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评论员曹林回华科大任教,喊话网友“欢迎读我的硕士和博士”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康)“是的,当了20年媒体评论员后,我回母校教书了。”10月18日下午,曹林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刊文透露,已离开供职20年的中国青年报,回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任教。

  曹林表示,当了20年媒体评论员后,自己“可能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个媒体评论员的职业训练和写作使命”,故而选择当一名教授,将后半生献给新闻教育和评论研究。

  “我自己在媒体写评论的时候,就会想着,到了课堂上怎么去讲,怎么把我写作的过程变成一种可以复制的经验,写作的时候就有一种被学生凝视的角度。”曹林说,他看到学生的课堂写作评论得以发表,引发不小的影响,获得某个大奖时,“那种成就感,真比自己的文章发表和获奖大多了!”

  文章中,曹林深情为母校打“call”。他表示,华科有“可敬的大学精神”,有“最好的一群新闻传播学老师”,华科新闻传播学院“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也“欢迎报考我们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欢迎读我的硕士和博士”。

  公开资料显示,曹林于2003年开始时事评论写作,2004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在国内数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作过讲座,著有《拒绝伪正义》《时评写作十讲》《不与流行为伍》等。

  以下内容转自曹林个人微信公众号“吐槽青年博士”:

  

  摘要:我总觉得我一直没有“离开”媒体,没有离开新闻,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写评论、教评论、研究评论,评论是我呼吸的方式,是我“跟中国以及世界的时政、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新闻理论和研究离不开实践,我仍将保持评论写作习惯,为改革鼓与呼,为推动社会进步努力,为学生作一个写作实践的示范。

  是的,当了20年媒体评论员后,我回母校教书了。离开中国青年报这个亲爱的母报,回到我亲爱的母校母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当一名教授,将后半生献给新闻教育和评论研究。其实我的工作调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写下这个标题时,仍有一种“回家”的欣喜,这就是母校对一个学子的感召力。

  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件事上干了20年,对一个传统老报人来说,不算什么,他们很多人把一生都献给了一家单位,从毕业干到退休,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但对当下的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无法理喻,一家单位一份工作能做20年?海运仓2号,就有这样的吸引力,让人以在这个地方工作为荣,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属。工作调动有一段时间,可现在讲课提到中青报的报道,仍习惯性地称“本报”。向别人介绍时,无意识中报社名字仍会脱口而出。

  那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一种报格已经在耳濡目染中融入个人心灵和人格,才会产生的精神故乡眷念感。这20年,我的名字已经跟这家令人尊敬的媒体深嵌在一起,密不可分,我的成长,我的代名作,我的声名,外人对我的认识,都贴了媒体生命的标签。我仍记得20年前,毕业面临选择时,在众多不错的工作中坚定地选择了这里,李方老师把我领进门时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仍记得我写的第一篇头版评论《我们看着日本,世界看着我们》,报社敢于给年轻人机会,让年轻人在大事件和关键事务上去锻炼自己的评论智识。我仍记得,当我的评论在舆论场上引发讨论,川总和坤总是怎样小心翼翼地鼓励和保护我。好大一棵树,这里的文化就是这样,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闯自己的江湖和职业地位,让他们自由伸展,领导的职责不是“当官”,而是用力给年轻人、给好内容撑开一片天空。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几所中国顶尖的大学兼职教授新闻评论的写作,写评论之余,教评论,研究评论,这几种工作毫无违和、互相成就。当我看到学生的课堂写作评论得以发表,引发不小的影响,获得某个大奖时,那种成就感,真比自己的文章发表和获奖大多了!每当受到这种成就感滋养,沉浸在这种快乐中时,就觉得,自己越来越适合当一个老师了。我可能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个媒体评论员的职业训练和写作使命,这时候回大学任教,将自己的实践和所学传授给更多学生,会比在媒体写出一两篇评论,更有价值。新闻学界和业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专业共同体,我从事这个职业20年所积累的经验,应该反哺给培养我的学院,用新闻实践滋养新闻教育。

  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母校母院的邀请,回到常让我魂牵梦萦的森林大学。我热爱这里,这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这里有我敬爱的师长和兄长,这里有最好的一群新闻传播学老师,这里有无数个喊我“学长”“师兄”的年轻人。我爱我的母校,不只是她是母校,更重要的是那种精神契合与认同。我在多本书的致谢和多个演讲中提到至今仍让人深受触动的事,我也常常跟学生们讲,让他们感受可敬的大学精神:

  想起上世纪90年代末办校园报刊,尖锐的评论引发争议,甚至带来一些麻烦。何锡章教授、吴廷俊教授顶着压力保护着学生,把可能被“大帽子”吓得战战兢兢的学生紧紧地护在身后。我还记得吴老师在学院大会上力挺学生时说,我们教授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学生所批评的那种水货教授?学生有这样的批评精神,是我们学院的光荣。这种包容和鼓励,需要多么宽广的胸怀。

  10年前,学院30周年院庆时,我有幸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我说,我从业这些年,批评过不少公共部门和大学,但一直不忍心对母校下口,没批评过母校。当时的校长李培根院士后来讲话时呼应了我这段话,说,曹林校友说,不忍心批评母校,对母校下不了口,我想说的是,如果母校有问题,也应该去批评,我们以培养出能够帮母校挑问题、客观公正地批评母校的毕业生为荣。前段时间回母校与李院士聚会时,还聊起这段对话,李院士笑得很开心。20年的时间,我离开大学后,认识了很多人,走了很多路,历尽千帆,足够忘记很多事,但这些,会永远留在我们脑海里,成为知识和精神生命的一部分。如今,这种精神又感召着我回到母校,作为一个游子,有幸回到和融入这个共同体,延续这种精神。

  有篇常被翻出来转发的经典的文章,盘点改革开放后6位令人尊敬的大学校长,一共6位,武汉就有三位:武大的刘道玉校长,华工的朱九思校长,华师的章开沅校长。一个地方出3个名校长、大师校长,不是没有理由的!包容创新的教育氛围,重才惜才的城市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总能开风气之先。

  我总觉得我一直没有“离开”媒体,没有离开新闻,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写评论、教评论、研究评论,评论是我呼吸的方式,是我“跟中国以及世界的时政、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新闻理论和研究离不开实践,我仍将保持评论写作习惯,为改革鼓与呼,为推动社会进步努力,为学生作一个写作实践的示范。

  欢迎报考我们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欢迎读我的硕士和博士,一起推进新闻实务和评论写作的研究,让新闻实务更有“学”,让写作课成为通识课!

上一篇:庆祝母校95周年华诞!广西大学第四届校友足球联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山东省济宁市:数据赋能 网格服务 全面助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