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经验

栏目:在线教育  时间:2023-04-11
手机版

  ID :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审经验——审计报告该说些什么事?以审计发现的性质来分类!

  如果有人问:审计报告里应该写些什么?

  视角不同,答案不同!

  有人会回答:问题和建议。

  也有人细化一下来回答:情况说明、审计发现或问题、原因、不良影响和审计建议。

  也可以回答:管理问题、舞弊事项、经济责任等等。

  小编试着用从“审计发现”自身的业务性质来回答这一问题!

  仅是一家之言,未必适合所有人,权当参照!

  

  1.确认

  与“鉴证”业务相近,主要指鉴别和证明某人或某项业务做的好不好,对不对的审计事项。

  这里所说的“确认”,单是指那些没有发现不合规、不合理之处的业务。

  比如:你审计了会计报表编制情况,或欠款催收业务,人家完全合规合理!

  很多时候,审计报告里不说这些事项,往往只提一些有问题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的审计报告就完整了,很多时候,领导更关注某些关键业务的执行情况!

  对于关键业务的开展情况,就需要审计人员提出“确认”内容。

  以欠款管理为例:现有欠款有多少,催收进度,未催收原因,催收程序是否完全按制度执行(完全执行了也要写进去)等等。

  简单说,就是给报告使用人说:我审计了哪些东西,业务的开展很顺利,未发现异常等等!

  一定要注意:审计人员只是确认,是合理保证,而不是完全保证。

  

  2.评估

  说是评估,其实也是借鉴“确认与评估”的基本业务来说的。

  这里的评估,单指以“审计视角”或“专业角度”来对业务进行“测算”和“分析”。

  仍以欠款催收为例。

  财务人员可能已经对欠款情况进行了账龄分析,我们就不需要再做账龄分析了,但是,你审计时发现:账龄分析并不足以说明欠款问题。

  还有更好的评估分析方法,或更具价值的视角来进行评估,更有利于业务开展。

  比如:欠款原因分析。

  并没有其他人进行过原因分析。

  但欠款原因对正在执行的催收方式、摧收手段的有效性,影响极大。

  这些原因包括:产品质量或服务出了问题,或欠款人经济困难需要缓一缓,或销售的东西正等待维修,或发票开不出来等等。

  鉴于此,我们可以从欠款原因的视角重新对欠款进行评估和分析,你的分析有利于看出哪些欠款可以快速回收,哪些问题急待解决,哪些欠款可以缓一缓等等。

  对领导的决策有用,对业务开展有利。

  这就是审计的价值所在!

  

  3.问题

  虽然在审计报告里,一般会将所有不合规、违规违纪、管理漏洞、业务风险等等,都当成审计问题来表述。

  但是,在这里所说的“问题”,单指那些需要整改的一系列审计发现。

  比如:未按照合同执行,未按规定开展工业务,管理行为不当,或缺少某些管理动作等等。

  一些合规性问题、管理漏洞和管理不当,都可以作为“问题”类业务。

  是问题,就需要整改!

  4.风险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发现了某类业务之中存在的某些不确认性,或者无法控制预期目标的操作,或内在或外来的威胁较大等等。

  这些,需要引起管理层和执行部门的注意或重视。

  比如:天气预报,未来三天有特大暴雨.

  而业务部门还在执行怕水产品的露天晾晒计划,因该地区极少有暴雨天气,之前的常规预防措施很简陃,并不足以应对这场暴雨。

  没有其他人关注该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出来。

  再比如:欠款催收,单位催收人正要执行一系列极端的催收手段,未向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或备案,这种操作很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且可能性非常大!

  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提出风险所在。

  

  综言

  本文对审计内容所做的分类,是依据小编个人经验得来,缺少严格的定义规范,所以仅供大家参照。

  (1)确认类审计事项。就是告诉报告使用人业务进展没有问题。该类审计发现,不需要提出审计建议,也不需要整改!

  (2)评估类审计事项。分析某些问题或业务的进展程度,或不同视角下的分析测评,审计人员可以提出专业视角的建议,一般不需要整改。

  (3)问题类审计事项。发现了问题,肯定就需要整改,当然要提出审计建议,哪怕提出的建议仅仅是让执行部门出具方案和对策。

  (4)风险类审计事项。发现风险,可以提出一些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建议,如果缺少明确又紧急的“整改项”,可不提出整改类建议或让对方出具整改措施。

  亲,多关注转发!

  举报/反馈

上一篇:索赔的51个机会清单+工程施工合同的60个时间限制点
下一篇:买到沣西又遇延期,蓝光·雍锦湾苦尽甘来了吗 | 房哥验房报告76期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