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少年曹操:调皮惹祸熊孩子,和后来的死对头袁绍竟然还是发小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原标题:少年曹操:调皮惹祸熊孩子,和后来的死对头袁绍竟然还是发小

  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这首脸谱歌,家里孩子天天唱,孩子还好奇地问我,曹操就是个大坏蛋是不是?额,学历史的我,竟无言以对,我想和孩子好好掰扯掰扯曹操,可是,似乎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掰扯清楚的,尤其是对着年纪还小的孩子。关于曹操的认知,感觉大部人都被《三国演义》误导了。

  京剧脸谱中曹操的形象就是白脸奸臣,一直以来,曹操就不被主流的儒学喜欢。《三国演义》更是把曹操描绘成奸诈无比的小人。但真实的历史,曹操是个个性鲜明的乱世枭雄,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我们这个系列,就好好从曹操小时候说起。

  曹操的出身

  曹操小时候特别的调皮捣蛋,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个有家族撑腰的熊孩子,不过,曹操的很多事只限于恶作剧的多,曹操祖父是东汉著名的宦官曹腾(曹操父亲是养子),虽说没有那些世家大族名声好听,深受儒家经学影响,但是好歹也是高官厚禄,放到今天,那也是中央级别的高官,家里面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少对他的管教。

  从他的经历和表现看,用心理学的性格归类的话,曹操应该是属于胆汁多动型的,他小时候是个喜欢飞鹰走狗、四处游荡,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熊孩子,和一群年纪相仿的纨绔子弟一起胡作非为,他这群纨绔子弟的朋友当中就有后来著名的袁绍,可以说这些人都是高干子弟,放到今天都是妥妥的官二代、官三代。甚至是官N代。

  恶搞叔叔

  这些人当中就属曹操的主意和点子最多,大概当时闹得实在太不像话了,曹操的一个叔叔看不下去了,出于对侄子的爱护和管教之情,就对自己哥哥说,要好好管管这个侄子,不能让他整天在外面胡作非为了,不然将来出息不了。

  那曹操的父亲自然就把曹操严加管束,这样曹操就不能再继续为所欲为,经常被拘在家里,少年的曹操对自己的叔叔就很有意见了,有一天曹操在街上,远远的就看见了叔叔走过来,一个坏主意就计上心来,他立马倒在地上口眼歪斜,手还抽搐,他叔叔忙跑过去问,怎么啦?怎么啦?连声叫唤,曹操也不回答,嘴还歪的不像话,他叔叔一看这状态,明显不是中风吗?急忙回家去找曹操的父亲,自己的哥哥,对哥哥说,你儿子在街上中风了,曹操他爹急忙往街上跑,结果曹操远远就看见他爹来了,一个鲤鱼打挺就从地上蹦起来了,好好地站在那。

  他爹跑到近前一看,儿子这不是好好的吗?就问他,你刚才怎么了?是不是中风了?曹操就表现的很诧异说,我好好的中什么风啊?谁说我中风了?这不是诅咒我吗?他爹就说,你叔叔说你中风了呀,曹操就故意装着很委屈地对他老爹说,哎,我这叔叔,一直就看我不顺眼,还说我中风,我年纪轻轻的,身体好好的,怎么会中风,他说我中风你就信啦。

  曹操他爹一听儿子这么说,就对自己的弟弟有了成见,从这儿以后,曹操的叔叔再对他爹说什么曹操不好的话,他爹都不相信了。

  其实说实话,他叔叔之所以在他爹面前老是告侄子的状,还不是想让他有出息吗?看不上他整天斗鸡走狗,还是希望自己的侄子能有点正业,有点出息,其实出发点也是为了这个侄子好,只是当时的曹操并不理解叔叔的一片苦心,还恶作剧的恶搞叔叔。

  吓唬小伙伴袁绍

  曹操的离谱,还在后面呢,有一天曹操和袁绍这几个高干子弟在那百无聊赖,不知道玩什么,那个时候想想也确实是,古代不像现代可以上网,可以冲浪,可以电子游戏一大堆,总之有很多消遣时间的办法,古代的这些高干子弟们,闲的时候,除了斗鸡走狗,他们也不知道有什么能够消磨时间了。这时候曹操就说,咱们今天玩个好玩的,今天有人结婚,咱们去闹一闹吧,袁绍他们就问,闹什么呢?

  曹操说咱们今天就玩个新的,来个偷新娘怎么样?他们一听这个主意似乎挺好玩,之前没玩过,然后一群人就跑去结婚的人家里,到了晚上,新娘新郎快要入洞房了,大家都在喝喜酒,曹操就大喊一声“有贼呀”。所有的宾客都跑出去捉贼,“贼在哪儿呢?贼哪儿呢?”这个时候曹操和袁绍就趁机冲进洞房,手持利刃将新娘子劫持了出来,可是半夜分辨不清楚方向,加上他们很快被人发现了,就只好抛下新娘,自己跑路。袁绍是个小胖墩,跑得慢、人也笨一点,慌不择路地,跑到了灌木丛附近,不小心脚被灌木缠住了。眼看后面追的人就上来了,袁绍急的就往灌木里钻,结果衣服什么也被灌木刮住了,更动弹不得了,他就喊曹操过来快帮忙,曹操一看袁绍这样,灵机一动就故意指着袁绍的位置大喊,“贼在这儿呢!”吓的袁绍,使劲一窜,就从灌木里蹿出来了,两人成功的脱身。

  这个故事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曹操从小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还很狡猾,这样的孩子大概是不太讨人喜欢的,所以当时的人对曹操的评价并不是很好。放到今天的话讲,就是一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加上家里有钱有势,别人也不敢把他怎么样,这种孩子在别人眼里就是妥妥的纨绔子弟,靠着祖上的余荫庇佑的废材,曹操的内心可从不认为自己是要靠吃祖宗饭的废材,只是,少年的曹操还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大家都看不惯一向放浪形骸的曹操,只有当时的太尉桥玄称赞他是治世之才,乔玄曾经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

  意思就是说,天下就要大乱了,只有你才是安定天下的人,这个评价可是相当高的,也可以说这个评价,激励了曹操建功立业的决心。我们知道,有的时候,期待的效应,在心理学上会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可能正是因为乔玄对曹操的评价,让曹操对自己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目标。后来曹操名满天下、位极人臣,成为三国时期顶尖的枭雄,但都不忘乔玄对他的知遇之恩,当时乔玄已经去世了,曹操还特意亲自给乔玄树碑立传。每每经过桥玄的墓也还要亲自祭拜一番,以谢他当年的知遇之恩。

  别看曹操小时候调皮捣蛋,但是,曹操是个心理面特别通透的主,他有自己对哪个世道的理解,也有自己当时深埋心底的宏伟志向。从一个捣蛋鬼,成长成一个愤世嫉俗的愤青。曹操又是如何修炼的呢?我们下章接着讲。

  如果对曹操感兴趣的朋友,也不妨读读这本曹操全传,会看到个不一样的曹操。

  责任编辑:

上一篇:《花田空间:农门长姐俏当家》盛玉萱一觉醒来,变成山沟里的农女
下一篇:神医九小姐:现代美艳神医圣手意外坠亡,穿越古代废材九小姐身上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