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拆“惊雷”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南粤军旅之约2  为了让爆炸物沉默,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兵种训练系工兵教研室专业技术上校副教授汪海泉与死神过招了20余载。无论是排爆路上,还是训练场内,他都一往无前。一次次“红与蓝”的生死抉择,他早已和这一事业深深融为一体。  “我很感激上天,让我用生命,去保护生命……”汪海泉感慨道。20多年来,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一大批专业排爆人才进入部队,所带学员出色完成各类实战排爆任务,其中3人获一等功,13人获二等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徐晶晶、曾雅君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封锁线内孤胆“开盲盒”  机舱中发现疑似爆炸物后,排爆小组赶至现场,身着墨绿色排爆服的主排爆手利用X光机检查可疑物内部构造,确定为爆炸物后,检查组将其转移至空旷地带……一切准备就绪后,汪海泉一声令下,排爆小组启动引爆装置,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可疑爆炸物被安全引爆。  这是不久前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一堂反爆炸训练课上的场景。上过汪海泉反爆炸课的学员们都知道,他的课,结业只有两个分数,零分或者满分。  “排爆只有100%的成功,否则就是失败,一切归零。” 汪海泉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对于我们而言,机会永远只有一次。”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后,他从事各类爆炸物、可疑物排除及教学工作,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红蓝岁月”。  排爆,绝非影视剧中所描述的“剪红线还是剪蓝线”那么简单。现实工作中,汪海泉为了这份“红与蓝的抉择”,随时都要奔赴“战场”,成为上百米封锁线内孤胆打开“盲盒”的那个人。  在福建的一次排爆经历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汪海泉的脑海里。那一年,莆田某地发现不明爆炸物,但爆炸物并非常规装置,而是由炮弹改装的触发型爆炸物,与剪“红蓝线”相比,难度更大,危险更高。  当时,军地反爆炸专业人才紧缺,汪海泉临危受命。“通过观察,我判断爆炸物经过人为改装后情况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随时触发引爆。”汪海泉记得,“戴上防爆头盔的一刹那,世界安静地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声。”他很快走向了“无声的战场”,一手保持爆炸物平稳,一手用排爆刀一点点旋转。深吸一口气,他手上动作更加轻缓,如庖丁解牛般……半个小时过后,危险彻底排除。  而刚刚经历完生死考验的汪海泉,身穿60多斤重的排爆服,头发凌乱不堪,双手无力地托着防爆头盔,脸上汗如雨下……现场一片喝彩,他一战成名。  一直以来,他担负废弃遗留爆炸危险品销毁和排除炮兵实弹射击未爆弹任务,仅2017年,就排除了12枚82迫击炮炮弹。对汪海泉而言,于无声处拆“惊雷”已成为“家常便饭”。“我们这个工作,干好了,默默无闻,干不好,‘惊天动地’。” 他这样形容道。  向战而行 为战育人  成为排爆领域的佼佼者后,不少公司想高薪聘请汪海泉,但都被他婉言拒绝。在汪海泉的眼里,向战而行,为战育人,才是他的天地。  爆炸物种类越来越多、触发方式越来越复杂……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排爆者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汪海泉前进的脚步未曾停歇。  一边研练,一边实战,一边教学,他的“红蓝岁月”不断延伸。他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真炸弹,少装药”的对抗排爆训练方法;他设计完善模拟爆炸物识别训练室、反爆炸实验室等多个专修室,成为全国一线排爆骨干摔打历练的重要基地;他先后担负武警部队多个课程教学任务,牵头组织多批次干部骨干集训……  在他的悉心传授下,一大批优秀排爆人才被输送到部队。作为排爆专家,汪海泉还多次代表基地为地方公安部门培训排爆手,多次受公安部邀请参加专业研讨活动。  这些年,汪海泉不断将多年的实战经验转化成贴近实战的教学方法,主编武警部队统编教材3本,主编学院自编教材3本、参编45本,发表专业学术文章60余篇。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将目光聚焦教学科研,他完成的《反爆炸模拟训练箱》,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创作的《反爆炸与抢险救援》网络课程,获武警部队第五届教育技术成果评审三等奖;创作的《QFC-08式防爆驱散车操作与使用》电视教材,获武警部队第六届教育技术成果评审三等奖。  不仅如此,他有2项成果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项科研成果获武警部队级以上成果奖;在教学岗位荣立三等功2次、被评为优秀教师5次、参加教学比赛成绩均获三等奖以上,2020年参加武警部队教学能力比赛获得第二名,并被推荐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二等奖;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所带教研室连续2年被评为“四铁”先进单位。

上一篇:肥西县一所民办幼儿园成功转型为公办
下一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9月16日开考 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