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奋斗,不青春!这就是滨州公安的青春模Young!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青春有很多种样子

  但是在滨州警营

  青春的样子就是英姿飒爽

  青春的气质就是热血担当

  青春的口号就是:

  担起时代之责,

  不负人民之托!

  看,这就是滨州公安的青春模Young!

  王晓静:禁毒沙场许芳华

  35岁的王晓静毕业于山东警察学院,侦查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现任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她始终奋战在禁毒一线,以精湛的专业能力、钻研的学习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展现出当代缉毒女警的不平凡风采。因业务素质过硬、表现优异,她作为专家能手受邀参加《毒品案件执法办案操作实务指南》编制工作,先后被聘用为齐鲁公安英才库标兵型人才、公安专业类兼职教官、鲁警E法通首批答疑专家,并多次荣获省市级表彰奖励。

  她说:勇者无畏虎山行,少年不负青云志。

  初心不忘忠魂铸,报国常怀赤子情。

  王金龙:我在打击犯罪第一线

  刑警什么样?一次次看似轻松的出征,不知隐含着多少汗水;一次次看似寻常的抓捕,不知隐藏着多少凶险;一次次看似简单的押解,不知担负着多少未知。

  32岁的王金龙是滨州市公安局沾化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四级警长,一直在打击犯罪第一线的他对“刑警”两个字有着格外深刻的理解。2018年8月,王金龙所在的专案组到某南方小城,抓捕潜逃16年的故意杀人案件重要嫌疑人。根据抓捕方案,王金龙与另一名队员事先埋伏在房门两侧,将嫌疑人引出后两面夹击进行控制,再由其他队员配合制服。然而就在计划将要实施之际,房门却被突然打开,嫌疑人骑着一辆摩托车呼啸而出,试图逃跑。事发突然,另一侧的战友被房门阻拦无法行动,王金龙一把抓住嫌疑人的衣服借力跳上摩托车。在疯狂行驶的摩托车上用右臂死死卡住嫌疑人的颈部,一场生死较量在狭小的摩托车上展开,最终摩托车摔倒在路边,队员们一拥而上将嫌疑人制服。

  类似的经历在他从警的七年中可谓数不数胜。自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王金龙参与侦破杀人、诈骗、盗窃等重特大案件100余起,带破外地案件8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抓获逃犯50余人,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他说:五四精神已有百年之久,作为一名青年民警,我所在的刑侦战线就是最好的践行平台,我会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将五四精神传承下去。

  秦洁:埋头苦干 当好参谋助手

  秦洁,1989年出生,现任邹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秘书科科员,一级警司警衔。指挥中心秘书科作为公安局的综合办事机构,处在总揽全局、上下联络、左右平衡、内外协调的关键位置,作为秘书科的一员,秦洁自觉把一切工作放在党委的工作大局中谋划部署,始终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开展工作。他紧扣“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职责定位,当好党委的“参谋部”“智囊团”,全力做好服务机关、服务基层工作,赢得了领导认可、民警认同。2020年,共撰写领导讲话、工作报告文章180余篇,编发简报、专稿200余篇,编发信息640余篇;办理党务、政务督查和人大建议、政协提案300余件,代表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开展数据统计30余次,为加强和改进警务运行质态提供了重要依据。

  他说:我的青春就是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通过一言一行树立自身形象,维护领导和机关形象,用对文秘工作的执着和追求,谱写人生的华美乐章!

  郭立俊:怀揣初心 办好每一起案子

  郭立俊,滨州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杜店派出所民警。调入派出所之前,郭立俊在分局法制大队工作,作为“裁判员”的她审核了一起又一起案件,在派出所她又当上了“运动员”,走上了执法一线。作为所里的“新”警,她怀揣初心、扎根基层,办案子、记笔录、走手续、调证据……不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抗击疫情期间,她全身心投入在防控一线,担任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警务工作站民警,讲解政策、建立档案、指导系统,用点滴努力守护从警初心。

  她说: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的青春有穿警服的样子,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

  金亚文:用心为群众服务

  金亚文,1992年出生,毕业于山东警察学院,现为滨州市公安局北海经济开发区分局综合服务大厅民警。

  2021年4月,在集中为中学生办理身份证工作中,她了解到辖区一名年满十六周岁的村民身体残疾致使其无法行动,本人无法到服务大厅办理居民身份证,金亚文积极联系人员,组织到村民家中拍摄身份证照片,经过多次拍摄、修改,终于成功采集到符合办证条件的照片!从事窗口服务工作六年来,她就像一缕春风,真心接待每一名群众,认真办理每一项业务,为群众办理业务上万件。

  她说:每一个寸土地都需要坚守,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奉献,虽然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简单而平凡的工作,没有惊心动魄,不能声名远播,但群众的理解就是我的鲜花和掌声,群众的认可就是我的证书和奖杯。

  魏辰:星辰大海只为你

  魏辰,女,中共党员,1988年出生,曾服役于解放军空军部队,2013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滨州市公安局地方铁路分局交巡警大队科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她承担过内勤、现场交通违法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处理等工作,面对每一项全新的工作,她都勇挑重担、用心钻研,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能”女警的日常。

  2020年,为周边群众处理交通违法提供便利,铁路分局开设了非现场交通违法处理业务,魏辰作为责任民警仅用时一个月便将此项业务全面展开。7月20日窗口运行第一天,办事群众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发布到网络,展现了滨州公安窗口民警的良好形象。她坚持边干边探索,推行的“服务前移、缴费后置”,最大限度的缩短群众在窗口的停留时间,有效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她坚持从细节入手,为服务广大驾驶员和车主,保证每天上班前15分钟做好受理业务准备,坚持办理完最后一起业务才下班,在国庆、春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中,开展延时便民服务,得到了办事群众的一致认可。

  她说:坚守初心,逐梦前行,用青春和热血浇灌梦想,我们都将如星辰般闪耀。

  宋晖:警营多面手 平凡写华章

  宋晖,198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惠民县公安局何坊派出所副所长。从警11年来一直扎根基层,不管是刑事侦查、扫黑除恶、警务实战教官,还是治安防控、社区警务、小案专业队,在不同的岗位锻炼中,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勤学苦练,总结积累,逐渐成长为警营“多面手”,不忘初心,奋勇拼搏。

  千钧一发的抓捕现场、紧锣密鼓的侦查过程、稍纵即逝的视频定格……对于宋晖来说,每一个战场他都履职尽责,干得有声有色。惠民县公安局创新成立警务协作区以来,他从刑侦转战110接处警、小案侦办,快速转变角色,马不停蹄的白天,废寝忘食的夜晚,都是他对公安工作的热爱与奉献。

  他是惠民公安警营里的多面手,既是优秀的警务实战教官又是刑侦破案能手,既要组织和参与全局各种教学训练活动,又要侦办各类案件。他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为了工作,他从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却无怨无悔,始终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奔走在教育训练工作的最前沿,在基层一线千锤百炼逐渐成长为警营的尖刀利刃。

  他说:回看来时的路,我仍然有一颗少年蓬勃向上的初心。展望未来,催我奋进,我必将全力以赴,投身热爱的事业,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勇敢追逐梦想,勇敢面对挑战!

  高在汉:青春就要冲在前

  高在汉,1994年8月出生,毕业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2017年参加公安工作,曾先后在阳信县看守所、信城派出所、阳信经济开发区派出所工作,现任阳信县公安局阳信经济开发区派出所四级警长。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后,高在汉一头扎进了防控的“最前沿”,信城所是县城所,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量大,排查难度高。但他始终奋战在一线,没有请一天假,不是他没有小家,而是“舍小家顾大家”。他深知,如果有人带着病毒回来,时间越长,可能接触的人就越多,他和时间赛跑,开展拉网式排查,地毯式搜索,彻夜加班,核查高危人员信息。为了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明知前方有危险,但却毫不畏惧,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相信,警民同心,共战疫情,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他说:未来的路还长,未来的征途还充满变数,但未来的我一定不会辜负领导的嘱托、人民的信任,因为警服不容我懈怠,警徽不许我气馁!

  杨康:保持黄牛作风 下足绣花功夫

  杨康,男,34岁,现任博兴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秘书科科长兼监管大队副大队长。他的主业是搞协调、做调研、编信息、写简报、撰讲话、筹会议,常年保持“白加黑”、“五加二”的状态,无数个夜晚挑灯夜战、不眠不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秘书科那盏“常亮灯”,一直是公安局大楼的一个标记。2020年他制发文件、起草讲话、编辑简报150余件,承办会议130余场,审核公安信息500余条,在有限的数字背后,倾注着他无限的默默奉献,保障了县公安局信息调研的高效运行。

  他从警15年如一日,发扬“工匠”精神,保持“黄牛”作风,下足“绣花”功夫,干一行、精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先后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荣立三等功,多次在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中获嘉奖。

  他说:作为青年民警,我们风华正茂,肩负着公安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必须脚踏实地,不因眼前困难而踟蹰不前,不以点滴进步而沾沾自喜,主动担起肩上的责任,画好个人的“责任图”“流程图”“收获图”,坚持做新时代公安事业的“奋斗者”,在工作岗位上书写从警华章。

  陈伟:战疫路上的坚守与担当

  陈伟,1988年7月出生,现为滨州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民警。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先后参与全市疫情防控交通联防勤务、境外返滨人员联络接转勤务,2020年4月被抽调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参加专班工作,7月任市联防联控与社会稳定组综合组负责人。

  去年2月,陈伟主动请战参加全市疫情防控交通联防勤务。他和战友们“战严寒、斗风雪”,在220国道利津界卡口坚守21个昼夜,用“公安温度”守卫滨州东大门,圆满完成车辆、人员查控任务。随着境外疫情迅速蔓延,外防输入的压力骤增。3月7日,他被派往北京开展境外返滨人员联络、接转工作。他克服重重困难,主动协调边检站、首都机场畅通信息推送机制,建立起“全程专人陪护、全程体温检测、全程二级防护”的“闭环”工作模式,确保了接转工作零差错、零遗漏。为做好人员接转,他常常昼夜往返于机场、临时驻地、隔离点之间,防护服一穿就是10个小时,工作一天下来防护服里的衣服、鞋袜早已湿透。由于长时间佩戴两层医用手套,双手过敏长满了水泡,疼得难以入睡。可他却笑着说,这是北京给我最好的“战疫留念”。

  工作再累,他也不忘为归国同胞传递家乡温暖。往返机场几个来回为老人找回丢失的行李;采购防疫用品,为回国同胞送上“温情包”;为在飞机上一直不敢吃饭的留学生递上自己的工作餐…….这样的小事在他看来再普通不过,可在那些归来的游子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关键时刻,陈伟不负重托,勇敢奋战在战“疫”前沿,用“最美逆行”守护着滨州390多万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他说:不畏艰辛勇担当,夜以继日为国忙。守护家园千秋事,坚守初心谱华章!

  张梅杰:把好案件质量关

  张梅杰,男,1991年10月出生,现为市局法制支队民警。2020年10月,张梅杰从高速交警岗位调整到法制部门工作,面对新工作、新挑战,除了激动之余,更让他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法制工作是刑事司法的第一道防线,没有扎实过硬的本领是不行的。打铁还须自身硬,为了尽快适应角色,他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法制业务,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在实践中学。在案件审核工作中,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把案件质量,坚持做到案卷不看完不放手,问题不找准不放过,事情不解决不放下;在把好案件质量审核关的同时,张梅杰还和同事积极开展执法巡查、执法负面问题分析、执法质量考评等工作,发现执法隐患,找准问题症结,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管理、服务保障职能,有力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市局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法制支队作为专班成员,工作任务繁重,“5+2”,“白+黑”成为工作常态,张梅杰主动担当、兢兢业业,积极参与起草活动方案、线索汇总研判、督导问题整改等工作并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他说:以民为本,保百姓一方平安;秉公执法,扬公安浩然正气。

  温凯隆:就爱干刑警!

  温凯隆,1992年7月出生,现任高新分局刑侦大队科员、四级警长。“我就想干刑警!”2016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温凯隆一直奋战在公安刑侦一线,面对一起起疑难复杂的大要案件,面对一个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他用自己的无惧、无畏,筑起了一面平安墙,他用实绩证明了自己无愧于熠熠警徽的平安勋章。坚守刑侦一线,历经实战锤炼,遇到危险,他总是冲锋在前,奋不顾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先后摧毁恶势力团伙1个,打掉涉恶类团伙9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 80余名,破获案件100余起。出发—抓捕—出发,而今温凯隆又奔忙在反电诈一线,为破获一起较大电信诈骗案件,他与同事并肩作战,先后赴云南、广西、湖南、甘肃等多省,行程一万余里,连续出差近2个月。

  他说:有人问我,干刑警怕不怕?我的回答是,怕就不会干刑警!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为难之处显身手,我的青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毅,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坚定,坚守信念、执着事业、全心工作,我将把刑侦事业作为人生坐标奋力拼搏,为平安高新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文龙:我的青春有态度

  25岁的王文龙是无棣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警指办科员、三级警司警衔。工作两年来他认真履行职责,出色完成了新冠疫情防控及十余项安保任务。2020年初加入无棣县公安局疫情防控专班,承担涉疫情类线索的接收、梳理、核查、反馈等工作。骤雨疾驰去烟台,冒雪前行赴威海,昼夜不休往返于日照……点对点、全程不接触转接境外返棣人员50余次;参与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疫情联合督导组,不定期开展县内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他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警察就是照亮城市的光,不论身处何职,都应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疫情一线入党,此生无上光荣。我将争做一名经得起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

  张红岗:愈磨砺愈坚强

  张红岗,1996年5月出生,毕业于山东警察学院经济犯罪侦查系,2019年就职于滨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勤大队,一级警员。参加工作以来,他以青年人所特有的朝气与拼劲积极投身特巡警支队的各项工作,尤其是疫情期间,张红岗表现尤为突出,先后完成鲁北检查站执勤、市两会安保、留置勤务等诸多勤务,为抗击新冠疫情,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年1月9日,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山东疫情防控指挥部需要抽调人员前往外地成立工作组,张红岗主动请缨,成为该工作组成立以来资历最浅、年龄最小的成员。身在千里之外的异乡,海拔高、紫外线强、气温低,在室外戴口罩呼气,眉毛上都是结的冰碴,加上有的工作对象不配合不理解,初来乍到的张红岗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但他没有退缩,在工作组同事的帮助下,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了这些困难。工作对象不配合,就跟他们反复沟通讲明政策摆明利害,电话联系不上的就发短信、加微信,实在联系不上的就联系他们所在隔离点工作人员请求帮助,确保不遗漏一人,圆满的完成了工作组交付的任务。

  他说:恰同学少年,中国的青年团体自古就是一支可以创造历史的力量,清澈的爱,只为心中更美的中国。吾辈不孤,我与我的战友们定将继续发挥光与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岗位,只为同一个中国!

  举报/反馈

上一篇:逆天至尊谭云和妖神记聂离谁更厉害?
下一篇:台北现特斯拉不明原因“失控”事故 一Model S冲出停车场致两人受伤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