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皇子内斗,雍正秘密立储,看起来成功实际上失败了!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历朝历代,对于皇子的教育都非常严格,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成材,皇帝更是这样,何况还有一位皇子后来会继承大统,无论如何都希望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没点能力肯定不行,所以历来都是为了皇子教育下功夫,聘请名师忠臣来教导。

  这种氛围尤其以清朝皇子的教育为严格,在清朝皇位稳固、江山基本没有什么变故的时候,由开创变为守城,早先的武功自然现在要转变为文治,可以马上乘乱打江山,不能继续马上治理江山。

  因为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满人只能全盘接受儒家文化,凡是能够帮助他们的统治,都下苦功,对于继承人的培养,更是最为下苦心,据清宫档案记载,清朝皇子基本上都是6岁就要上学。

  这个六岁是虚岁,相信《还珠格格》里面小燕子上学堂的情节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对于皇子,他们从来不含糊,很多人觉得皇子可能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实际上未必。

  之所以这样,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提高皇室的文化程度,而且还有一个明显的目的,这其中的某个皇子是为了的大清皇帝,和以前朝代不一样,以前的每个皇帝首要都是立皇太子,皇太子作为国家的储君,都会重点培养。

  出来皇太子之外的皇子,相对对他们的要求会低很多,毕竟他们衣食无忧,不需要太多的才学,甚至皇子们的才学会成为皇太子的威胁,只要皇太子的地位确立,太子集团往往会限制其他皇子的各种环境。

  而清朝之所以一视同仁,是因为他们的皇储制度非常特别,自雍正经九龙夺嫡事件之后,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在老皇帝死前,没人知道继位的人是那个皇子,皇帝为了自己朝政稳固,也不会区别对待,所有的人都是可选人。

  这时候,所有的皇子必须要刻苦学习、向皇帝展露自己的才学、治国能力,然后才有可能被选中,即使被选中,或许因为某个原因被换掉也有可能,这就是秘密立储的好处,极大地降低了皇室内斗的可能性。

  但是,有了好处,自然有坏处,历朝历代的皇太子,都是重点培养,越到后来越是能力低下,秘密立储也不意外,虽然避免了九龙夺嫡的事情重演,但是无法对于继任者重点培养,使得继任者的实际治国能力打了折扣。

  而且,继任者起初为了讨好皇帝,只能做一个本分的人,始终中规中矩,,看起来很不错,实际上,在帝国统治的时候,不能开拓就是倒退,这也是清朝国力最后逐渐下滑的原因,虽然后几代皇帝都想着振兴大清。

  结果呢,想破脑袋也没有办法,眼睁睁地看着江河日下,即使他们都不算昏君,也不是什么碌碌无为之人,但是就是找不到法子来改变,这种法子其实从他们教育中就注定没有,作为帝王,必须要大开大合,可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意识,凡是先求无过,在图有功。

  经过九龙夺嫡的震荡,雍正的秘密立储虽然让后人和平相处,但是代价就是逐渐封闭的帝王眼界和不断下降的帝国实力。看起来成功了,实际上失败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邮报:英格兰队选择保持英国时差作息;为开球时间改变习惯
下一篇:4种鱼含有大量的甲醛、重金属,很多人却爱摆上餐桌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