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称为古代的多功能笔记本,不仅能打小抄,还能当武器!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4-11
手机版

  笏板,是中国古代官员上朝时常用的一种用于记录重要事项和议论的道具。在中国古代,笏板是一种权力象征,代表着持有官职和权力。

  笏板是一种长方形的板子,通常由木头制成,一般上宽下细,手持下方细处,可以拿在手中。笏板的长度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宽度在5-10厘米之间。笏板的表面是光滑的,可以用来书写。

  

  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官员使用的笏板有所不同。一般天子使用的笏板为玉制成,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和权力,多在祭天时使用,还有些朝代一般使用象牙笏板,而低级官员则通常使用较为简单的木制笏板。

  

  笏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当时,笏板是一种用于祭祀的道具,用来记录祭祀仪式的过程和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笏板逐渐成为了官员上朝时的必备道具。在唐代,笏板的制作达到了顶峰,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被广泛用于礼仪和文化活动中。

  

  笏板在中国古代的实际用途非常广泛。传闻在笏板出现之初,是为了避免直视君主圣颜,大臣拿它来挡脸的,后来它被用于记录重要的事项和议论,也可以用来敲击地面以引起注意。在官员上朝时,笏板常常被用来指示官员们的位置和行动,以维护秩序。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如皇帝的加冕仪式和大婚礼,笏板也被用来传递命令和指示。

  

  虽然笏板是一种文化和礼仪的象征,但它也曾经被用来打人。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笏板打人的典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被李林甫用笏板打的故事。白居易当时任宰相,因为李林甫的贪污行为争论不休,李林甫在朝会上动怒,拿起笏板砸向白居易,砸中了白居易的头部,血流满面,这一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除此之外,唐代后期也发生过笏板斗殴事件。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做大,地方节度使开始互相攻伐,叛乱不断。卢龙节度使蠢蠢欲动,意图联合手下反叛。某天,节度使召集手下官员,商讨反叛事宜,早就对节度使所作所为不满的段秀实突然暴起,拔出一旁官员的象牙笏板,对着朱泚的脑袋就狠狠地来了一下,只可惜段秀实最终还是被节度使杀害了。

  

  笏板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和礼仪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代表着持有官职和权力,还被广泛用于记录重要事项和议论,维护秩序和传递命令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笏板已经不再是权力象征和文化道具,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五问日本皮肤科学会专家,敏感肌护肤小白也能用得明白
下一篇:原创古代满门抄斩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偷偷跑掉呢?古代办案程序好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