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从业十年的行业失意人丨饭大官人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一不小心通宵又想多了》我完全认同大官人的观点!并且在3年前就这样做了,所以迎来了一次迟来多年的失败。现在回想起来所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的“偏执”偏执于游戏行业,所以十三岁起立志从来没考虑过其他行业,更无准备其他技能。偏执于“游戏策划”的职称,第一年西山居让我去做3D场景设计我没去。偏执于认为自己能把游戏做好,所以不自量力地身兼多职。偏执于追求一次成功项目,所以不懂"止损",屡战屡败地在一家公司做了7年。7年岁月换来了在公司内位极人臣,但也成了井底之蛙。现在回首细想每一天都是最佳离开的时候。形象一点比喻大官人你们是在参谋部通过收集数据编著《战争论》,而我在小山寨为了存活只能总结“游击战”。三线公司的存活策略是用“三流的人员做二流的产品”,说白了放弃设计直接山寨,赚的是和一线城市制作费比起来的差价。“公司是一辆汽车的话,策划就是其中的润滑油”——这是前老板明说的话,我却偏执到想用行动来证明策划绝不仅仅是为了辅助团队速度的工具。所以每次我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每次都总结项目的不足。偏执地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至少可以带领团队做一款拿得出手的游戏,美术人员画不出效果我提前帮他们找好参考图,程序员说实现不了我提前准备好算法和逻辑图甚至破解其他游戏的代码给他们。做好游戏介绍的PPT去跟客户讲解我们公司,回头做甘特图给老板确保进度正常,游戏的bug我测了,就连游戏机台也是我带领策划去搬。我当时以为自己是“圣骑士”,能T能奶自带光环给团队加属性,自己每天都能有成长。现在回想我不过是一台自动洗衣机,老板不过把一件件的脏活扔给我,以我的“责任心”去抵御他的项目风险。我的“积极主动”不但害了我自己,其实也在害了公司,其他人变得被动不再有责任心,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策划去兜底。程序和美术的主管实现了“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活少离家近”,老板乐于做甩手掌柜,也不给他们任何进度压力,公司上下乐也融融一路高歌猛进。而这一切的背后某种程度是我的偏执在支撑,我犹如《雪国列车》里在齿轮间工作的小男孩——一个活着的润滑油。5年前我终于做好了一款属于公司自己可以上线的游戏,严格来说那是我第一天真正从事游戏行业,也是这辆车运行不再顺畅的开端。那次运营灾难级别的失败让游戏没能存活超过2个月,揭示了策划团队对游戏数值和运营的一无所知,机缘巧合下看到了“打不死的小强”的微博,我才明白我和行业的差距差的是一个维度。从那天起我开始“推活”——不允。从老板到前台都认为我做得所有事都是理所当然,如今我却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再一次偏执害了我,偏执地不想让策划部门晚上再做低效的测bug工作跟老板和程序部门闹得不可开交。偏执地认为数值与运营才是策划的发展方向不应把精力放在美术设计上。偏执地认和自己奋战多年的伙伴是可以讲道理而不是利益。偏执地认为“天道酬勤”付出多年终归应有回报。结果无一例外地失败,老板鉴于我在团队多年表现所建立的榜样,也鉴于二三线城市一时找不到这样的自动洗衣机,所以让其他策划接替了我的工作“让我去做认为对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想让我体面地离开,我却偏执地认为是让我“韬光养晦”以图将来。因为从那天之后招聘的策划都要有数值能力。1年后公司有了一次关键的发展机会,鉴于美术团队一向的出色表现和老板出色的销售技巧,同时获得了三家著名的手游运营公司订单,我和古代被发配的士大夫一样重新被召回走马上任。我的任务——2个月时间按老板已谈好的玩法做一款S级别手游。一个50人不到公司,同时做3个S级别的游戏,如果我不是那么偏执的话,其实我应该悬崖立马。第一个游戏,由老板亲自挂帅开发,上线2周数据不理想对方解约。第二个游戏,副总裁带领研发了2年,上线活跃度平均1个月,没有大推。第三个游戏,我带两个从业一年的女生和一个颇有潜质的新手策划“大头”在2个月内完成。其实我根本无法选择只能在前面两个游戏中直接拿功能来填充,结果自然是2个月后游戏虽然完成,但对方拒绝接受。派了我将来的朋友“伊藤”作为运营来在上线前调整。老板也把公司的命运压在了第三个游戏上,几乎投入了全公司的资源。而这一调整把多年以来挤压的问题全面激发,成了我和公司最大的失败。后来伊藤和我成了朋友之后才说起:“原来定2个月的时间是因为你们老板的销售能力太强了,把我老板忽悠得以为你们已经做好游戏项目只差上线修改就好了。加上运营这边几个游戏都没成果必须靠你们的游戏来拉升业绩,所以才让我来务必把你们的游戏做好。但我没想到你的项目是个山寨货,团队人员不单无知还傲慢,我接上手了还真不知拿你怎办好。”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那半年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感觉我就是李中堂,以一己之力拿着落伍的“北洋水师”打一场不可能赢得仗。老板认为我把项目当成自己的跳板,感觉我在卖国求荣不以公司的利益为重据理力争。下属认为我在谈判桌上唯唯诺诺,是洋人的狗腿子拿他们的辛苦劳动换自己的项目奖金。伊藤认为自己在谈马关条约,我在死皮赖脸地拖延他的修改需求。而他也知道我是唯一能听得懂他在说什么的人。其实我由始至终都很清楚,我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交点是把这个项目做上线,否则这半年的修改期投入就会成为沉没成本。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项目消耗尽了每一个人的耐心,伊藤想放弃却无法向公司交代,我不想放弃也同样无法向公司交代。究其根本,是长期来对策划定位的错误,导致团队只有执行制作能力。面对伊藤以超一流的产品设计要求,我们甚至不知道要怎么修改。那半年我是内外交困,深陷迷惘。一边知道在数值和运营不足已是致命缺陷必须要补充,不能再事事亲力亲为,但另一边当下形势我如果不兜底项目必然失败。结局是伊藤把锅甩了给我,运营方指定我要退出这个项目,其他策划人员无一人想接手。我的存在成了公司失败的纪念碑,老板从此对我冷落并且逐步削弱我在团队的声望暗示失败是我个人能力不足与他管理方针无关。其他成员也不认同我和伊藤的设计理念,甚至认为只要游戏美术画面好便足够。再后来公司把一位之前离开公司前往深圳的策划挖了回来,重新开始配备数值策划,当然是因为他有“成功项目”经验。而我被调离游戏研发岗位和其他闲散人员去做一个小游戏平台网站。我的理智告诉我我在这家公司路已经走完了,但偏执却总让我感觉可以翻盘。我这次把低级的活推给其他更低级人来做例如测bug,自己从零开始学习如何运用一个网站。我连一个网站的IP和VP是多少才是正常都没有概念,老板却天天催着我拿整套运营方案。我真的感到力不从心,不知是幸或不幸这种日子没过多久就结束了。因为其它人测bug不仔细,暴露了我们引流用户的意图。导致了我们的小游戏网站被业内两大平台网站列入了合作商的黑名单,等于这条路被彻底堵死。接下来的手续反而显得单调乏味,无非是全公司开会开除我而已~~~~那一年30岁,被开除的那一天晚上其他交好的同事们一脸沉重地为我办了一场散伙饭,我却过得像生日派对一样高兴。那种感觉就像雪国列车翻了,我赤脚站在雪地上寒冰刺骨,但从今往后每走一步都是我自己的人生伊藤和我脱离了利益的矛盾,反而惺惺相惜。他说知道我能力不够只是在死撑,我做不好这游戏但每次修改都会有结果,他无法甩了这件事。现在换其他人来都不愿意跟他谈,他反而可以名正言顺地谈崩了不用负责。我如果早一些去一线城市发展的话也许会成为他可靠的伙伴吧。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我去拜访了一线城市的行业伙伴,重新整理了自己知识结构与对世界的认知,也正是这个时候有幸接触到饭大官人的公众号,人生中多了一盏明灯。这半年通过朋友的内推也发现自己的能力与经历已经不符合鹅厂与猪厂的要求,无法再参与一线市场的产品。只能退而求次谋求二三线城市的团队,所幸我家在珠海本地尚有几个游戏公司。有幸去了某厂的某城分部,老板原定安排我一个月的工作量我3天内解决,还能在数值层面给予他设计反馈意见,运营总监也颇看好我的商务沟通能力想招募我,以至于激起了现任主策划对我的戒备·······我也是在这时候认识了40岁还在公司通宵陪程序加班的策划朋友,他让我清晰地预见到我即便在这公司全力发展最后又是一台全自动洗衣机,而这次还要受到程序部门更多的制约。这次偏执算帮了我的忙,当机立断地让我没过试用期就自动辞职,哪怕我一个人写代码做独立游戏我再也不想过以前的日子了。恰好这个时候之前我带的新手策划大头来邀请我。当年我离开后公司裁撤了3分之1人手,他虽然凭着自身的能力留了下来。但没过多久就和老板闹翻了,原因是老板加强了对策划部门的控制要求绝对的服从,不能再有其他想法阻碍公司的发展。他不甘心走我的老路,觉得我对策划的定义才是他想追求的,老板认为他是我余党必须清除。他离开公司后也恰好在珠海找到一家游戏创业团队用了1年不到的时间做到了制作人级别,目前正重新组建团队对公司进行改革。所以我目前的人生有了很戏剧的一幕········我的前下属成了我现在的上级。他对我礼贤下士尊重有加,也认同我对策划的定义与培训方向。但如今他的位置变了站在公司管理层的角度他也不得不做各种妥协,其中就包括了“推活”和让策划做各种琐事。我是信奉“科西法则”的人,对于大头所取得的成就我并不嫉妒,现在的老板选择退居幕后托孤给他是因为他确实有能力带领团队走向成功,我从心底期望他能成功,行动上也尽可能地辅助他。大头他天赋聪明,年少英武在古代绝对是将领的好人才,今天哪怕公司做不下去散伙了他依然可以去北上广闯荡,相信不出几年又是一家公司的ceo。我和他相比真有点李中堂和袁世凯的比喻。所谓的创业公司不就是指还没盈利,每天都活在生死线的边缘嘛。钱不够人力资源当然吃紧,所以我才陷入纠结。我知道当然应该推活,集中精力做对自己而言机会成本最低的事,如果我不做不出3年我真的只能黯然退场,大头和我关系再好也只能礼送我离开。而如果现在不管其他事,必然掉地上。于公是陷所有人的利益于不顾对自己也无益,公司倒了我恐怕只会更难找下一家。于私是有负朋友的信义,陷他于危难而不顾,他日回首只怕空留余恨。我现在每天上班都在克制内心,不让偏执把自己拉入黑暗中成为“死亡骑士”只为自己而活。又要堤防“体制化”在心里的残留避免成为事事兜底的烂好人。看着程序美术做事不到位,要克制自己不要冲动上去“指点”人家,避免激起对方反抗情绪,又要考虑游戏最终品质想着公司的钱烧几个月后运营是否愿意接包。白天忙忙碌碌想还能为团队做些什么,晚上夜来人静惶恐自己的进步了什么。难得饭大官人愿意把不明面写在文章上的道理私下授予我已经不胜感激。行文至此,其实我也知道不再是理智的事,更多是情感的纠结,这就是所谓听过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吧。依旧是那句,感谢指点赐教,路终归要自己走。

上一篇:豪门:闪婚老公身份好大牌,某女羊入虎口,对方表示后悔也迟了
下一篇:《终末的女武神》第二季PV公布!这下印度网友又要破防了!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