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疫情,暴露出天津人吃早点的一个秘密!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最近天津流行一句话:

  没有一个天津人能睡到早晨9点

  于是,我发现一个问题:

  越是疫情严重、不让出门

  我就越怀念楼下的早点

  (在这种早点摊吃顿早点、可太幸福了)

  可我又发现一个问题:

  就是这么多早点

  天津人自己好像都没吃明白

  (哦,我好想念它们!)

  今天跟大伙儿唠唠

  天津一个月吃不重样儿的特色早点

  煎饼果子

  天津早点的“课代表”,甭说中国人都知道了,现在的名气那可是“地球人都知道”!不知道的,请自行补课?用鸡蛋“排队”的天津煎饼果子,还能坚持多久?

  嘎巴菜

  也叫“锅巴菜”,既没有锅巴也没有菜,其实是“煎饼泡汤”——绿豆锅巴切成柳叶状,浇上卤子,再佐以香油、麻酱、腐乳汁,是天津人公认的“家的味道”。

  老豆腐

  和嘎巴菜并称“早点界双雄”,如果用“点豆花”的方式决定了今儿吃嘎巴菜,那转天必会吃老豆腐,没有什么是一碗鲜咸隆糊的老豆腐解决不了的!

  浆子

  天津人管豆浆叫浆子,两块钱一大碗,一般吃饱了溜缝儿用,也有往里放豆腐脑的。

  果子

  果子分很多种,单叫果子的话,一般默认是棒槌果子。

  果头儿的口感比较“肉头儿”;鸡蛋果子火候掌握好了,蛋是溏心的,外酥里嫩,绝绝子;糖皮儿是上面有层红糖,又酥又甜!

  卷圈

  

  卷圈更多的是粗糙中带着传统的老味儿!炸得酥脆的豆皮里裹着豆芽菜、香干、红粉皮儿等,趁热咬上一口,啧,满口留香!

  大饼夹一切

  天津人对煎饼果子有多“挑理儿”,对大饼卷一切就有多宽容。

  天津的大饼,那可是能夹下一整个宇宙——果子、各种炸串、卷圈、鸡蛋、熏肉、焖子、海带丝、大葱、饺子、披萨、汤圆……

  茄夹 藕夹

  刚说了,天津人喜欢用大饼夹着它俩吃,脆脆的,家里做的话,里面也酿肉馅,非常解馋了!

  羊汤

  尤其是冬日,一碗热乎乎的羊汤下肚,这一天都舒舒服服!再配个烧饼,那真是、给我买套房都不换!

  云吞

  天津正宗云吞汤,都是大骨棒熬的高汤。云吞有大馅儿和小馅儿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购买,配上紫菜、鸡蛋和天津的冬菜、倍儿鲜!

  拆骨肉

  不卖拆骨肉是云吞摊,都叫耍流氓。

  嘛叫拆骨肉?熬骨头汤时,没剃干净骨头上的肉一起熬了,待汤煮好后将骨头捞出,将骨头上的肉剔下来,因为已经煮了很久了,所以生肉时不易剔干净的骨头就可以剔干净了,剔下来的肉和筋就叫拆骨肉。

  面茶

  说实话,我有点儿喝不惯,但老天津人喜欢。面茶、茶汤傻傻分不清楚的,指路去复习?为什么总有天津人分不清面茶和茶汤?

  茶汤

  都是糜子面的美食,但相比咸口儿的面茶,我更喜欢甜口儿的茶汤,小时候有半天逛两条街喝了三碗茶汤的纪录。

  喜欢青红丝的老味儿,红糖的香甜,喜欢那个可以喝到茶汤的幸福童年。

  包子

  天津人不吃“狗不理”,不代表天津人不爱吃包子,你看看满大街的“X记包子铺”,就知道包子在天津早点中的地位了。

  几两现包现吃的包子、一碗小米粥或者红豆粥,就是一顿顶好的早餐。

  糕干

  杨村糕干非常有名,但天津人更爱吃现做出来热乎乎的糕干,里面夹了各种馅儿,香甜,还顶饱!

  炸糕

  天津人仿佛对炸物情有独钟,“三绝之一”的耳朵眼,现在好像也都是外地人在吃,但天津的早点摊上少不了卖炸糕的。

  要问哪家好吃,也是全天津的统一标准答案:“我家楼底下的!”

  切糕

  跟其他地方的切糕不同,天津的切糕简单且素净,小枣或豆馅儿的,要多少切多少,捧在手上再细细撒一层砂糖,是小时候不可替代的的味道!

  糖饼

  “二他妈妈”的糖饼,天津人没有不知道的。

  天津人烙饼是绝活儿,饼皮酥脆飘香,饼心十层八层,薄如蝉翼,微甜绵软,有的还散发着浓浓的麻酱香气。

  记得小时候的发面糖饼、糖三角特别好吃,面皮松软,糖馅溜滑,不粘嘴,不外溢,赛过点心。

  海河牛奶

  天津娃娃不是喝海河水长大的,而是喝海河奶长大的,可可味的经典,谁没喝过!

  希望天津的这波疫情早日过去

  我们好好的开学

  好好的过中秋

  好好的过国庆

  好好的吃顿天津早点

  每一天都好好的

  “天津族”整理自:天津最生活、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上一篇:5本开局便是末代皇帝的小说,九死一生绝地翻盘,看得热血沸腾
下一篇:《恶魔法则》原画曝光 官网为原著作者开辟专区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