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真正有道的人,深藏不露,你探不到他的底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条规律,用在任何事情上,都合适。如果我们在做事时,能深入想一想背后的规律,那么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凶趋吉。

  规律1:顺应自然,无为而为。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上面刑名、赏罚和奸伪“察察”,底下民怀竞争,所以其民“缺缺”;反过来,上面“闷闷”,底下民无所竞争,反而宽大“淳淳”。

  老子说的是无为而治。

  很多人以为:无为,就是不作为,是消极的。

  真正的无为,是顺其自然,不故意作。

  举个例子,一棵小树苗,在野外的空地上,自然生长,本来就很好。这是无为。

  你太爱惜这棵小树苗了,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搬到自家阳台上,每天给它浇水,一日看三回,希望它长好。这是有为。

  结果可想而知,自然界的小树苗,长得更好。在阳台的小树苗,可能养一段时间就死了。

  从这个例子,就能明白老子说的无为:顺应自然的样子,不需要添加太多主观的思想、行动。

  规律2:物极必反,不必执着。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在祸中,隐藏着福。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举个生活的例子:

  有个朋友的爸爸,非常喜欢抽烟喝酒,总是戒不掉,谁劝都不听。突然一天,脑血栓,送医院抢救,命是救回来了,可是神经受到压迫,手无法正常拿东西,吃饭都要家人喂。

  他深刻体会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痛苦,在康复后,痛下决心,彻底把烟酒都戒掉。这是祸中,隐藏着福。

  好的道理,每个人都知道。只是大多数人,都无所谓,要自己亲自撞得头破血流,才愿意回头,才愿意真正改变。

  在福中,又潜伏着祸。

  有的人家里有钱,大鱼大肉,随便吃,富贵病紧跟而来。我认识不少有钱人,在中老年以后,靠钱买健康,每年花在药物、治疗上的钱,少则几万,多的几十万。而一些在农村生活的老头老太太,生活简朴,经常劳动,反而没什么病痛。

  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事情。不要只看到人家好的一面,也不要只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规律3:坚持过头,好的也会变成不好,不如中庸。

  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正的东西,发展太过,也会变成奇;善的东西,固执于善,也会变成妖。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正派的,善的,好的,就坚持到底,永不改变。只要你固执,不变通,你所坚持的东西,最后也会变质,“善复为妖”。

  以为自己是神人,牛得不行,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没自己水平高,这样的人,其实已经入魔,却不自知。我遇到太多这样的人。

  明智的人,深知其中的规律,所以不执着,多随和,听取多方意见,走中庸路线: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犀利,也不夺人耳目,而是平常,自然,大智若愚。

  但是,他内在的世界,是深眇的,你探不到他的底。就像孔子会见老子,回来后,学生问,老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老子犹龙。

  原话出自《史记》。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神龙见首不见尾。后人用“犹龙”,指道之高深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泛称有道之士。

  用现代的话说,有道之人,是深藏不露的。

  举报/反馈

上一篇:《魏晋干饭人》:文武双全女主可盐可甜,今年必看古言基建爽文
下一篇:国产车企强强联手!上汽全新双离合变速器下线 首搭奇瑞星途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