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英国大学生头疼就诊,经过检查后医生发现他没有大脑
在平时偶尔犯下一些愚蠢的错误时,我们常常会自我调侃一句:“怎么好像没脑子一样。”
实际上,在说这句话的同时,我们也是在变相地肯定“大脑”的重要性。
确实,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十分精密的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一个器官,连医学临床对“死亡”的判定,都是以“脑死亡”作为最高标准。
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1980年,一名英国大学生因为头疼来到医院就诊,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竟然惊讶地发现,这个人压根没有长大脑!
这一结论令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然而影像学的鉴定照片却百分百无法作假。在惊诧之余,医生也对这名男子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1980年的《科学》杂志上面,曾经记载了一桩“奇闻”:
那年夏日,英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笼罩在艳阳与高温之下,道路上的人们大多行色匆匆,谁也不愿意在户外的烈日下多呆一分钟。
就在这样的高温之下,一日,谢菲尔德大学附属医院里来了一名神色憔悴的年轻男人。
在办理了一系列的挂号手续后,这名年轻的男人坐在了医生对面,开始自述病情。
原来,年轻男人是一名大学生,化名为马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马克总觉得自己的脑袋涨得发疼:
最一开始,马克只以为是受风感冒,因此去药房开了一些感冒药给自己吃,可是一连吃了四五天,马克的头疼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的趋势;无奈之下,马克只好来到医院,希望医生能够帮他找到病因。
听完了他的叙述,医生先是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他的头面部外表,然而却并没有发现任何肿胀受伤的痕迹。
随后,医生为他开具了相关的影像CT扫描,计划帮他查一查大脑内部是否有病变。
很快,CT的结果就被反馈到了医生的手中。
可是,当拿到CT结果后,值班医生不由地大吃一惊,整个人霍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连连叫道:“这不可能啊!”
说着,这名值班医生匆忙跑出了办公室,仅仅在几分钟后,这名医生带着另外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回到了诊疗室。
而那名长者,正是在谢菲尔德医院里颇有名望的一位脑神经科教授,约翰·罗德。
在看到马克和他的CT结果后,罗德教授也觉得不可置信:
原来,马克的CT结果显示,他的头颅里原本应该是大脑的位置,被一大片浓重的黑色阴影覆盖,没有任何大脑存在的痕迹——换言之,马克压根没长大脑!
罗德教授已经研究了数十年脑神经,他坚信一个没有大脑的人是无法正常地行走、生活的。
因此,不信邪的罗德教授又很快为马克安排了数个不同角度和不同功能的影像CT,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他的大脑。
在罗德教授的坚持之下,终于,他在这名“奇葩”的病患的颅骨边缘处,找到了一层仅有1.5毫米厚度的脑灰质;
离谱的是,除了这一层薄薄的脑灰质以外,马克的大脑里全都被脑脊液所填满,他的大脑是真正意义上的“脑海”!
在医学临床上,没有脑子、只有脑脊液的患者属于重度脑水肿患者,这种患者往往压根撑不了几天,哪怕在全副医学设备的帮助下,也会很快死亡。
然而,马克不仅全须全尾地站在罗德教授的眼前,更是除了头痛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不适,他吐字清晰、说话流利、逻辑缜密,有着高超而敏锐的反应
——更离谱的是,在马克的学生证上,马克竟然还是一名数学系的高材生!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的病症,在征得马克的同意后,罗德教授先是为马克做了一整套智商测试。
可是,这套普通人只能拿到90到110的IQ评分的智商测试,“没有脑子”的马克却竟然拿到了高达125分的超高IQ评分!
随后,罗德教授又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丈量了马克的大脑,结论同样令人震惊:正常人的大脑约重1500克,可是马克的大脑仅有300克左右,相当于仅有别人的五分之一大小。
五分之一大小的大脑,却有着能够超过大多数人的智商,如此匪夷所思的结果让罗德教授百思不得其解,他甚至开始怀疑大脑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并且就此在英国范围内展开了一项新的科学研究,投刊在了《科学》杂志之上。
——而随着他的研究和报道,更多的“无脑人”被逐渐发掘了出来……
2007年的法国马赛,一名驱车在道路上飞奔的男子突然感觉左腿一阵麻痹,险些失去了踩下汽车踏板的力气。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男子很快来到当地的某医院就诊。
可是医生反复查看了他的左腿,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医生只好为他安排了脑部CT和核磁共振扫描,希望能找到病因。
很快,一个令人震惊的影像诊断结果送到了医生的手里:该男子的颅脑中只有一片黑乎乎的阴影,完全看不到大脑的存在!
男子很快被转到了神经内科的主治医师昂内尔·傅里叶的手里。
傅里叶反复研究了男子的CT成像,最终难以置信地承认,在这名男子的大脑内,“灰质和白质已经完全被挤到了两边,而原本应该只是用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的脑脊液却占据了90%以上的位置。”
为什么这名男子的大脑中会存留有如此之多的脑脊液?医生仔细询问了该男子,终于找到了缘由:
原来,该男子还是个婴儿时,他曾经因为一些意外而罹患脑水肿,因此被迫接受了相关手术,在大脑安装了一个支架,定时为他排出一些脑脊液;
不过,随着他的年龄渐长,脑脊液排出得越来越少,医生便认为他幼年时的“脑积水”症状已经痊愈。
因此,在14岁时,男子再度接受手术,将植入他脑中的那根支架取了出来。
然而,男子的脑积水症状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消除。
由于没有了支架的辅助,男子颅脑中的脑脊液越来越多,甚至开始一点点侵蚀他的大脑,最终将他的大脑挤压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尽管这些年里,男子的脑脊液不断对他的大脑形成压迫,乃至于占据了他大脑中的“全部江山”。
然而男子却并没有任何不适,他甚至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有着不错的收入和幸福的家庭,还和妻子生下了两个健康活泼的儿子。
如果非要对比的话,该男子唯一和那名英国大学生马克不一样的,大概就是智商了。
在一系列的智商测试中,这名法国男子只拿到了75分。
这个分数固然比普通人要低一点,可却完全不属于智力障碍,而男子平时的社交和工作更是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令人啧啧称奇。
无独有偶,美国也曾经出现过一个先天大脑发育不足的男孩:
早在还未出生时,这名男孩的母亲就在产检的过程中,被医生告知自己的孩子患有“先天性无脑畸形症”。
在CT成像当中,这名男孩的颅脑内仅有2%左右是大脑,其余地方全部被血液和脑脊液所占据。
当时,医生曾委婉地劝说这对父母放弃孩子,然而母爱战胜了一切,母亲最终坚持将孩子生了下来——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奇迹也随之出现了:
在医生和父母的不断努力下,这名仅有2%大脑的男孩逐渐学会了爬、坐、甚至学会了思考和说话。
到男孩八岁时,除了不能自主行走,他和其他的男孩已经别无二致,这一切都让为他检查的医生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同样在2018年,我国的报道中也曾经出现过一名大脑发育不全的女性。
那是一名24岁的女性,因为总是头晕恶心而跑去当地医院就诊。
在CT扫描结果之下,医生愕然发现她压根没有小脑,然而无论是运动还是表达,这名女子和其他人并无异常,甚至还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在这名女性的回忆中,除了小时候发育得比别人相对缓慢一些以外,自己的成长经历十分普通,甚至压根没觉得自己比别人“少一块脑子”,直到这次身体不适,才知晓了这一匪夷所思的消息……
实际上,早在1980年,罗德教授在接诊过马克以后,他就开始四处搜罗有关“脑水肿”病愈后的患者情况,并专程前去探望患者,为他们再次检查身体。
令他惊讶的是,在这些脑水肿患者当时的CT成像里,有95%以上的人在患病后,原本的大脑位置变成了一片漆黑,甚至其中还有十分之一的患者已经到了几乎完全找不到大脑的程度。
然而,这些人不仅言谈举止毫无问题,大多数人甚至在之后的智商测试中拿到了超过100分的高IQ评分,这不由得让罗德教授在大吃一惊的同时,开始思考大脑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出于科研探讨的想法,罗德教授将他搜集整理到的诸多病例汇总合一,在《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以“你的大脑真的必不可少吗”为题目的论文,该论文一经刊登,顿时在医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一小部分医生研究了罗德教授的资料,震惊于其中的内容,并且想要尝试发掘;而大多数医生还是认为罗德教授“哗众取宠”,大脑的不可替代性早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证实,罗德只不过在编纂资料,试图博人眼球。
这一被大多数人盖棺为“谣言”的论文,直到2007年那名法国男子的出现才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
随后,更多的脑神经科学专家投入了进来,希望能够破解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大脑之谜”。
而在接诊了法国男子的主治医师傅里叶看来,这些案例足以证明人体的脑组织自我可塑性非常大:“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人体的脑组织大概率会自我修改,以求适应自身的脑损伤。”
而在加拿大的神经学家约翰·安德鲁的眼中,这些“无脑人”也从侧面印证了科学家们的另一个研究,那就是人一生大概率只会使用自身10%左右的大脑。
在安德鲁的研究里,人体的许多器官都具有“记忆存储”的功能,比如心肺等器官,在完成自身的血氧循环以外,更是兼顾了部分大小脑的工作,并且自我进化出了记忆功能,这也使得大脑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繁忙。
同样有类似想法的还有美国的小儿脑科医生马科斯·马克。
在他对好几位出生前、或出生后就伴有脑部缺陷的婴儿进行跟踪研究后,马科斯认为,人类的大脑是会不断自我进化的:
“也许在经过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缓慢成长后,这些患儿们原本消失的脑组织的功能已经逐渐被大脑其他部位所替代,并且正常地发挥着他们的作用,所以才会看起来同常人一样。”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也有科学家提出了数年以前曾经被否决过的一种猜测:或许人类并不完全是在用脑思考,也有可能用“心”亦或者其他器官在思考并且行动。
这一想法曾经在2003年的《卫报》上被科学家提出,而佐证这一猜测的除了“无脑人”的例子以外,还有一些曾经参与过器官移植、并且在这之后做出了和过去截然不同的行为的患者做案例:
例如一名在前60年都十分“宅”的男人,在接受了心脏移植后突然开始变得热爱高强度运动;又比如一位性格温和的患者在接受了死刑犯的肝脏移植后,性格变得易怒且极端,最终因为伤害罪而入狱服刑。
尽管在论文方面,这些证据显得并不如“无脑人”的CT结果一样清晰、直观,但是也成为了科学家们的新一轮研究方向。
或许有一天,有人发现,“大脑”也并不那么重要,又或者某一天,“大脑移植”也将被提上医学日程,而这些,都将是现代的我们仍然无法参透的领域,也是交给未来的未解之谜……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
- “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让这所高职院校交出亮眼成绩单
- 田浩江×毛尖|《角斗场的<图兰朵>》:重新发现汉语呼吸系统
- 冠军诞生!
- 悬疑小说在网文平台走红背后《十日终焉》作者:我的写作是一场与读者的博弈
- 解读广州前三季度“成绩单”:新动能持续发力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学院: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 全国现当代文学青年学者汇聚上海大学,深度讨论人文学术
- 揽胜运动:成都挑战者的聚集地
- 探索“有趣高效”课堂!郑州24中第十四届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启动
- 拼搏路上洒下如花歌吟
- 山东人社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有这些大招
- 近300件百年意大利展品在渝开展 展示欧洲艺术设计传承和发展
- 儿童友好|“竹够精彩”
- 报考托福有什么要求
-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遵义职院:提升办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职教人才
- 网售处方药监管趋严
- 玉米播种机“水土不服” 四川岳池破解乡村人才匮乏 引来的博士科研团队小试牛刀
- 2023秋季仲景健康节缤纷活动花式养生,中医药文化蓬勃绽放
- 原创中冠广州影豹2-1击败上海同济,将与彬州辉龙争夺一个冲乙名额
- 托福独立作文没写完
- 高考报名明日启动,这些重要事项须明晰!
- 让老年人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 创意展活力 数字赋新生
- 西南交大、石室中学与郫都区三方携手 西南交大实验小学揭牌启用
- 江门摩托车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