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很多人误解了

栏目:小说资讯  时间:2022-12-13
手机版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老子的《道德经》,今天我们聊聊第22篇,争之无益。

  这一篇也是道家思想“为而不争”的名篇,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wā]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乍一听起来有点奇怪。大概意思是说,委曲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能够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破旧才能立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贪多让人迷惑。在老子的道家思想里面,老子总是关注看似“柔弱”的一面,这和我们当今主流的拼搏进取的价值观感觉有点背道而驰,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庄子·人间世》这一篇里面,讲了几个寓言故事。

  第一个。庄子说,南伯子綦[qí]在商丘一带游玩,看到了一棵出奇的大树,上千辆驾着四马的大车,在树荫下面都可以乘凉。子綦就问:“这是什么树呢?这树一定有特异的材质吧!”,子綦仰头看这棵大树的树枝,弯弯扭扭的,并不可以用来做房屋的栋梁;低头看看大树的主干,到处都是裂开的口子,所以不可以用来做棺材;用舌头舔一舔树叶,口舌都会溃烂受伤;用鼻子闻一闻气味,人就像喝多了酒,三天三夜还醒不过来。子綦说:“正是因为这棵树没什么用处,所以,才长得这么高大。

  第二个。庄子说,宋国有个地方叫荆氏,这里很适合楸树、柏树、桑树的生长。树干长到一两把粗,就被人砍去做猴子的木桩了;树干长到三、四围粗,就被当地名声显赫的人家,砍去做建屋的大梁了;树干长到七、八围粗,就被达官贵人和富商们砍去做棺材了。这些树木始终不能终享天年,而是半道上就被砍伐了,正是因为它们的材质好,带来的祸患。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失控”的摊位费 昆山枫景苑农贸市场改造后生意却大不如前了…
下一篇:口碑之作《放开那个女巫》,引人入胜的章节,惊喜不断,脑洞不停!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