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说聊斋:《冷生》,古今文人的奇异癖好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先讲故事,话说在山西平城有个姓冷的书生,我们就叫他冷生。冷生小时候天资愚钝,读书不开窍,古时候读书讲究熟读四书五,可他到了二十多岁,还没能读通一经。他一经不通,自然没有功名,只是个书生。

  不过这冷生也算刻苦,终日把自己关在房中苦读。也许是他的良苦用心感动了神明。有一天忽然房中来了只狐狸,这狐狸非比寻常,是个狐仙。这个狐仙应该是上天派来“点化”冷生的。从此狐仙便与冷生住在一起。此后,冷生照旧终日闭门不出,不过家人时常听见冷生整夜在屋里和狐仙说话,可是具体说些什么,家人不得而知,追问他,他也不肯泄露。

  冷生与狐仙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家人发现狐狸不见了,可冷生好像忽然得了精神失常的毛病,每次做文章时,只见他先是闭门寂坐,过一会儿,便放声大笑。再后来就见他提笔在手好似才思泉涌,手不停地写着,一会一篇八股文就完成了,拿给老师看,竟然文思精妙,完全与以前所写文章不同。众人皆感惊奇。

  转年冷生参加乡试居然考中了秀才,第二年又入了太学成了。这个廪生是生员的一种,属于高级别的生员,生员就类似今天的大学生,而生相当于大学里的公费生,吃住是由朝廷负担的。

  入学后,冷生每逢考试作文便放声大笑,声音响彻考场,笑罢之后就提笔答卷,每次都是成绩优秀,众人皆称奇,由此得名“笑生”。

  大笑真能激发灵感吗?好在,每次考试的时候学政都不在场,没有听见。其他先生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后来换了新的学政,考试严格起来。每次考试都端坐在考场大堂上监督。结果又逢考试,冷生作文时又大笑,结果被学政抓个正着,并要把他送到官府。其他的先生赶紧给冷生求情,说他可能是考试紧张,导致精神失常,学政听后的怒气才稍微消了一点,遂把他释放了,但却以扰乱太学秩序将他开除了。

  被太学除名的冷生从此便无所顾忌,整日装疯卖傻,于诗酒中,不过后来他却写出不少好文章,还写出了《颠草》四卷,卷中的文章都是超群绝俗的佳作。虽然冷生丢了功名之路,却成了一个鼎鼎大名的文人名士。

  这个故事出自《聊斋志异》卷六名字就叫《冷生》,讲了一个奇异的故事,一个愚钝的人经过狐仙点化,变成一个奇才,只是这个奇才有个怪癖,需要用大笑来激发写作灵感。不过最后也是因为大笑丢了功名。

  故事结尾,《聊斋》作者蒲老先生做了如下评述:“关起门来,在静坐中忽然大笑,这和佛家的顿时悟道有什么不同呢!在狂笑的时候写成文章,也是一件畅快的事情,为什么竟至因此而割掉功名呢?这样的学政岂不是荒谬。”看来,老先生也是为冷生愤愤不平。

  明月点评:

  写作这个东西是需要灵感的,就好像人们说的,灵感不是轻易而来的,灵感是需要激发的,而冷大概就是通过大笑来激发写作灵感的。表现虽然怪诞,但其实也无可厚非,最后仕途未成,能留下许多让人称奇的佳作也不枉上天的点化。

  古今中外,但凡有才能与本领的人,皆有与众不同之处,甚至很多都像这位冷生一样有种种奇异表现或者说怪癖。

  唐朝大诗人李白,如果不喝的大醉恐怕没法写出好文章,正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诗人王勃也是如此,做诗前从不冥思苦想,而是先研墨,再喝酒,喝得大醉就蒙头大睡,睡醒之后直奔砚台,提笔就写一气呵成;而诗鬼李贺写诗一定要骑在驴背上,身背锦囊,边走边写。

  李白斗酒诗百篇不仅中国,外国很多大文豪也是怪癖不少:美国大作家海明威因为后来受伤就一直都是站着写作;马克吐温写作的时候则是趴着但必须使用黄色的稿纸才有灵感;法国的大仲马更过分,写小说用蓝色稿纸,写诗歌用黄色,而写散文需要玫瑰色稿纸;富兰克林则要泡在浴缸里才有思路,德国诗人席勒需要闻烂苹果的气味激发灵感。

  站立写作的海明威其实,名人的成功与怪癖并无直接关系,这些人的怪癖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某种事物着迷以后的反应与表现,我们不能只看他们怪诞的行为,因为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其本质则是对所热爱事业的不懈追求,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举报/反馈

上一篇:《锦衣之下》今夏喝点酒上房揭瓦了,表妹还送来陆绎,这下齐活了
下一篇:一念永恒,遇见即是上上签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