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危机 是天灾还是人祸?欧洲制裁俄罗斯为何又被疯狂打脸?
2022年,全世界陷入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能源危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夏天,欧洲各国为省电,纷纷出台各种节能措施,比如限制企业空调用量,商店只要开空调门就必须关上门,甚至有些路灯都直接都不开,或者是隔着两个开一个;而在即将到来的冬天,欧盟为减少15%的天然气消耗,通过法案,强制规定在能源高峰期的用电量要减少5%。
你能想象这些措施既然出自德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吗?可想而知这次的能源危机有多严重,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补贴刺激一下、什么降息减税、经济学家吵吵嘴骂骂街就能解决的,而是关乎到整个欧洲的生存了。
当然,比起欧洲的惨,也有些国家在其中却是赚得盆满钵满,你说能源怎么就出现短缺了呢?是资源枯竭了吗?是天灾还是人祸?欧洲这么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何来的底气制裁俄罗斯而被疯狂打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能源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知道,化石能源三大件分别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全球能源消耗80%以上都是化石能源。天然气比起煤炭和石油来说它的燃烧效率更高,也更清洁,因此也更受欢迎,消耗量在化石能源中的比例每年都在直线上升。
目前,全球已知天然气储量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占到全球的1/4, 同时,它也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二战结束之后60年代,那时还是前苏联,勘探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储备,而西德这边的经济刚好迎来高速发展期,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巨大。所以一个需要能源支撑经济发展,一个则需要把能源卖出去赚钱,因此当时前苏联和西德一拍即合,到1970年,双方达成了天然气长期的合作协议。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但是吧,天然气这个东西它不像煤炭、石油那样好运输,因为它是气体,要是一车一车的运输成本效益肯定不匹配,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漏气的情况,加之当时液化天然气的技术并不成熟,双方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的特点是,前期投入成本会很高,但是一旦建成之后,它的边际成本就会很低,平时的维护也就是查查哪里漏气什么的,因此,对于天然的交易,较为经济的做法就是国与国或者地区与地区之间达成10几20年的合作协议,那些小打小闹的交易方式不划算,也基本不存在。
所以当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约定,天然气用管道运输的方式进行交易,而建设管道所需要的钢铁由西德提供,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管道终于在1973年建成。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间开始了漫长的天然气交易活动。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搜索
之后的20年里,在美苏争霸冷战的环境下,不管美国怎样劝阻,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还是开始向前苏联购买天然气,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么清洁方便的能源就在自己旁边而不用,那不是傻子吗?加之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欧洲各国开始意识到过渡依赖中东石油潜在的危机,他们急需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所以,他们对前苏联的天然气采购更是在逐年加大,到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时,德国1/3的天然气都来自前苏联。
后来,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由于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都要经过乌克兰地区,因此存在巨大地缘政治风险,哪天乌克兰要是不高兴,轻轻松松就能把你的管道给掐断,也就等于掐断了俄罗斯的一大收入来源。为了预防这种风险,俄罗斯陆陆续续又建了几条管道,而最大的那一条就是我们熟知的北溪1号,它是通过波罗的海直达德国北部,不经过中间其他任何国家。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搜索
就这样,源源不断低廉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欧洲各国,整个欧洲从企业的生产到人民的生活都沐浴在俄罗斯天然气的温暖环抱中。而俄罗斯这边,只需拧拧天然气管道阀门,就能躺着赚大钱,双方都其乐融融。
但是这个人吧,常常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你说在80年代石油危机中,欧洲国家知道不能过渡依赖中东石油,但是到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它们却忘了?
因为从2000年开始,英国、德国自己基本上不再开产天然气,产量基本躺平了,英国更是把自己大部分海上油井直接给关停了,同时,由于维护成本太高,它还和奥地利等一些欧洲国家一样,把很多的天然气储存厂也关了。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给欧洲人民吓得不轻,于是乎法国停掉了所有核电站进行检修,就目前,还有近一半核电站不能使用。而德国操作更骚,直接是停掉了全国所有的核电站。
就这样,一顿疯狂操作后,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2010年至2020年短短10年间,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从26%上升到近50%,而德国更是超过一半以上的天然气都来自俄罗斯。但是,即便这样了,他们还是觉得不够,2018年他们又和俄罗斯协商,沿着北溪1号再建一条北溪2号,这条管道目前已经建好,如果不出现俄乌战争这档事,应该早就投入使用了。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搜索
我们不禁好奇,这种影响着自己经济命脉的能源,欧洲为何一半以上的都要依赖俄罗斯呢?或许我们从俄罗斯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就能找到答案,因为俄罗斯有将近一半的财政收入均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而其中80%以上的天然气都是出口到欧洲的,相当于欧洲是俄罗斯最大的甲方,他们在赌俄罗斯不敢停掉对欧洲供气,因为停掉也就等于俄罗斯自己掐断了自己的一大块财政收入来源。当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的简单,经济利益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原因了,总之吧,这些就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能源危机做好了铺垫。
时间来到2020年,疫情爆发,人被锁在家,工厂被迫停工,经济停摆,能源需求暴跌。那几个产油大国一看这个石油卖不动,都着急呀,可不能全部砸自己手上,当时俄罗斯和沙特就此还打了一小波价格战,导致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到负数。之后通过减产,降低供给,才将价格稳定在40美元一桶附近。
结果呢,到2021年的时候,疫情得到缓解,经济得以恢复。你现在回想一下,当时解封的时候,你在家基本都憋了快一年,好不容易解封出来,那还不赶紧吃吃喝喝、旅游度假啥的。更何况是欧美国家,本身就是闲不住的主,这下放出来,突然就迎来了一波报复性的消费,这样一来,导致能源的需求量又突然激增。
而俄罗斯、中东这些能源大国才刚把产量调下来,你这边马上来了一个报复性消费,这也就导致了能源出现短缺。不知道你还不记得,2021年下半年我国出现的煤炭短缺,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当时的油价也从2020年的40多美元一桶涨到2021年的80多美元一桶,短短一年内涨了一倍。最终,这又引发了通货膨胀,而且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你现在回想一下,从2021年开始,关于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经济危机话题的讨论是不是逐渐热闹起来。其实,事情发展到这里还算正常,毕竟这只是市场的短期行为,还在可控范围内,真正引起能源危机全面爆发的还是战争。
时间来到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欧美国家展开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比如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外汇储备以及限制各种商品等等,而其中重点制裁的就是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
其实,对于美国制裁俄罗斯我们都能理解,唯独欧洲制裁俄罗斯让我们看不懂。或许欧洲的政客们认为,我是你俄罗斯最大的客户,你一半的财政收入都得靠我,是你俄罗斯更需要我,所以欧洲才应该是这场能源交易的主导者。你俄罗斯不听话,那我们计划2022年少买你2/3的天然气,到2027年我们要完全摆脱对你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建好的北溪2号管道我们也不用了。
就这样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呢?伤敌多少还不好说,但已经自损800。因为当时本来就已经开始出现能源短缺,加之战争影响,从3月起,国际原油价格一路狂飙,最高干到110美元以上。
同时,受战争影响,本就已经出现通货膨胀的市场一下子就绷不住了,于是乎引发了全球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英国和欧盟通胀干到10%,美国干到8%。不要脸的美国更是开启了全球紧缩的货币政策,连续加息6次,联邦基准利率干到了3%-4%的水平,这使得加息潮也在全球蔓延开来,加剧了全球的动荡局面。与此同时,能源的短缺导致过高的生产成本,使得全球化肥产量锐减,一定程度上又助推了粮食危机。就这么一通制裁后,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局面——全球陷入能源危机,通货膨胀以及粮食危机,你说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再说俄罗斯这边,其实也并不好过,毕竟头号大客户都跟你翻脸了,经济上受到不小的冲击,大家应该还记得,当时我们广大网友在抖音直播间还助力购买了俄罗斯的商品,甚至还一度卖爆出现断货情况。这是商品方面的,今天我们单从能源上来说,因为这个时候能源出现短缺,价格疯狂上涨,就连美国总统都去求沙特增产石油,可见是有多严重。
所以,一方面欧美嘴硬,制裁不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另一方面又因为能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承压,求着沙特增产。你说发达国家都这么老火,何况那些发展中国家了,所有只要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制裁俄罗斯,总有人要买。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天然气因为需要管道运输,不太好卖给别人,但石油那可就是抢手货了,别忘了它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仅次于沙特。
中国和印度正好就成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大客户,今年2月开始,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的石油量直线上升,目前,两国进口俄罗斯石油总量已经超过欧洲。特别是印度,年初还是零,现在已达到将近100万桶每天。有数据预测,由于俄罗斯遭制裁导致石油产量下滑,但却因为叠加原油价格暴涨,预计2022年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可达3375亿美元,比2021年还增长了38%。因此单就能源来看,俄罗斯非但没被制裁,反而大赚了一笔。
这反而让俄罗斯底气大增,可谓能源在手,天下我有,还怕你制裁?既然你不想买我的天然气,得,我直接不卖了,看谁怕谁?后来我们就看到了这一幕,俄罗斯说,不好意思,由于技术故障,输气的涡轮坏了,而这个涡轮,正常要经加拿大运过来,但现在由于西方对我进行贸易制裁,所以涡轮运过来有点麻烦。之后不久,也就是7月11日,北溪1号就彻底关停了。
祸不单行,今年的夏天恰巧又是欧洲近500年以来最热的夏天,从生产的机器到人的生活起居,都需要能源来降温,而欧洲原本最主要的核能和水力发电,因为高温,法国这边核电站出现散热故障,挪威那边的水力发电,因为水库缺水,不得不减少发电量,正好是最需要俄罗斯天然气的时候,结果俄罗斯直接把气给你断了。
这下,欧美就尴尬了,放最狠的话制裁俄罗斯,结果人家能源出口收入不降反增,而搞得自己现在没气用,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进退两难,妥协嘛太没面子,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黑,因为接下来还要面临即将到来的冬天。
如果这样缺气少电的状况得不到缓解,预计这个冬天,欧洲家庭的能源开支又会上涨3至4倍。所以我们看到,欧洲不惜以高价去购买其他国家的液化天然气,特别是美国,一方面怂恿欧洲不要买俄罗斯天然气,而它自己却偷偷的买,然后高价转手卖给欧洲,这波操作着实让它赚了不少。欧洲这边呢?花了不少冤枉钱,还没脾气,因为它需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天然气储备至少要达到80%以上,才能应付得了这个冬天。
欧洲在一顿疯狂买买买后,截止到10月底,天然气整体储罐量已经达到94%,所以即便再有汽运来,他们也没有这么多储气罐去装,反而出现了那些在海上不断运进来的液化天然气都不得不倒贴钱倾销,以至于10月底,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跌到负值,就是因为储气罐不够,想买也没地方装,反而倒逼着出现卖家亏钱倾销的局面。
但这只能说明,目前只是暂时缓解,因为随着冬天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天然气消耗量会不断增加,要是没有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供应,存储的那点汽是不够用的。如果现在新建储气罐,并不经济也来不及,核电站倒是有现成的,但大部分都在维修,不是你想用就能马上能用的,而其他的什么风能、太阳能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新建。思来想去,最经济快捷的能源还得是煤田,这个东西一挖出来就能用。
于是我们就看到,在刚过去不久的2021年能源大会上,欧盟才说要关闭一大批煤炭厂,现在还关什么关,赶紧回来加紧生产。看来能源危机已经让欧盟狗急跳墙了,不久前还义正言辞让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才一年的光景自己就先赖账。
而那两条及其核心的北溪1号、2号管道,9月份的时候,在挪威和丹麦的那节被人为炸毁,四处漏气,至于什么人炸的,大家自行脑补。这下子欧盟反悔想要和俄罗斯和好,天然气这个冬天肯定也指望不上了,所以德国民众自己开始想着法的囤积物资来应付即将到来的冬天,比如:上山砍柴囤积柴火、购买电暖气、电热毯,这也着实让中国的这些商品在欧洲火了一把。金融市场也因此迎来一波炒作,妖股彩虹集团股价短短一个月从17块暴涨到最高45块,着实秀了一把。
这次,可以说,俄罗斯和欧盟已经彻底撕破脸,以前双方不管有何冲突,对于能源交易这一块,并未产生较大冲击,因为双方都相互需要,都是做生意嘛,不用做得太绝,都要着眼于未来。而这下,双方将这种重复博弈撕破脸,转换为一次博弈,政策也变得更加极端。欧盟这边说,到2027年我就不需要你了,而俄罗斯心一狠,既然你不需要我了,那我也就不给你供气了。
其实这个事情嘛,大家都知道是老美在里面搅混水,但是这个时候,中东老弟又跑过来掺和一脚,因为能源危机对他们而言,是千载难逢的赚钱时机,于是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在10月就决定每天要减产200万桶石油,这无疑是给能源危机又添了一把火。总而言之,这次的能源危机肯定会让全世界刻苦铭心,特别是欧洲国家,这个寒冬无疑很难熬。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小说资讯
-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 网红+直播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火星探测、卫星搜寻、星球大战,你有怎样的“天问”?
- 希腊男性雕塑 希腊人的美学,那里越小越好
- 枸杞吃多了会怎么样 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多少
- “妈妈和哥哥被枪杀后,我变成地球最后一个幸存者”:热搜这一幕看哭了……
- 节约粮食倡议书400字作文
- 祖孙三代迎娶同一个妻子,本以为是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故事
- 进击的中东,唯有一声叹息
- 唐山性感老板娘不雅视频曝光,少妇贪心,少男痴情!注定两败俱伤
- 【盘点】5G时代下,相关专业有哪些?
- 毁三观的旧案, 双胞胎兄弟交换身份与女友发生关系, 终酿伦理纠纷
- 腾格尔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如何(腾格尔为什么能)
- 小贝日本游,11岁小七身材发育成熟,穿紧身衣有曲线,瘦了一大圈
- 甩三大男神前任,恋上有家室老男人拿下影后,她人生比电影还精彩
- 女英雄为国为民,先后嫁给3人,却落个精神崩溃服毒自尽
- 墨西哥超大尺度神剧,四对超高颜值情侣一言不合竟开启“换妻游戏”?
- 妈妈对小学孩子的成长寄语
- 面向未来的工程伦理教育
- 用大宝贝帮妈妈通下水道好吗
- 第36章:家庭伦理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看这一篇就够了
- 李玉《红颜》 电影带来的世界44
- 微改造 精提升⑩ | “渔民画云码头”,探索传统非遗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