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吗,今年17个考生中有1人可以上一本
6月7日,上千万中国学生踏入高考考场。据教育部信息,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其中高三应届生1078万,再创历史新高。考虑到2022年全国出生总人数只有956万,估计今后高考人数“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不大了。
在很多人眼中,进入一流大学是考生取得个人和职业成功的入场券。高考表现关乎学生的未来,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此,每年的高考时刻都会引发全民的关注。
很多建筑工地、娱乐场所等易发出噪音的场合,被倡议暂停作业或营业;百姓被呼吁多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以确保考生赴考路上的畅通;中国酒店“高考房”预订量迎来高峰,多地酒店推出“高考安心住”礼遇,将考生客房安排在更安静的楼层,并赠送备考大礼包和咖啡为考生提神醒脑……
为了给孩子助力,不仅是考生的妈妈,有的爸爸甚至穿起了旗袍,以期为孩子能够“旗开得胜”讨个好彩头。
据说今年本科录取率40%左右,一本录取率为6%,211录取率为2.4%,985录取率0.79%。
这样算起来,两三个孩子中有一个能上本科;17个孩子中有1人可以上一本;42个孩子中有1人可以上211;103个孩子中有1个孩子可上985。
能上985的孩子在考生中已经是百里挑一了。多少个考生中有一个能上清华北大?肯定是数以千计都不止了。
所以,理性地分析,不管社会多么配合、家长怎样助力、学生如何拼搏,能通过“独木桥”进入理想大学的孩子,都只是考生中的少数。多数考生只能尽量冷静、平和地面对现实,学会理性地去面对可能的“挫折”。
客观地讲,如果不是发挥特别失常,考生一般都能考出真实水平。高考成绩如何,重在平时积累,而高考这几天仅是走完一个过程而已。当然学校和志愿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弥补一些遗憾。
高考无疑是人生当中的一次重大机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人生来说,高考只是无数考试中的一次,人生当中还要面临很多大考,还有很多机会。所谓“一试定终身”的说法是片面的、不客观的。
成功之路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成才之道却有万千条途径可循。高考只是开启未来的一扇大门,并不是唯一成才之路,千万不能因为高考的失利而否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年轻人的未来都拥有无限的可能,可以通过其他很多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对于那些没有获得理想成绩、又不那么雄心勃勃的考生来说,可以考虑选择高职,高职招生人数比本科生要多——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同样需要有一定专长的技术人才。当然,也可以选择明年再战,这几年高考复读生占全国考生人数的比例都超过了15%。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管结果如何,高考之后考生都将迎来新的人生阶段。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做最好的自己。
上一篇:精品解析|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2卷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下一篇:想要在职获得研究生学历可行吗,在哪里可以报名?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
- “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让这所高职院校交出亮眼成绩单
- 田浩江×毛尖|《角斗场的<图兰朵>》:重新发现汉语呼吸系统
- 冠军诞生!
- 悬疑小说在网文平台走红背后《十日终焉》作者:我的写作是一场与读者的博弈
- 解读广州前三季度“成绩单”:新动能持续发力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学院: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 全国现当代文学青年学者汇聚上海大学,深度讨论人文学术
- 揽胜运动:成都挑战者的聚集地
- 探索“有趣高效”课堂!郑州24中第十四届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启动
- 拼搏路上洒下如花歌吟
- 山东人社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有这些大招
- 近300件百年意大利展品在渝开展 展示欧洲艺术设计传承和发展
- 儿童友好|“竹够精彩”
- 报考托福有什么要求
-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遵义职院:提升办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职教人才
- 网售处方药监管趋严
- 玉米播种机“水土不服” 四川岳池破解乡村人才匮乏 引来的博士科研团队小试牛刀
- 2023秋季仲景健康节缤纷活动花式养生,中医药文化蓬勃绽放
- 原创中冠广州影豹2-1击败上海同济,将与彬州辉龙争夺一个冲乙名额
- 托福独立作文没写完
- 高考报名明日启动,这些重要事项须明晰!
- 让老年人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 创意展活力 数字赋新生
- 西南交大、石室中学与郫都区三方携手 西南交大实验小学揭牌启用
- 江门摩托车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