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學:春風化雨 立德樹人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西藏民族大學坐落在渭水之濱古都咸陽,是西藏和平解放后黨中央為西藏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走進西藏民族大學秦漢校區,在“團結廣場”景觀石上,可以看到哈達纏繞石榴的造型,景觀石底部刻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字樣,寓意各族師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多年來,各民族學生在這裡共同生活和學習,繪就了一幅幅民族團結動人畫卷,奏響了一曲曲民族團結時代贊歌。

  在西藏民族大學2023級新生開學典禮暨教師節表彰直播大會上,2023級網絡空間安全專業學生深崢玉珍分享的“民大故事”,感動了現場所有師生。深崢玉珍的奶奶查洛是西藏公學(現西藏民族大學)1960級農業專業學生,爸爸平措是西藏民族學院(現西藏民族大學)1986級漢語文專業學生,三代人的求學之路都烙上了“民大”的印章。深崢玉珍一家不但見証了學校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也將民族團結的佳話續寫得生動且形象。

  開學典禮恰逢教師節,深崢玉珍的奶奶和爸爸與多年未見的老師相擁,獻上了哈達和鮮花,表達了綿綿的情誼和深深的祝福。雖然幾十年未見面,但奶奶查洛還是一眼就認出了88歲的王聯芬老師,那個像媽媽一樣照顧和教育他們的老師。

  王聯芬是分配到西藏公學的第一批藏漢雙語青年教師,在這裡一干就是30多年,為西藏的民族教育事業默默奉獻了一生。那個年代,學生百分之九十都是翻身農奴的子女,從來就沒有踏進過校園的大門,初到學校什麼也不懂。在這種情況下,王聯芬白天當老師,晚上當父母,和學生同吃、同住、同勞動,為學生做衣服、理發,帶著學生搞好個人衛生,學生生病了帶去醫院看病,深夜去學生宿舍查鋪,為他們蓋被子,和學生交流溝通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由於長了一張娃娃臉,面容可親,學生們都叫她“娃娃老師”。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歲月,那些記憶仍深深地印在王聯芬的腦海裡,歷歷在目,久久不能忘懷。

  六十余年,從西藏公學到西藏民族大學,正是因為有無數個“王聯芬”的默默付出,學校先后培養出11萬余名畢業生,奮戰在西藏各條戰線,成為建設西藏的主力軍,成為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力量。

  建校以來,西藏民族大學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形成了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重點,校園文化沁潤、課上課下呼應、校內校外配合的工作格局,堅持立德樹人,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各方面,為黨和人民、為西藏各項事業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

  作為新一代西藏民族大學學生,深崢玉珍告訴記者,雖然來到學校隻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同學們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氛圍深深感染著她,她將秉承校訓,刻苦學習,增長才干,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西藏發展需求,爭做具有家國情懷和時代擔當的新時代民大人。

上一篇:被多所学校关注!他是如何从职高生逆袭麻省理工博士的?
下一篇:怎样备考托福阅读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