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办小学在校托管服务渐成刚需 部分学校名额稀缺得靠“抢”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学生的校内托管是许多家长关注的事情。 VCG供图

  公办小学在校托管服务渐成刚需,广州多区将其列入“民生实事”

  孩子中午睡得好么?下午放学后在干嘛?进入开学季,很多家长一边上班,一边牵挂在校托管的孩子。广州市各学校开展的校内课后服务,特别是在校午休、下午课后托管等服务,有效缓解了学生午托和“四点半”无人照管难题,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

  校内课后服务作为“民心工程”,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吗?家长的满意度如何?近日,新快报记者采访学生家长,了解天河区、越秀区、黄埔区、海珠区、荔湾区等区多所公办小学课后基本托管服务情况后发现,开展午休托管和下午课后基本托管,满足了许多家庭尤其是双职工和二孩家庭的“刚性需求”。不过,一些公办小学由于午休条件有限,“平躺睡”名额得靠“抢”。

  政策要求:午休托管课后托管百分百保障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各忙各的,有心兼顾也分身乏术。”“老人年纪大,又要接送孩子又要买菜做饭,忙不过来。”“家里两个娃,都是我们带,一个上小学,一个幼儿园,不托管不行。”

  ……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学生家长纷纷吐露心声,道出了双职工家庭、二孩家庭的为难之处,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校内课后基本托管服务的“刚性需求”。

  为解决家长密切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生托管问题,广州市各区纷纷出台政策。

  越秀区先后将“在全区20所小学试行下午课后校内托管”“在全区54所公办小学全面开展下午课后校内托管,实现全区公办小学下午课后校内托管全覆盖”列入2017年、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

  无独有偶,天河区在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中提出,要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学生校内课后托管工作体系,解决小学生课后无人照管的难题。从2018年5月起,全区公办小学全面实施校内课后托管服务。

  2018年,黄埔区印发公办小学校内课后托管实施方案,各公办小学结合实际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内容包括下午课后托管时段安排学生自习、做作业,鼓励和倡导开展“每天阅读半小时”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等。

  同年8月,番禺区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全区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从2018年9月3日起,全区中小学校全面实施普惠型基本托管,即午餐、午休、自习、做作业等基本看管服务。普惠型基本托管收费标准原则上为10元/日(包括午托及下午课后看管的时间段)。

  天河区参加课后托管的学生近3万人(根据2019年天河区政府工作报告);越秀区小学校内托管实现全覆盖,惠及学生3.74万名(根据2019年越秀区政府工作报告);荔湾区优质午休“平躺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惠及学生9万人(根据2022年荔湾区政府工作报告)……随着校内课后托管全面铺开,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学生午托、“三点半”“四点半”难题。

  “没有什么要求,尽量完成作业,待在学校等我们去接。”家住黄埔区的学生家长黄女士说,由于工作“朝九晚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她认为校内课后基本托管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了孩子中午吃饭、休息,以及下午放学后无人照管的难题,满足了家长最基本的需求。

  2022年发布的《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全力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做到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主动作为,做到午休托管和下午课后托管百分之百兜底保障。下午课后托管以基本托管服务为主,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

  记者走访:各区收费不一 多数家长满意

  “想在学校躺着睡,名额要抢。”家长胡先生的孩子就读于越秀区一所公办小学,他说,由于他孩子就读的学校场地条件有限,没有更多空间安排专门的午休室或提供真正“平躺睡”的床位,所以学生在课室里午休,用桌子或椅子拼成的“临时床位”有限,导致学生在校午休“平躺睡”的名额有限。

  “学生把课室的桌子、椅子一拼,就躺在上面休息,但课桌椅也是有限的,想在学校午休的孩子多了,报名慢了一步的孩子就要‘打地铺’。”学生家长曾女士介绍她亲眼看到的天河区一所公办学校学生在校午休的真实画面:有的孩子睡在拼起来的课桌上,有的孩子躺在拼起来的椅子上,还有几个孩子把自备的垫子铺在地上,“以地为床”。

  家住越秀区的学生家长林先生说,他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中午在校休息,可以在靠背能放倒的椅子上“平躺睡”。同为小学新生家长的齐先生,对孩子就读的荔湾区公办小学提供的午休服务表示满意。他说,目前,孩子午休暂时在学校的功能室“过渡”,自备垫子、被子、枕头和眼罩,可以躺在地上午睡,听老师说以后会有固定的午休室。

  “自2022年9月起,学校午休托管及下午基本托管将适当收取服务费……”天河区一所公办小学学生家长告诉新快报记者,学校去年通知,基本托管由学校教职工负责管理,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室内自主开展阅读、作业、学习。学生在校午休,能“平躺睡”的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天2元;下午课后托管分时段收费,按每课时5元计算,每人每天收费不超过10元。此前,学生中午在校休息和下午课后基本托管是免费的。

  胡先生说,孩子在校午休收费每天5元,总费用为435元,下午课后基本托管收费每天10元,总费用为860元。在学校参加家长会时,林先生了解了学生在校午休和下午课后基本托管的收费标准:午休每人每天5元,下午课后基本托管至18:00,学生进行阅读、写字,每人每天10元,学期末根据实际情况多退少补。

  开学季,黄女士收到了孩子就读的黄埔区公办小学发给家长的课后服务报名通知,称新学期,学校将继续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校内课后基础托管服务。每周一至周五,午休托管收费每人每天4元,总费用384元;晚托分段收费,每段4元,每人每天最高8元,总费用760元。

  家住海珠区的学生家长庞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他的小孩就读一所公办小学,在校午休和下午课后基本托管,他记不住具体收费标准,但午休和下午课后基础托管是要收费的,由家长交给第三方机构。“收得不多,重点是在校托管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我很满意”。

  根据媒体报道,此前,海珠区教育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分为常规托管服务和特色托管服务,前者以安全看护学生午饭、午休和学生自习、做作业等为主,由区财政全额保障,家长无需缴纳费用。

  与上述4个区的公办小学课后基本托管服务有所不同的是,新快报记者了解了荔湾区两所公办小学的相关情况后发现,两所学校的学生在校午休、下午课后基本托管都是免费的。“目前没有通知家长交费。”孩子就读其中一所公办小学的家长齐先生表示:“如果学校要缴费,那也能接受。”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通知》要求,课后服务以校内供给为主、购买服务为补充,一般由学校组织开展,由本校教职工(含身体健康的退休教职工)承担。学校不得把课后服务工作完全交给第三方社会机构。课后服务要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合理分担校内课后服务运行成本。

  专家:让孩子“舒适午休” 政府家长都值得投入-新快网-新快报官方网站

  

  ■让孩子在学校内“睡个好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VCG供图

  趴着睡、拼桌椅、“打地铺”……学生午休睡姿广受关注

  趴着睡、拼桌椅、“打地铺”……近日,新快报记者对话学生家长,发现家长们在充分肯定和支持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同时,对于能否真正实现学生在校“平躺睡”表示关注。有专家建议,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让他们能“躺着睡”,政府和家长都值得投入。根据广州市教育部门相关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在校睡眠管理,积极创设学生午休“平躺睡”条件,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舒适午休”服务。

  家长:趴着睡、拼桌椅还不如“睡地上”

  “学校‘平躺睡’有名额限制,报名学生超额,多出来的学生要么趴着睡,要么回家睡。有家长没办法,只能让孩子趴着睡。”越秀区一名小学生的妈妈告诉新快报记者,孩子正在长身体,午休是挺重要的。她没有让孩子在校午休,而是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家托管机构,每月午托费用为1100元,专人负责接送、做饭,有午睡的床位,“主要是让孩子中午有个地方好好休息”。

  “与其睡桌子椅子,不如睡在地上,学生和家长不用担心掉下来。”见过天河小学生在校午休的“睡姿”,曾女士表示“安全第一”。她说,比起校外托管,校内托管更让家长放心,所以,她认为应该尽量在学校解决学生午休的安全问题。考虑到课桌、椅子拼成的“临时床位”过于狭小、缺乏防护,“翻个身都担心会掉下来”,她建议让孩子“睡地上”,这样可以更安全、更舒适。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全力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在校睡眠管理,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挖潜场地空间、增添设施物品等措施,积极创设学生午休“平躺睡”条件,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舒适午休”服务。鼓励各区提高补助标准,安排有关专项经费用于改造场室、增设午休床铺(垫)等。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番禺区从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着力推动“舒适午休”学校示范点项目,在每个片区打造1个至2个学校示范点。第一期13所“舒适午休”学校示范点项目已经完成,改造午休场室29个,投放午休床共计1600张,逐步实现服务质量从“提供基本看护”向“优化服务环境”提升。

  校内托管怎么收费?家长呼吁“多沟通”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走访中留意到,校内课后服务作为一项与学生及家长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学生家长的知晓度、参与度仍然有待提升。

  “扫码交钱的时候,才知道是第三方(机构)负责(课后服务)。学校老师不说,我们也没有问。”家长胡先生对孩子在校午休和下午基本托管的印象,主要停留在报名和收费标准上,对课后服务其他情况了解得不多。他说,其实家校之间利用现有的便捷的线上互动渠道,可以做到更好地交流。

  “问孩子,就是在学校做作业、看书。”和胡先生一样,家长黄女士除了被通知报名、交费,对课后服务协议、谁来开展服务、如何明确权责等情况知之甚少,往往是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实际过程。

  “每个班都建了QQ群、微信群,学校和家长可以多点沟通。”家长齐先生建议,学校开展午休托管和下午课后基本托管等课后服务,与学生、家长都直接相关,最好事先征集家长的意见,“如果要收费,那也只能接受”。

  “家长是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重要责任方和重要参与方。”《通知》要求,在校内课后服务实施前,遵照家长自愿原则,由学校、第三方社会机构、家长各方共同签订校内课后服务协议,列明服务内容、费用等事项,明确各方权责关系。

  按照《通知》要求,学校要会同家长委员会及第三方社会机构,按照公益普惠的原则,根据容纳学生人数、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劳务报酬和设施设备损耗、维修成本等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第三方社会机构应对收取的费用进行专账管理,并在每学期末公示收支情况。

  同时,《通知》要求应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密切家校沟通,及时回应家长关切,并鼓励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全流程监督。

  【观点】

  创造条件让同学们能“躺着睡”

  “课后服务是教育的新命题。”知名时事评论员韩志鹏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校内课后服务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小学校的一项重大使命。他认为,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发挥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特长,包括热心的志愿服务的退休教师,“学校教职员工应该是提供课后服务的主体”。

  “午休是课后服务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韩志鹏说,学生下午上课的质量,以及他们的健康,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有没有午休、休息得好不好,“‘趴着睡’和‘躺着睡’的睡眠质量大不一样”。他建议,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同学们能“躺着睡”,保证学生实现优质午休,“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觉得,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生家长,都值得投入”。

  对于校内课后服务产生的成本,韩志鹏建议,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为这项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当然,家长也应该出一点”。但是无论如何,课后服务一定不能是生意,不能营利,一定要以公益为导向。课后服务的经费以及向学生家长收取的费用,必须专款专用,在每学期末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公示收支情况,对学生及其家长有个交代,有关部门应该对此进行监管。

  【知多D】

  开展课后服务应以教职工为主力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各校要积极承担学生课后服务的主体责任,坚持以基本托管为主,课后兴趣类拓展课程为补充,开设辅导答疑、学业拓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锻炼、阅读朗诵、校外活动等课程。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红色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同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通知》要求,校内课后服务,原则上以本校教职工为主要力量开展,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严禁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学校提供课后服务。本校教师可承担的课程,原则上不得引进第三方机构代为提供师资服务,如辅导答疑、阅读朗诵、普通体育锻炼等课程,原则上由校内教职工组织实施。各校引进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在收费标准上,《通知》要求,学校组织的校内课后服务活动由各地级以上市、县教育部门,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根据课后服务成本,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和学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在扣除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进行审核并拟定标准,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各地教育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原则,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确定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原则上同一区域同类项目收费标准应保持相对一致。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加强校内课后服务监管,坚持学生自主自愿选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含涉学生、涉第三方机构乱收费)。各地应定期对辖区内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管,督促存在强制参加课后服务、违规补课、高收费、未落实学校主体责任、第三方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的学校立查立改,确保课后服务规范开展。

  (应受访者要求,家长均为化名)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上一篇:“京”牌种子诠释种业创新
下一篇:农发行延安市分行:以“延安红”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