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教育!“保过班”退费难,一拖再拖引发消费者集体投诉
近日,投诉通平台收到大量用户投诉,集中反映中公教育违反合同约定、不退款、退款严重拖延等问题。
笔试面试未通过不退款
平台投诉案例显示,中公教育在公务员、事业编等招聘考试中以“保过班”、“协议班”、“笔试(面试)不过全额退费”为噱头,吸引学员签订合同并缴纳高额培训费用,在学员未通过笔试(面试)的情况下,拒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退款。此情况涉及到全国各地的上百家中公教育培训机构。
面对全国各地海量学员的集中追讨,中公教育以各种理由进行拖延推诿,虚假承诺、出尔反尔屡见不鲜,答复的退款时间一拖再拖,拖上几个月是常态,有的甚至拖了一年多。
#2021年缴纳的费用,至今未能退款成功
#虚假承诺、出尔反尔属于常规操作
未开课不退钱
中公教育还把延期退款的对象延伸到了从未上过课的学员身上。有学员反映,今年3月份在长沙中公教育报名并缴纳5000元学费,因疫情原因,该课程始终未开课,学员等待不及,与中公教育协商后申请退回学费,但至今学费仍未退回。
#疫情导致未开课,迟迟不退款
转合同不退差价
中公教育拒绝退回的也不仅仅只有学费,有学员投诉称:自己去年在中公教育报名某省考培训班,并缴纳学费4万多元,考试未通过后中公并未退回学费,而是让他继续报名参加其它省考培训班,该培训班学费仅需27800元,中公教育应退回学费15000多元。该学员于今年3月份提出退款申请,至今差价仍未到账。
“理享学”贷款垫付后不退钱
为了吸引学员报名,中公教育曾推出过“理享学”模式,即中公教育牵头,让学员办理贷款,并用贷款缴纳学费。如果考生未通过考试,则贷款由中公教育偿还,学员补足差价即可。
但很多学员反映,中公教育在学员未通过考试后,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偿还相关贷款,导致学员背上大额负债,甚至影响到学员的个人征信。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因为疫情原因、考试未能如期进行的情况下,中公教育则会通过各种强制性条款要求学员提前偿还贷款。
还有学员投诉称,自己在中公教育的强制要求下,垫付费用归还了贷款,但在考试未通过后,中公教育则始终未能退回相关费用,导致自己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连续亏损合同负债近50亿
通过平台投诉案例可以看到,中公教育在“协议班”、“保过班”退费问题上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出尔反尔、拒不退款,引起了全国各地学员的极大反感和集中投诉,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2022年8月30日,中公教育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摘要,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公教育总营收22.26亿元,同比下滑54.15%;净亏损8.9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16.95%。半年报同时显示:中公教育合同负债约47.83亿元,主要为协议班的培训预收费。
据悉,中公教育在2022年上半年亏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三月份以来,受疫情防控影响,中公教育数百个直营分支机构先后出现阶段性停课。二是原定于3月下旬开考的多省公务员笔试联考推迟至7月初举行,国考面试、教师和事业单位考试等亦出现延期情况,招生和授课均受到较大干扰。
这也是中公教育连续第五个季度亏损。在连续亏损之下,中公教育的市值也一路下跌,从巅峰时期的2687亿元下降到如今的不足260亿元,市值蒸发超过9成。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财报显示,中公教育在陆续偿还短期借款,现金流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考虑到中公教育的业务模式,其高额的短期负债并不代表着中公教育就一定会走向万劫不复,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中公教育的业务开展、市场额度没有太大的问题。
总之,中公教育在连续亏损和巨额短期负债压力之下,采取了合同大量违约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也让自身遭遇了近年来最大的信任危机。
《礼记·学记》有云:“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我们希望中公教育在教书育人之前好好的检视自身,切勿被短期的眼前利益所蒙蔽。同时我们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培训服务前应详查合同内容,关注课程设置、师资要求、违约责任、退费规则等重要条款。签约时,不要预交大量费用,防止培训机构停业或破产时面临退费风险。
+ + + + + + + + + + +
律师说法
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的粉丝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钟伟杰律师,来自广东国亮律师事务所,平台收到大量用户反映“中公教育违反合同约定、不退款、退款严重拖延”等问题。对此,我谈几点法律意见:
一、关于中公教育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根据我们的初期了解,投诉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保过班”不过,拖延退费。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三款:“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四条:“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依据上述规定,中公教育为吸引学员报班,承诺不过退款,学员基于该承诺缔结了相应的合同,合同中也明确约定了相应的条款。在合同约定的退款条件成就时,培训机构理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退款义务。在培训机构不履行退款义务时,其行为已经构成违约。(二)疫情原因未开课,退费遭拖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的精神,如果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实现线下培训的情况下,教育机构可以与学员协商退还部分费用,或组织线上培训教育,或者经协商后推迟线下培训至疫情结束后。但若合同中已明确约定接受培训的形式仅为线下培训,且因报考时间等问题无法推迟至疫情结束后进行线下培训的,则属于合同已彻底无法履行,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情况,学员可以申请退费。在培训机构不履行退款义务、或者拖延退费,其行为已经构成违约。(三)转合同未退差价。有用户留言反映:“自己去年在中公教育报名某省考培训班,并缴纳学费4万多元,考试未通过后中公并未退回学费,而是让他继续报名参加其它省考培训班,该培训班学费仅需27800元,中公教育应退回学费15000多元。该学员于今年3月份提出退款申请,至今差价仍未到账。”这种情况,属于对合同的变更,法律允许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变更。但合同变更不能损害学员的利益,根据公平、对等原则,合同服务内容发生变化,相应的应该减少培训费用,否则就构成对学员权益的侵害。(四)“理享学”贷款垫付后不退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学员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应尽量选择短期付款方式,避免一次性大额投入。要仔细查看分期付款合同,严防分期变贷款。如果中公教育承诺“考生未通过考试,则贷款由中公教育偿还,学员补足差价即可”,则该承诺在中公教育与学员内部有效,但是如果中公教育拒绝履行,学员只能先向贷款机构还款,再向中公教育进行追偿,维权难度相对较大。二、教育机构违约如何维权教育机构拒不退费,如何实现退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总体来说,协商是首选,投诉是手段,诉讼是保障。(一)协商。协商,即主动与教育机构沟通退费事宜。注意要点:1、直接与机构的负责人协商,可以是法定代表人,可以是分校校长,注意留存协商过程的证据。2、协商的过程中,需要言之有物,持之有理,据理力争。3、协商的过程中需要抓住痛点和重点,比如虚假宣传、无资质办学、老师无教资格证等等。(二)投诉。投诉,主要是针对培训机构的具体违法违规行为,向有关的主管行政机关报告并要求处理。投诉的着眼点一般是:1、教育培训合同,受教育者或者参培者属于消费者,因此相关问题都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2、虚假宣传,这个一般来说是属于工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职权范围。3、不开发票,私账收款,偷税,这个属于当地的税务部门职能范围。(三)诉讼。诉讼,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诉讼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但如果经过协商或者投诉无果的情况下,诉讼是最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如果合法权益受侵害,广大消费者应该敢于提起诉讼。三、总结教育培训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有的培训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学员参与培训,向消费者推出“包过班”、“学费贷”、“培训贷”。消费者在购买培训服务前,应详查合同内容,关注课程设置、师资要求、违约责任、退费规则等重要条款。签约时,不要提前预交大量费用,防止培训机构停业或破产时面临退费风险。对于培训机构提出的“学费贷”“培训贷”,不要轻信培训机构的说辞,应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详细情况和相关风险,明确约定还款利率、手续费、解约条件等,并保留好相关消费凭证,遇到纠纷时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 + + +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1
下一篇:「疫情防控一线报道」疫情期间兰州市中小学生这样上网课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
- “一把手”坐窗口跟执法 提质增效解难题
- 下一次面对难题时,也许你会庆幸读过这五本经典|思维品书
- 原创尹天琪力擒小鸟球,成就LPGA首冠!惊险加洞决战引发热议!
- 为国际教育合作赋能 重庆一中与荷兰格纹贝克学校友好互访
- 2023阿拉尔·亚洲旅游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半决赛在阿拉尔市拉开晋级之战
- 【先进典型】凤冈大杉顶上的“超人妈妈”
- 从“去上海”到“来闵行”,逛街不用去徐家汇了……丨闵行情
- 振兴西部教育 银龄教师“老有所为”
- 加拿大研究生有多少类别
- 烟台坚持法治赋能,助力奔赴“万亿之城”
- 超2000人参与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达标率超96%
- 青岛:职业教育助推“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 故宫博物院:11月起严格实施上、下午预约入园制
- 信阳秋季旅游露营地推荐
- 新海南财经观察 | 海南:“非遗+旅游”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 全国举重冠军赛男子61公斤级比赛 福建广东四川各揽一金
- 试运营期间免费!再添出川大通道→
- 职教齐鲁出彩职教生丨不同赛道 同样精彩
- 为传统中医药融入现代元素
- 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年希望提升工作技能
- 社工考证热升温,济南持证人数创新高
- “三化”建设|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聚力“三化”建设 实现招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 走捷径读博士?90后研究生被骗12万!警方提醒
- 天合光能多次募资扩产三季报预增 公司回应股价腰斩问题
- 截至9月底,河南普通干线公路投资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21.8%