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曲靖”托起百姓幸福梦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应有之义。近几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大病重病不出区、常见病“家门口”就能医治,医保政策越来越好,曾经的“天价”特效药、进口药越来越便宜,异地报销更方便,身边的中医馆越来越吃香……

  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市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加速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建设健康曲靖,推动卫生健康发展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健康答卷”。

  “数”读健康曲靖 勇毅前行谱新篇

  截至2022年底,全市医疗卫生三年累计支出达20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7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66个百分点、2.16个百分点。

  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922家,其中三级医院12家,二级医院48家,国家级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6个,实有床位4.17万张、执业(助理)医师1.28万人、注册护士1.94万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位于全省前列。

  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常住人口人均预期寿命由2012年的74.7岁提高到2022年的77.10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31%,较2021年(29.31%)增长2.02个百分点,各项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比例达83%,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6%,被列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

  全市建成三甲妇幼保健院1家,二甲妇幼保健院6家,拥有省级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各9个,全市孕产妇产前筛查覆盖率为98.98%,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94‰,婴儿死亡率3.08‰,“两癌”筛查率超过100%,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56.467/10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创建标准,曲靖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创成省级卫生乡镇91个、省级卫生村1324个,各级健康细胞1062个、无烟单位无烟党政机关2900个。

  ……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曲靖卫生健康事业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更是曲靖卫生健康事业勇毅前行、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为健康曲靖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拓展深化

  医改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曲靖市坚持医疗、医保、医药和医院联动改革,统筹推进编制管理、考核评价、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激发医疗系统动力活力。

  深化医疗改革,让群众看病“少跑腿、更省心”。全面对标省级医疗机构先进水平,以建设云南省曲靖区域医疗中心为牵引,重点打造“1综合6专科3中心”市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成“市优、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全面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县域医疗集团,统筹推进八个“一体化”管理,打造县、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运行共同体,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基层医疗从机构全覆盖向服务全覆盖转变,确保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

  深化医药改革,让群众看病“少花钱、更安心”。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大力推行集中带量采购“阳光招采”,参与国家、省际联盟集采达8.47亿元,节约医疗费用约9.83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集采,创新的反向竞价规则获得国家集采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云南省药品和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设在曲靖市,负责开展全省集采工作。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促进医疗服务创新发展,向群众释放改革红利。

  深化医保改革,让群众看病“少压力、更暖心”。持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全市参保590.58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金收支规模突破160亿元。落实待遇清单制度,强化医疗救助托底功能,实施职工门诊共济保障,启动“曲靖惠民保”,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深化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付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打包付费实现结余。组建基金监管稽核大队,监管标准形成专家共识,探索医保医疗行为积分管理、“驻点”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守好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优化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群众看病就医便捷高效。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让群众看病体验“有改善、更舒心”。重点围绕“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的发展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初步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全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让医护工作“有目标、更用心”。探索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动态管理,完善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和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政策,制定正向激励、反向约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和晋级增薪机制,以实际贡献确定人员绩效工资。

  深化医养结合改革,让群众养老“有依靠、更贴心”。全面布局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曲靖市纳入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陆良县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先进县,3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5%。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如今,群众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住院更省心,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医疗网络遍布曲靖大地,全民健康步伐坚定向前。

  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医疗服务能力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近年来,曲靖市大力实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以“十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感受,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全覆盖、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市县全覆盖。

  重塑重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效显著。曲靖市目前在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1个,投资68.2亿元,采取1家综合医院、2家专科医院、3个平台中心的“1+2+3”运营模式,加快推动形成“1+6+3”市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市级医疗机构聚焦肿瘤、心脑血管、肝胆、肛肠、神经介入等15个学科集群重构提质。县级医疗机构聚焦居民跨区域异地就医需求,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薄弱专科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全科医学科建设。力争3年内,累计建成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120个、完成薄弱专科服务能力提升30个。

  启动县域医疗集团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千县工程”、云南“百县工程”项目建设,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全面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原则上每个县组建1个县域医疗集团,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八个“一体化”管理,打造县、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运行共同体,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培养三年行动,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定向培养、在职人员学历提升、专题培训等措施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县级“名医、名专家、名院长”由市级统筹管理使用。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累计建成互联网医院5家,28家医疗机构接入云南省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接入率达116.7%,位居全省前列。

  在市、县卫健部门和四级医疗机构成立慢病管理中心,构建“防、筛、治、管、康”全路径闭环管理体系,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1个。

  实行医疗卫生人才、学科“两手抓、两手硬”,引进“珠源百人计划”医疗卫生人才179名、医学博士6人,累计培养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医疗卫生人才专项14人、曲靖市珠源名医13人,累计通过卫生技术高级职称评审1729人。建成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10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0个。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关乎群众的健康指数。曲靖市加快补齐疾控体系建设短板,在全市启动基层疾控机构标准化、现代化达标建设行动,全力夯实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曲靖市委、市政府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坚决落实“四早”“四集中”,构筑坚固防线,夜以继日开展流调排查、检测复核、采样消杀、疫苗接种、健康宣教等工作,与病毒赛跑、努力遏制疫情蔓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全市疾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机构改革、新建项目整体推进有力,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日趋完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疾控技术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共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35家。

  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控管理。曲靖市推进健康曲靖建设列入市政府“310”工程10件民生实事之一;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做好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积极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巩固深化慢性病综合防控成果。

  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曲靖市在传 承创新中医药方面不断加快步伐,致力于让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看上好中医”。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一体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体系建设,深化市中医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合作、共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深化中西医临床协同攻关。

  大力开展非药物中医疗法。市中医医院所有住院科室均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为患者提供特色中医治疗服务,目前开展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及中医诊疗技术16类70种项目,2022年中医治疗率为42.2%,较2018年增加了5.8%。

  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区建设。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曲靖市和7个区县(市)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持续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1+2+N”工作,加大中药制剂研发力度,打造了紫丹软膏、加味三乌胶等一批疗效明显的名优中医品牌,拓展了中医特色方剂临床运用范围。

  加强“名科”培养,积极申报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获批建设省级中医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5个,创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7个,在建的省级中医特色专科25个,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和治未病优势,设立市、县两级“治未病”中心9个。

  推动中医药积极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针对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个性化服务;广泛开展中医药“三进”活动、“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文化进基层”等活动,线上线下受益群众达3.25余万人次。

  人民要幸福,健康是基础;曲靖要跨越,健康是保障。一条条健康制度的完善,一项项服务能力的提升,这一切折射出的是,曲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走过的不平凡历程,以及卫生健康建设带给百姓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进入新时代,全市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正肩负使命,以“领”的担当、“创”的精神、“闯”的劲头,不断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奋力谱写健康曲靖新篇章。

  曲靖融媒记者 李绍波

  举报/反馈

上一篇:如何补办自考准考证?
下一篇:南京艺术学院跨学科产教融合中心落地鼓楼区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