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选自《战国策》,试题难不难?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1-12
手机版

  闲话少说,直接把“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高考1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截图奉上:

  

  题目下面有注明,这篇文言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写的是孟尝君受魏王委托向赵、燕两国借兵以抵御秦国的故事。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后十分惊慌,连夜去见孟尝君询问对策,孟尝君则提出了向诸侯借兵以保全魏国的策略。于是魏王央求孟尝君前去游说,并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马车,以壮其行程。

  孟尝君先来到赵国借兵,但被赵王当场拒绝,告诉他说:“寡人不能借兵给你。”

  

  孟尝君便以为赵国借兵是为了“效忠大王”的说辞,先是对赵王晓以利害,让赵王意识到魏国的存在对赵国的作用,以及魏国的灭亡对对赵国产生的危害。最后成功说服赵王,答应借兵十万,战车三百辆。

  接着,孟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先是来一番叙

  旧,目的是为了增进感情。但燕王并不买账,也拒绝借兵给他。孟尝君不得不改变战术,说了一句不借兵我就走了,但同时也撂下了一句让燕王摸不着头脑的话:“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如果说孟尝君向赵国借兵时所讲的道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唇亡齿寒”,那么他向燕王借兵则有些恐吓的意味,说明如不借兵援魏,魏国则有可能和秦国委屈结盟,而造成魏、韩、赵、秦四国全力攻燕的严重后果,迫使燕王不得不借兵给他“兵八万、车二百乘”。

  

  于是孟尝君带着赵国的十万兵马和三百辆战车,会同燕的兵八万,战车二百辆,浩浩荡荡开往魏国。

  魏王大喜,对孟尝君说:“您这么快就借到了燕国、赵国的军队,而且还借了这么多,我魏国能够保住了。”

  秦王听说魏国借了赵、燕两国好得多军队,心里有些害怕,便放弃攻打魏国的计划,并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

  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

  《战国策》一书,重点在于一个“策”字,讲的是七国为生存或为各自的利益而实施的各种谋略和策略。

  

  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昭襄王二十四年,“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

  当时魏国的国君应该是魏昭王,《史记·魏世家》中也记载道:“(魏昭王)十三年,秦拔我安城,兵到大梁,去。”而且,孟尝君在魏昭王时曾做过魏国的宰相。

  《燕召公世家》和《赵世家》中都没有相关的记载,根据《秦本纪》推算,燕国当时是在燕昭王时期,而赵国当时的君主是赵惠文王。

  

  然而无论是《秦本纪》还是《魏世家》,都没有孟尝君替魏国向燕、赵两国借兵的片言只语,但两文中却都有秦军兵到大梁而离去的记载。《秦本纪》中说“秦军去”的原因是“燕赵救之”,《魏世家》虽然没有说明秦军“去”的原因,但可以肯定地说,也是因为燕赵两国的援军到了。

  高考试卷为这篇文言文设计了五道题,共计20分。这五道题其实并不难作答,但这需要有较好的文言文基础。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几乎全部是阅读理解题型,其内容包括现代文、文言文、小说、唐诗和宋词等,侧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大概就是今后语文学习的发展趋势。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16年永城职业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下一篇:2021年《商科人才就业前景报告》正式发布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