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20 高考后防诈骗小贴士

栏目:教育机构  时间:2023-02-21
手机版

  1.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姓名、考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诈骗。

  2.可花钱更改高考成绩

  诈骗分子向考生和家长谎称其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高人,可以修改高考成绩。

  温馨提醒:

  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后,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网站均设立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3.花钱买“内部指标”

  骗子称其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向考生和家长索要“打点费用”“好处费”等进行诈骗。

  温馨提醒:

  当出现部分高校投档人数不足而进行“补录”时,各地高招办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会以打电话的形式告知家长,更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缴交各种费用或索要“好处费”。

  4.低分能“跳档”录取

  每年招生期间,都会有人自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能录取到本科院校。

  温馨提醒:

  高考录取严格按照划定的分数线分批次投档,只有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相应批次最低投档控制线,并填报相应批次志愿才有可能获得投档录取机会。所有可以声称“跳档录取”的都是诈骗行为。

  5.谎称提前发放助学金

  骗子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骗子指挥受害人网上或ATM机转账。

  温馨提醒:

  任何需要在ATM机进行操作的陌生来电极有可能就是诈骗电话。关于奖助学金等,要通过学校相关部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切莫贪小便宜、因小失大。

  警方提醒

  总之,所有的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无论是查分数还是填报志愿都要通过正规网站进行操作,同时要保证个人隐私不泄露,不要轻易将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

  举报/反馈

上一篇:山东2023年艺考12月8日起打印准考证 考生须于12月1日-5日完成防疫信息填
下一篇:如何学好八年级数学?多练重点题型,这些题型需做到耳熟能详

最近更新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