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耿飚当上将军大使,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建议:可以保留军籍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1955年授衔仪式,耿飚因为工作调动错过了上将军衔,不过,有没有军衔,完全不影响他彪悍传奇的人生。

  耿飚的红军生涯

  耿飚小时候身体不太好,5岁的时候,有个盲人给他算卦,说他五行缺火,于是,耿飚才改名为耿飚,两个字四个火,还有“一把风”,寓意着火会越烧越旺。

  1930年秋天,耿飚带着一支30人的游击队伍融入红军,因为是工人出身,干过游击队队长,还有文化,所以一到部队就被分到师里做了情报参谋。

  刚刚上任没多久,耿飚就赶上了第一次反围剿,作为情报参谋,耿飚收集情报的方式简单又有效,就是让人把所有看到的报纸全部收集起来。

  原来,耿飚发现国民党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差,公开的报纸上经常把蒋介石军队的调动情况、各部队到达的位置暴露得一清二楚,“我这不是让敌人的新闻官给咱们当谍报员嘛!”耿飚风趣地说。

  

  图丨朱德

  不过,国民党报纸上也有很多妖言惑众的假消息,有一回,通讯员给他送来报纸的时候眼泪汪汪,耿飚问怎么回事,对方把报纸递给耿飚,说朱德总司令被打死了。

  耿飚哭笑不得,他每天看遍各种真假消息,“朱总司令阵亡”的消息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国民党的报纸上面了,正说着呢,接到了通知:朱德总司令晚上要到这里,还要亲自下厨炒一道辣椒猪肚,通讯员又高兴又有点生气,这国民党的报纸怎么成天胡说八道呢。

  经历了几年战争的洗礼,耿飚渐渐成长为出色的红军将领,他猛将的本色也越发强烈。

  1933年,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红军发起第五次反围剿,在此之前,中央红军进行了藤田改编,把原来的师整编成团,耿飚先是在一师三团当了几天参谋长,后来又被调到二师四团任团长。

  

  图丨耿飚

  1934年4月,四团阵地遭到敌军猛烈攻击,敌军直接包围了指挥所,危急关头,耿飚亲自带着两个连死守在阵地上,以掩护其他部队转移。

  激战中,耿飚突然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他强撑着,继续布置狙击部队后撤,可是一挪步,耿飚就觉得自己的右腿不听使唤,低头一看,裤子、鞋子都是红色的血浆。

  耿飚还以为是哪个战友的血沾到自己身上了,赶紧招呼警卫员过来:“你快看看,看看这是谁的血?”

  警卫员一看,赶紧背起耿飚就往出跑,耿飚还没反应过来,在警卫员背上喊:“放下!你搞什么呢?”

  警卫员态度也强硬了起来:“别动!你受伤了”,耿飚这才察觉到自己的右腿有些疼痛感。为了把耿飚安置到安全的地方,个子矮小的警卫员硬是背着耿飚跑过四座山头,听到背后有人在喊,才停下来。

  原来,有位战士顺着血迹跟了过来,他身上有消毒药。战士撕开耿飚的裤子,发现子弹已经穿过了他的膝盖,进去的时候只有一个小洞,出去的时候炸开了一个大窟窿。

  紧急处理了一下伤口,两个人又背着耿飚将他送到医院,耿飚做了手术,本应住在医院里休养,结果伤口刚缝好没多久,耿飚就拄着拐回部队去了。

  

  图丨耿飚

  7月,耿飚带人在侦察敌情的过程中,捕获一名敌军,从他的嘴里,知道了敌军第八旅脱离了堡垒,准备向红军进攻。

  战机稍纵即逝,耿飚赶忙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林彪和聂荣臻,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打一场红军拿手的运动战,命令一下,红一军团张开大网,向着第八旅撒了过去。

  耿飚和杨成武的四团担任正面突击,矛头直指敌军指挥所温坊,没费多少工夫,耿飚就把指挥所拿下来,然后又和三营一起向着敌军主阵地八角楼发起攻击。

  打着打着,杨成武发现了不对劲,他跑到耿飚身边:“团长,这有点莫名其妙啊。”

  “怎么了?”

  “好像只有我们一个团在打啊。”

  耿飚缓过神,仔细听了听,四面八方果真没有枪声,很显然,四团在孤军作战。

  

  图丨耿飚

  参谋长着急的询问应该怎么办:如果其他各部已经解决了敌人还好说,但如果是敌情发生了变化,其他各部已经撤退了,那么四团贸然发起攻击的话,搞不好就会掉到敌军的包围圈中。

  关键时刻,耿飚猛劲上来了,他当机立断,“我们先打下来再说!”然后大手一挥,发起攻势,耿飚喊着,“干部、党员跟我来”,率先冲上前去。

  这一战俘虏敌军上千人,我军这边,仅消耗弹药400发。

  战后,耿飚才弄明白事情原委,战斗打响后不久,红一军团便改变了部署,各部都按照军团命令停止进攻了,唯独四团没有接到命令。

  师长陈光一个电话打过去,先是表扬了耿飚果断、顽强、冲锋在前的品质,随后,话锋一转,严肃的对他说:“你犯了错误知不知道?听说你把干部、党员都带上去打冲锋了?万一被打掉,损失得多大知不知道?”

  响鼓不用重锤,耿飚明白这个道理,当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陈光没有轻易放过他,“那就罚你写篇文章,题目就叫《反对个人勇敢》,要强调集体英雄,限你三日内写好。”

  耿飚一天就写好了,陈光看完很满意,还送到《红色中华》上刊登了。

  

  图丨耿飚

  耿飚的性格

  耿飚“猛”的事迹还不止这一件,1938年,日军频繁地对八路军和新四军进行扫荡,每次进村前,日军都残忍的实施着“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

  而国民党军队这边,也在对我军实行封锁,切断了陕甘宁边区同外界的联系,并想尽办法干扰并破坏边区的财政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动员抗日根据地的全体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于是,1940年,耿飚率领部队来到了甘肃庆阳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子里开荒。

  这里是非常典型的黄土高坡地貌,放眼一望,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山里还有非常凶猛的野兽,不仅害人还破坏庄稼。

  三番两次被这些野兽影响生活后,耿飚有些坐不住了,他决定上山捕猎,消灭猛兽,为民除害。

  那时候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开始实施),所以耿飚的想法也很简单粗暴,他甚至没有考虑到对面是长着獠牙利爪的野兽。

  

  图丨猎到的老虎

  耿飚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上了山,不出一个月,就传出了好消息,这些“危害四方”的野兽被耿飚拿下了。

  中央领导人知道后,纷纷夸赞这位“打虎少年”,耿飚听了更高兴了,挑了一只最大的老虎,亲自把它送到延安,拖到了毛泽东面前。

  毛泽东一看,这么大的老虎,随即诗兴大发,为耿飚赋诗一首:“古有武松打虎,今有耿飚送虎。”

  不过不要因为这些故事,就以为耿飚只是个莽夫,实际上,耿飚脑子灵活,情商很高,很会办事。

  

  图丨叶剑英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为了争取胜利,和蒋介石展开了谈判,耿飚出任了我方代表团的副参谋长兼交通处长,协助叶剑英、李克农的工作。

  刚到北平,耿飚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他走到哪,对方跟到哪,甩都甩不掉,很多被他们跟上的人都被这种不折腾你,但恶心你的行为搞得火冒三丈。

  耿飚不一样,他也没生气,没犯愁,有一回出去看电影,看见后面跟着的两个人,就不动声色的买了三张电影票,然后把其中两张塞给特务,“我的底细你们不是早就摸清了吗?还有什么好摸的,你们也怪累的,跟我看电影去。”

  两个特务面面相觑,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挺尴尬的说了句“我们以后不跟着你了”,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耿飚这个人,功夫好,能力强,能说会道,身上还有股江湖气,时间一长,倒跟特务们“混”熟了,每天早上,耿飚先像早起点名一样,数数来了几个,有谁没来。

  有一回,耿飚发现有一个特务好几天没来了,就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特务生病了,起不来床,耿飚就去药店买了药,亲自送到特务家里去,把特务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他对耿飚说:“我快死了,国民党也不管我,没想到还是八路军的干部想着我,给我送药,就冲您的人品,我把我知道的内情全都告诉您!”

  

  图丨李克农

  原来,我方代表团一到北平,就全员都被特务盯上了,尤其是团长叶剑英和副团长李克农,他们才是盯梢的重点。

  耿飚问:“你们是怎么跟踪叶团长的?”

  特务小声的说:“贵团的驻地有窃听器。”

  耿飚大吃一惊,立即将消息报告给李克农,李克农带着人去到驻地,果然搜出了窃听器。他拍着耿飚的肩,佩服的说:“我们做情报工作的,成天和特务斗智斗勇,没想到你竟然能让国民党特务反水,太厉害了。”

  外交生涯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特质,才让周恩来选择了耿飚去担任外交工作。1950年元旦后的一个上午,通讯员急匆匆地敲开耿飚的门:“报告,耿副司令员,李政委和杨司令员让您马上去一趟。”

  

  图丨耿飚和赵兰香夫妇

  耿飚答应了,批阅完手头的一份报告,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一见面,李志民就兴高采烈地告诉耿飚:“老耿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中央来了命令,准备调你去北京做外交工作。”

  “什么?外交?”耿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他参加红军开始,20多年,一直都是扛着枪杆子的,以后,他还准备继续扛着枪杆子保家卫国,没想到,中央调令下来了。

  杨得志看出了耿飚的不情愿,“老耿,你以后还是可以经常回兵团来走娘家嘛!”

  “枪杆子固然重要,但是搞外交也同样重要啊,中央挑你,是挑对了,扳着指头数,我们这最合适搞外交的也就是你。”

  其实杨得志就算不说这些,耿飚还是会服从命令的,“对于中央的命令,我肯定无条件服从,而且,我也明白外交工作的重要性,只不过,我对部队、战友,驻地人民有感情了,所以舍不得离开他们。”

  

  图丨周恩来

  过完春节,耿飚便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北京,没过多久,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告诉耿飚,“周总理要过来看望你。”

  见到周恩来后,两个人亲切地打了招呼,周恩来开门见山,“这次把你从部队调过来,是外交工作的需要”,他向耿飚详细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形势,然后严肃的说:“这次把你调来,是准备任命你为驻联合国军事代表。”

  “驻联合国军事代表?”

  “怎么了?有些出乎意料?”周恩来听出了耿飚语气中的吃惊,询问道,“你知道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吗?”

  “不了解,我只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还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听说,董必武同志曾经在联合国宪章上签过名。”

  “是的!”周恩来露出赞赏的表情,“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好出席联大的准备。”

  

  图丨耿飚

  接着,他继续问,“你对这次工作调动有什么意见?”

  “我服从组织安排,不过,我连外语都不会,对外交更是一窍不通。”

  “边干边学嘛,你以前不是和美蒋代表们在会议桌上打过交道嘛,其实你已经在无形之中接触过外交工作了,这次派你去,也是考虑到你的经历。”

  耿飚很感动,但他还是有自己的担心,“可是,我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开会程序等等都不了解,尤其是对我国的外交政策还不清楚,这怎么行啊。”

  “这些,都是可以慢慢学会的”,周恩来安慰他,接着,又向他传达了毛泽东对外交工作的指示和中国的外交政策,令耿飚茅塞顿开。

  随后,耿飚参加了出席联大代表团的筹备工作,在代表团首席张闻天的直接领导下,耿飚忘我的投入工作中。

  

  图丨耿飚

  很快,周恩来再次召见耿飚,“经过谈判,我国已经和瑞典建立外交关系,中央任命你为驻瑞典王国大使。”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说:“你是我国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个大使啊。”

  按照中央的命令,耿飚离开了联合国代表团筹建处,回到外交部,参加首批驻外大使的培训学习。

  外交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所以,耿飚的一切都需要重新适应和学习。

  耿飚所住的客房中,有地毯、有床垫,这使得才出军营的耿飚感觉不习惯,晚上睡在床上,耿飚总觉得自己睡在“坑”里,翻个身都需要很大的力气,搞的整夜睡不着,但是他必须适应,因为国外大都是这样的居住环境。

  

  图丨耿飚和赵兰香夫妇

  有一天,耿飚和夫人赵兰香在北京饭店学习吃西餐,这时,周恩来走过来,告诉大家:“现在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毛主席听说你们在这里,很高兴,要接见你们。”

  没一会儿,毛泽东来了,他热情地向耿飚伸出手,“主席,您好!”耿飚压抑着自己的激动心情。

  “我吃过你送来的老虎肉.......”原来,毛泽东还记得过去的事情,

  “听说你们很快就要出国赴任了,总理要我和你们谈一谈,你们是新中国的首批驻外大使,大都是部队调来的高级干部,都是将军,现在建国开始,百废待兴,各部门都需要干部,我国已经和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需要大批外交干部,解放军历来是培养干部的地方,所以中央决定从部队挑选一批干部。”

  这时候,有人也提出了耿飚曾经提起过的问题,就是不懂外语,毛泽东回答:“汉代的班超、张骞不是也不懂外语嘛,但是他们出使西域,不仅不辱使命,而且功勋卓著。我刚才说将军大使好,好在哪里?首先,你们出去我放心,因为你们不会跑掉。”

  说着,毛泽东还想起一件事,“你们这些将军出国当大使,不算转业,可以保留军籍,恩来,你看怎么样?”

  周恩来点头表示同意。

  

  图丨耿飚

  1950年9月,耿飚正式上岗,“摸着石头过河”的耿飚马上就遇到了他最担心的语言问题,为了不给国家“丢人”,他自费请了一名外语老师,通过魔鬼训练的方式,使得自己的外语能力在短时间内有了比较显著的提升。

  作为瑞典的外交官,耿飚在瑞典参加官方活动的时候,是不能带翻译的,在一些盛大的场合,带贴身翻译无疑于出丑,耿飚自己出丑没什么,但是作为“中国形象”,耿飚出丑就是中国出丑,耿飚又怎么可能允许。

  这种突击式学习让耿飚夫妇进步很快,在紧接着出席的一次官方活动中,两口子优雅的礼仪和流利的口语征服了众人。

  当时,有很多外国记者是抱着中国出丑的态度前来拍摄的,也亏的是耿飚夫妇恶补的外语派上了用场,所以他们才会对耿飚夫妇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啧啧称奇。

  

  图丨赵兰香和耿飚

  就这样,耿飚、赵兰香夫妇在外交岗位上闪耀了四十多年的时光,他们用自己的形象和能力,代表中国,向国际递出最好的名片。

  在一回瑞典的社交活动上,一位外交官询问耿飚中国战争的故事,他首先询问,“请问这位来自中国的先生,我听说你在中国的时候是一位大将军,请问你那时手下有多少人呢?”

  “在我手下大概是十几万人”,听到这样的数目,整个大厅为之一怔,他们只知道耿飚是中国的将军,却没有想到他是如此优秀,“这个数目比我们瑞典的军队还要多,耿飚先生真是年少有为,值得担当我们所有人的楷模。”

  这件事情传出去后,大家都对中国军人肃然起敬,也没有人敢小瞧中国的外交官。

上一篇:宪法宣传周|与你我有关的宪法知识
下一篇:古风国漫《百妖谱》获好评,纸媒小说也能改编成好动画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