?

  道德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记住这句话就不会轻易上当吃亏

  九阴真经与道德经:为什么大家都想要九阴真经,却忽视道德经

  举报/反馈

上一篇:武则天第一次宠幸和尚后,为何激动到难以自拔?原因竟这么现实
下一篇:越是艰难,越是要在努力中改变自己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